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农民日报头版评论: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9 11:35:00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头版评论:应对疫情,农村地区要有四本账

2023年元旦和癸卯兔年春节快要到了,又是一年返乡潮就要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疫情三年,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就地过年”,眼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大家都格外期待今年能过上一个团圆年。前些日子,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喊话欢迎在外打工的游子春节回家过年的视频,就在网上收获了很多的点赞。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即将踏上旅途返乡过年,人口也将短期内从四面八方流向农村地区。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一些地区的感染人群出现了快速增长,有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会在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这无疑给返乡期间农村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此无需恐慌,但是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两头:普通患者能否获得对症治疗的药物,重症患者能否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救助?这不是一道容易回答的考题。我们看到,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疫情蔓延比较严重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医疗系统负荷过重、发热门诊排长队、退热药等重点药品一药难求的现象,更遑论农村。

相较于城市,农村在医疗卫生人才、设施、资源调度等方面本就存在明显的短板,加之受疫情影响,目前城乡物流运输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一些防治药品和防疫物资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而且很多农村的常住人口以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特别是农村老人,他们是整个防疫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老年人本就身体免疫力偏低,他们当中还有不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不少人儿女不在身边,防疫意识和寻求救治的能力整体偏弱。叠加未来大规模人群返乡可能带来的变数和压力,农村地区将会面临比城市更大的考验。

1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可以说中央已经“料敌在先”了,提前针对农村地区即将面临的考验作出了部署,关键是如何确保这些指导和要求能够切实落到实处。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经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重心发生了转移,但是重视的程度不能弱;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力度不能减。各地要抓住返乡高峰到来之前的“窗口期”,及早、尽快着手,关键就是做到心里有账——建立人员账、资源账、保障账,还有突发情况账,方能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是人员账。每个辖区内,有多少农村人口、各是什么情况,其中农村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有多少?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失能半失能人群有多少?哪些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疫苗接种情况如何?是否建有健康档案?往年返乡人员数量大约有多少?今年有返乡意愿的人数有多少?等等等等,都应做到心里有数、脑中有账。

然后是资源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吃喝保供已经不是问题,这里的“粮草”关键还是医疗物资。必须的药物、抗原检测试剂存量有多少、有无缺口、缺口多大?进货渠道是否畅通?重症床位有多少,医护人手够不够?氧疗设备、肺功能仪、脉搏血氧仪等设备配置如何?这些物资对应相应的人口,是否能保障基本安全线?能否应对未来返乡潮?这些都是应对疫情的基础支撑。

再者是保障账。例如有转诊需求村民的交通如何解决?是否每个村都有一定的自驾车?特殊群体是否有“一对一”服务?疫苗接种、疫情科普工作如何开展?返乡人员中是否有医护人员?此外还有哪些可以调动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既要心中有账,更要调度有方。

最后,还有突发情况账。一旦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怎么办?是否有预案?一旦出现力所不及的状况,如何解?是否有后手?人命关天的事情,要害之处必须要有多一分的考量、余一点的空间,到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既要对自己的情况做到心中有账,也要对上级政府、对“左邻右舍”的情况大致有数,这样才知道紧急之时可以向谁请援、何处求助。

在这场“战疫”之中,还要更好调动起群防群控的基层力量。要发挥乡村医生和村诊所瞭望哨和首诊作用,做好培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堡垒和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科学应对、从容应对;还要做好面向群众的科普宣传,对病毒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病患的,更要谨慎小心,尽力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过一个团圆幸福年。

乡村,是中国的大后方,也是每个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只有牢牢守护住这一重要防线,守护住那些最脆弱的群体的幸福安康,我们才能更坚定从容地迈步走向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2:10: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天,《农民日报》头版关注贵州这个小山村
...理羁绊,却也孕育出岩山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底色。来源 农民日报编辑 骆航念二审 李劼三审 刘丹
2025-06-05 12:56:00
闲置农房焕新 “数字游民”逐梦!《农民日报》头版关注贵阳市朱昌镇高寨村
...的是新业态的种子,收获的是城乡融合的新希望。来源 农民日报编辑 骆航念二审 李劼三审 周文君
2025-06-17 13:57:00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
6月6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聚焦贵州毕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了人民群众从苦甲天下到同步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
2024-06-06 13:39:00
“归雁经济”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农民日报》头版关注贵州大学生返乡创业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来源 农民日报编辑 王小婷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06-18 13:54:00
以村史村事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关注贵州
...不挠,这些动人故事绘就成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来源 农民日报编辑 骆航念二审 李劼三审 周文君
2025-03-25 13:42:00
安康现当代文学人物回望:赵攀强
...发这条消息,而且是连续三天反复广播,《安康日报》也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这条消息。广大农民根据文中提供的方法防治,挽救了无数耕牛的生命。没想到一篇小稿竟然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
2022-12-16 07:32:00
这件大事要事急事,省级大员密集部署!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抓住当前的“窗口期”12月19日,《农民日报》刊文谈到,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即将踏上旅途返乡过年,人口也将短期内从四面八方流向农村地区。各地要抓住返乡高峰到来
2022-12-29 07:40: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农村防疫一线人员是守护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当前,疫情防控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转移。新任务叠加即将到来的农民工和学生返乡潮,给农村一线防疫工作带
2022-12-31 05:30: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陕西岐山县医药双下沉助农村疫情“压峰”“过峰”近日,随着外出务工农民和大中专学生陆续返乡,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提前采购、配备“四类”
2023-01-20 03: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