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年前,杭州西郊的田野里,崛起一座新城——未来科技城。
十年后,穿梭在新城写字楼里的人们,平均从业年龄从最初的42岁,下降到了32岁。
这些年,老杭州眼里的“乡下地方”余杭,用一句“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圈粉无数青年才俊,吸引了一波波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实现GDP2130亿元,增长9.1%,继续保持总量浙江第一;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在经历行政区划调整后,重回浙江第一。
从20年前的农业大县,一路奔跑成为浙江经济第一区,驱动余杭持续高速增长的内生动力,究竟是什么?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这是余杭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
日前,浙报集团、潮新闻启动了“潮涌之江·对话县委书记”大型融媒体访谈活动,在接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访谈时,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说道。
财气的底气是才气
浙江最有才的城区,如何引才?
浙江,全国人口增速排名第一的省份。
2022年,余杭是杭州人口数增速最多的区。
过去12年,余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四倍,遥遥领先。
39万!这是余杭的人才“家底”,截至2023年9月,余杭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9万人,占到常住人口的1/4以上。也就是说,在余杭,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人才。
余杭的青春活力,也来自于人才队伍的年轻化。
2013年未来科技城正式运营,到今年正好10年。十年间,未来科技城的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却从当年的42岁,下降到现在的32岁。时光走了10年,从业人员的年龄却下降了。
余杭是如何通过圈粉年轻人,实现自我增长的?梦想小镇的崛起,或许能给出答案。
2013年,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落户余杭。
杭州大城西的创业磁场马力全力,各路青年才俊蜂拥余杭创业,由此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
2014年,政府喊出“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口号,余杭梦想小镇诞生了。8年间,这里引进了深圳紫金港创客、良仓孵化器等知名孵化器;集聚创业项目3030个、创业人才26367名。
刘颖笑着推介:“来梦想小镇创业,余杭提供免费的物理空间,还补贴水电费。”
创业者在余杭,只要专注把项目做好就可以了。从头开始搭建一个公司,要操心的事实太多,比如找场地、搞装修、水电物业,企业注册、财务规划、法律咨询等等。梦想小镇坚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最为宽松的营商环境,为创客提供的是一键全包式服务。
创业有风险,余杭还为创业者推出了两项特色服务:一个是创业贷,年轻人创业项目要落地,刚开始资金上有困难,政府给你贷款;还有一招是创业失败险,保险两年,万一创业失败,给你赔付。
不仅仅是在梦想小镇,“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渗透在余杭的每一方热土上。
现在余杭区总人口达到136万,人才总量突破39万, 爱才惜才的余杭,还在进一步花大力气招引人才。
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余杭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
沿着文一西路,一路向西,余杭的道路两侧是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字节跳动华东中心、快手浙江中心、vivo全球AI研发中心、OPPO全球移动端研发总部等一批头部企业,还有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和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一大批科研创新平台。
作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余杭的亮眼成绩单也吸引了各方关注:除了重回全省第一外,上市企业总量达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列全省第一,连续3年夺得全省科技创新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经济指标的强势反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支撑。”刘颖说,余杭有超出预期韧性,但不敢就此放慢脚步。
眼下,余杭正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构筑创新人才蓄水池,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余杭需要发挥创新平台集聚优势,招引更多的‘国之重器’落户余杭。”刘颖说。对标杭州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目标,余杭明确发展轨道——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
目前,余杭正以超常规力度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以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头部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大科学装置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吸引更多“国之重器”落户余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刘颖说,“余杭要加快把成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就地转化,沿途下蛋,让科研创新产生更大价值、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大力发展元宇宙、量子科技、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源源不断涌入余杭的创业大军,也加速了各类科技成果在余杭的就地转换。
今年1-10月,余杭的技术交易额就达到了170亿元,余杭全区研发投入强度已经提高到4.55%。通过打造创新平台、设立专项资金等“组合拳”,余杭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下了“加速键”。
着眼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的余杭,相继有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在这里建成启用,通过平台和资源链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比如引进顶尖人才项目,余杭给予最高1亿元的支持,对高层次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300万元房租补助。同时,突出政策引领,谋划《余杭区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意见》,形成20条政策措施激发成果转化热情,并明确每年专项安排1亿元支持100个成果转化项目。
文化兴盛 宜居宜游
五千年文明圣地,打造城市新中心
提到良渚文化,余杭百姓满满自豪感。
12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良渚论坛”在杭州举办。对于余杭百姓来说,这不仅是一场高规格的文化交流活动,还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古老与现代在此交融,良渚也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窗口。
“余杭正在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计划每年推出十大项目,这其中,既有文化保护项目,也有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项目。”刘颖说,通过“良渚论坛”,余杭将把“办论坛”与“建走廊”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良渚论坛”创造的文化价值,继续向世界讲好良渚故事。
去年8月,余杭提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发展目标,随着城市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国际招标的顺利完成,世界级城市中轴空间形象加速呈现。
余杭的城市界面,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杭州未来第一高楼群“金手指”“金钥匙”冲出地平线,余杭区国际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玉鸟集、光之塔、城北万象城等消费新场景相继亮相。
一边是创新引领下的快速发展,一边是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的压力挑战。
“城市的味道,不在于路的宽度,而在于路的密度。”刘颖说,余杭要成为城市中心,一定要有小街区、密路网,要设置更多的步行街和消费场景。
交通出行是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年,余杭的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杭州高铁西站枢纽,以及密集的地铁、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网,出行体验持续升级。
从杭州高铁西站出发,只要4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北京南站;未来科技城开通了一条无人驾驶公交专线,让杭州城市第三中心科技感满满。
同时,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资源余杭正在不断提升。除了杭二中余杭学校、学军中学余杭学校、浙大一院总部、浙大一院良渚分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外,近日余杭又与杭州外国语学校、省妇保、省儿保、市一医院、浙江音乐学院等省市重点民生合作项目完成签约,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正在加快向我们走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