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痛别!《金色的鱼钩》原型人物王玉清逝世,享年102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2:0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

老红军、正军职离休干部、

原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

王玉清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3年6月23日晚

在福州逝世,

享年102岁。

痛别!《金色的鱼钩》原型人物王玉清逝世,享年102岁

王玉清晚年留影。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王玉清,男,1921年12月出生,贵州黔西人,1935年11月参加革命,1940年10月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金门炮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卫生员、宣传员等职,并参加了长征,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王玉清历任延安总政风火剧团宣传员,抗日军政大学通信员和警卫连班长、代理副排长等职。参加了大生产运动,被评为“劳动模范”。并曾在抗大和延安炮校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玉清随部奉命挺进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辽西(吉)军区保安第1旅1团(44军130师388团)炮兵连排长、副连长。1946年任保安第1旅3团(44军130师390团)炮兵连连长。1948年3月,王玉清任东北人民解放军7纵19师(44军130师)山炮营副营长,后任营长。

1952年10月后,王玉清历任54军130师炮兵室主任、130师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同年底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9月起,王玉清历任炮兵副师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师长,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1983年9月,在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任上离休。王玉清于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上校军衔。

《解放军报》2022年6月曾刊文《101岁老红军王玉清——“金色鱼钩”映照金色人生》介绍,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一篇题为《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让我们认识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茫茫草地中,红军战士断炊多日,一位炊事班老班长为照顾3名生病的战友,把缝衣针弯成鱼钩,钓鱼、煮鱼汤给他们吃,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最终,老班长倒在草地上。

忍饥挨饿、用缝衣针钓鱼、将“宝贝一样”的鱼汤分给战友……80多年前,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王玉清也曾是“老班长”那般模样。幸运的是,他走出了草地。

痛别!《金色的鱼钩》原型人物王玉清逝世,享年102岁

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插图。

报道介绍,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短暂休整后,部队继续北上,王玉清和战友们每人带着几斤炒面,挺进茫茫草地。野外行军,缺乏补给,进入草地没几天,王玉清和战友们就断粮了。

“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王玉清回忆,炊事班长看到他们几名小同志饿得实在走不动,就把装粮食的口袋翻过来,用水淘洗,煮成“米汤”给大家喝。那碗几乎没有米的“米汤”,把奄奄一息的王玉清和战友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一路枪林弹雨,几近山穷水尽。那天,疲惫不堪的王玉清坐在一处水沟旁休息,恍惚间瞥见水面泛起波纹,不由心中大喜:有鱼!“我当时没力气蹚进水沟捉鱼。即使有力气,也不敢下去,好多战友陷进这样的水沟,再也没出来。”

王玉清突然想起别在军帽上的两根缝衣针。他灵机一动,将针烧红后弯成钩、拴上线,竟钓上来几条拇指长的小鱼。“得到宝贝一样”的王玉清,把煮好的鱼汤分给身边的战友。恢复一点体力后,他们相互扶持,继续向前走……后来,这个方法被许多战友借鉴,支撑他们走出草地。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每次重读《金色的鱼钩》,想象着父亲和战友们在长征中艰苦跋涉的场景,小儿子王宁就对父辈们多了一份敬意。多年后回望长征,王玉清也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红军将士是好汉,跋山涉水奔甘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儿女高原红》,再现了课文《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原型王玉清、电影《上甘岭》卫生员王兰原型王清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的原型王发坤等3位英雄的故事。“英雄就在身边,故事就在眼
2024-05-11 13:01:00
...女高原红》,则精彩再现了《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原型王玉清、《上甘岭》卫生员王兰原型王清珍、《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的原型王发坤三位革命英雄的故事。在毕节市委党校上述课程开课当天,
2024-06-19 06:11:00
威宁人武部:参观县庆成就展,踔厉奋发强国防
...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这是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原型人物,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人物,还有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主角梁三喜的原型人物……”在参观
2024-12-13 03:38:00
青春逐梦军营,共铸家国荣光——贵州威宁高原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名乌蒙儿女投身革命,《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原型王玉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主角梁三喜的原型王发坤等英烈均来自威宁。这些红色故事代代相传,深深影响着威宁青年对从军报国的向往。
2024-12-21 03:18:00
遇见、英雄、热土!记者三个关键词解析威宁高原兵英雄群体
...更神奇的是,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里老班长的原型王玉清将军,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王清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男主角梁三喜的原型王发坤烈士等,竟然都是威宁人。资料图
2024-12-22 03:12:00
刘家昌最后遗愿公开,葬礼将低调举行,费玉清深夜悼念恩师
...走好,华语乐坛的泰斗音乐人,天堂无病痛。3日晚,费玉清透过经纪人发声感谢恩师刘家昌当年的提携。恩师离世,费玉清发文悼念。在费玉清音乐事业发展之初,刘家昌全身心对费玉清的音乐道
2024-12-04 08:26:00
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樱花与书香共舞 经典与童心共鸣
...江姐绣红旗的细节,将信仰的力量具象化。一根《金色的鱼钩》闪耀舍己为人的光芒,《琼林宴》尽展北宋文坛风流……学生们用细腻的表演赋予文字生命,让观众与经典人物“隔空对话”。“江姐
2025-04-21 18:34:00
樱桃小丸子滨治同学原型离世,享年57岁,死后一个月才被发现
...面传来噩耗,樱桃小丸子之中的滨治同学原型人物离世,享年57岁。据外媒透露,滨治同学的原型是滨崎态孝,她是作者三浦美纪故事之中的5位同学之一。他是剧中滨治同学的真实原型。 报
2023-08-21 15:43:00
钓鱼狂人老杨
...及!”老杨有条不紊地拿出精心发酵的玉米,串在“三联鱼钩”上,这鱼钩是他的独家发明,鱼一旦咬钩就在劫难逃了。接着老杨用力一甩鱼线,在空中抛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扑通”一声,鱼钩落
2024-05-24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