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朵玉雪 通讯员 陈啟娟
“出车了,出车了,今天预计要出10辆车到砂石厂拉砂石,没有活的车跟我说一声,6点半要准时到达!”天还没亮,海东市平安区小峡街道西上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车队负责人刘生伟就在微信群里发消息,不一会儿,10辆砂石车准时到达砂石厂门口。
“这些都是我们车队的车,我们组织本村与邻村年轻人的6辆翻斗车,并组建了运输车队,通过车队在工地跑运输、拉石料,增加大家的收入。”刘生伟看着进进出出拉砂石的车乐呵呵地说道。
西上庄村紧邻公路和西沟峡,交通便利,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成为掣肘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刘生伟早年间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活,因此年纪轻轻就外出务工,成为村里第一个买翻斗车的人,还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小洋楼。
“那时候小伟家里穷,他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身体不好,他为了生计离开了学校,到外面打工去了,吃了常人不能吃得苦,受了常人受不了的难。后来挣了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在西沟峡拉砂石挣钱,不容易啊!”村里的刘大爷满是感慨地说。
2008年,外出务工多年的刘生伟回到老家,并高票当选为西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实现他的承诺:“全村富起来才算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共谋致富新路子,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外出务工不是长久之计,顾不上家。”“我只有初中学历,去外面找工作很困难。”回来后,刘生伟听到村里的年轻人们想挣钱却找不到出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刘生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自发誓,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依托西沟峡的自然资源优势,刘生伟结合村里的实际组建了车队,不断积累经验,现在车队已有60辆车,有翻斗车、半挂车、前四后八轮车,并且和多家公司签订了协议,有时候刘生伟也会带领村民承包工程,跑运输不成问题,车队的经济收入也越来越可观。
2015年,刘生伟将自己的车队注册为平安县生伟土石方运输有限公司,车队的规模更大了,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叫车队。“就像我们刚开始努力致富的样子,我还是大家眼中的‘队长’。比起以前,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现在我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刘生伟自豪地说。
“你要放下心里的包袱,留在村里挣钱也不是丢人的事情,你可以在我承包的工程项目上干活,大家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挣。”当年,为了让贫困户刘维心脱贫,刘生伟到他家里帮他出谋划策,为他鼓劲打气。
几年下来,刘维心不仅盖起了小洋楼,而且购置了两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从村里的贫困户一跃成为致富典型。
“刘书记还让我们在他的车队里入股,每年年终给我们分红。不少脱贫户将扶持资金入了股,每年都能分得不错的收益。”“我以前也是贫困户,靠着分红脱了贫。说起刘书记,我们村里的人都打心眼里感谢他,他是个好书记!”“我也入了股,已经连续4年分红了。”“一边分红,一边跑运输,我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这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连刘生伟也没想到,可以依靠车队带领村民致富。
现在的刘生伟,不仅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也实现了全村人的梦想,正如他所说:“群众挣上钱了,幸福感就来了。今后我们会继续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让村里的经济发展再上一层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