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延时到账”功能实施诈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3 07: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案情】给手机支付设置“延时到账”功能,本是为了防止转错钱或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能及时止损。但最近,有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一功能,利用时间差进行诈骗。

2022年10月6日17时许,澄江市公安局凤麓派出所接到凤麓市场内一个鱼摊老板的报警,2小时前他被人以兑换现金为由诈骗。据鱼摊老板介绍,当日15时许,一名年轻男子到他的摊位上买鱼,之后男子称需要1000元现金,请老板帮忙兑换,他再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把买鱼的53元和1000元钱付给老板。随后,该男子通过扫描支付宝二维码将1053元付给老板,并将支付成功页面拿给老板看。

男子告知鱼摊老板,自己的手机被限制,要2小时后才能到账,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2小时后老板查看手机,发现一直未收到付款。随即电话联系该男子,发现所留电话是空号,这才意识到被骗。

当日18时许,凤麓派出所再次接到报警,劝学街服装店的一名店主也遇到了同样的诈骗,被骗走价值1231元的服装和800元现金。

接到报警后,凤麓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展开调查,并于当晚在昆明市将实施诈骗的蒋某抓获。目前,澄江市公安局依法给予蒋某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并将追缴到的服装和现金发还给受害人。

【释法】明明手机显示成功支付,怎么会没有到账呢?澄江警方介绍,一般的手机支付包括“实时到账”和“延时到账”两种方式,“延时到账”功能是指通过设置使转账钱款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账,又分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手机支付方式默认为实时到账。默认实时到账,钱款一旦进入对方的账户,是无法撤回的。但如果把手机支付方式设置为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的,在规定时间内转账是可以申请撤销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就算诈骗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管继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07: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贴”一下钱就没了?手机这个功能被骗子盯上了
...电子设备在几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可这一功能,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以“机票退改签”为借口,利用NFC功能进行银行卡盗刷。所谓“机票退改签”诈骗是怎么回事?骗子又是如何通过NF
2025-01-21 22:51:00
骗子盯上儿童电话手表,反诈民警:他们的目标是手机卡
...。一位从事多年反诈工作的民警表示,在获得手机卡后,不法分子会将卡运用到“GOIP”设备中,或是以直接拨打诈骗电话等方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诈骗分子盯上儿童电话手表7月3日
2023-08-22 17:14:00
当心照片实时视频换脸!工信部将推手机端AI换脸诈骗提醒功能
...道提到,在AI时代,肉眼所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相,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已成为一种新型骗局。一张“肖像照片”、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作
2024-08-19 09:51:00
...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向相关平台举报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屏幕在退出时容易造成假象,即只是退出了主屏幕或切换到了其他软件,这时手机上的信息仍然可
2024-10-31 06:21:00
...,因此深受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青睐。在此类诈骗活动中,不法分子首先会以手机欠费或丢失为由接近孩子,然后提出借用孩子的电话手表。一旦不法分子拿到电话手表,他们就会伺机窃取其中的电话
2023-08-18 10:33:00
苹果手机FaceTime成诈骗“帮凶”,警方揭示AI换脸换声细节
...,照片一旦发布到公开场合,比如社交软件,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制作AI视频。声音又是怎么来的?很多人接到诈骗或者广告电话,明知道对方是有目的的,依然选择先不挂断电话,而跟对方
2024-10-30 19:31:00
一学生偷盗同学电话卡,贩卖给境外诈骗团伙以谋取高额回报,警方:已抓获
...学校宿舍早上醒来以后发现手机还在但电话卡消失不见了不法分子不中意手机独爱电话卡如此不按套路出牌随着警方抽丝剥茧事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近日,西充县公安局多扶派出所破获多起校园电
2023-11-29 16:11:00
...展,共享屏幕功能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成了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工具。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屏幕共享功能,窃取个人隐私信息、账户密码和验证码,骗取受害人钱财。广大群众应该
2024-05-28 06:09:00
...共享等方面。这一功能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设计成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某平台公司客服,以在平台上的贷款账户有问题需要关闭为由,通过远程
2023-08-20 16: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