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01.不经风雨,也能相信你
平平静静走过十几载的称念生活,常常有人问起走进此门的经历,当然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真正的原因自己也不知道,只不过是因缘而已,刚好遇到了,就信了,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样的回答,几乎没有人信,大家都会带着好奇的心来问,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经历了什么伤害,毕竟影视作品里,几乎都是历经伤痛之人,或者是悔过之人,才会信。
如果是一些顺利,大好青年,最美的青春时期,不追求繁华生活,过上简单生活,这是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就算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大概也是经历失恋、失败等。
其实,一切都是自然简单的,毕竟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追求光明、安宁的渴望,只是我们常常在繁华中失去追求的心而已。
若心中一直渴求,当遇到的时候,就会紧紧抓住,若从未想过,总会无数次擦肩而过。
我的遇见可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不过是心向往,而因缘到,没有世间人眼中的坎坷经历,也没有同门中神奇的经历,一切都是平平淡淡,自自然然。
02.永恒之地,究竟在哪里
我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也不太与同龄小朋友玩,就喜欢自己安静地看书、思考。或许喜欢阅读的人,内心或多或少有一种真理情节,总认为世间必然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世间的生活总让我感觉不踏实、不究竟,对身边的一切都觉得很迷惑,也很迷茫,有着淡淡的不真实感,心中总是带着淡淡的惆怅,从小就是如此。
这样的感觉并没有因为阅读而改变,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
学生时代,本该是青春活力的,而我却沉浸在各种思想里,无法选择判断,用心看过一整套马哲,也曾迷恋叔本华尼采思想,也曾醉心于老庄的逍遥游,然后这些都无法让我安心,都无法填满我心中的空洞。
这些思想虽然各有千秋,但前者总是被后者取代,肯定了又否定,还是无法让我明白:我想要的永恒,究竟在哪里?
高考的时候,大家都在各种复习,而我却还在思考这些别人看来虚无缥缈的理论,在现实与理论之间,我找不到可以融合的地方,一度感觉苦闷与彷徨。
03.一本禅书,开启光明路
或许心中的愿望过于强烈,有愿就有缘,就在我迷茫之间,偶然读到一本蔡志忠的漫画——《禅说》。
这是一本小小的册子,我一口气捧读结束,虽然只是漫画的形式,还有简单的小语,在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希望,读着读着,心中恍惚有一汪清凉的泉水流过全身,流入心里,心中的焦虑、烦躁,顿时一片清凉。
那样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是法喜。
以前的心都是向外驱驰,从没有观自己的心,从未想过一颗心竟有如此奥妙。当时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寻找的,甚至每一个细胞都在告诉我,这才是我要的永恒。
随后的时间里,我尽一切所能,寻找有关佛的书来阅读。那时要找一本书不容易,没有网络,书店里也几乎没有,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只能去旧书摊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找到了很多相关的书,如此一心投入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在这片深广的海洋里遨游,寻找我要的宝珠。
就这样,我边信边读,边读边信,心里慢慢踏实下来,世间忽然变得宽广起来,心情也变得很欢快,不再像之前那样忧郁,性格也慢慢开朗,开始与同学交流,甚至还向他们介绍,当然都是被同学们嗤之以鼻的多,毕竟那个时代,大家都忙着高考呢!
后来有机会读到的书多了,觉得不能这样漫无目的阅读,要一门深入,这样才能达到深广,后来因对经中一句话触动很深,明白当今时代,唯有依称念名号,才能得度,于是选择这一门而深入学习。
04.遇善知识,同行光明路
或许心中坚定,随后缘分都很好,读到到书,遇到的人,都是修学此门的,互相切磋鼓励,对此门的愿心也愈发坚定。
上大学的时候,来到南方的一所中医大学,就在大一刚开学不久,在我外出寻找古刹的路上,遇到修学路上第一位善知识。
那时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明白了人生的目的要归乡,也明白归乡的方法在称念,但是却不得要领。
我们在郊外的古刹相遇,他是一位很普通的人,看着就像一位农民,南方普通话,北方的我,刚开始几乎听不懂,但我们却相谈甚欢,深奥的义理,他却向我娓娓道来。
他道心清净,智慧圆明,愿力坚深,专行称名,慈悲心切。他对于名号之认识,真切而深邃,对于称名作功夫一途,了若观火,绝非一般人从经教所得见闻知识。
在这样一位善知识的引导、启发、鞭策之下,我修学的路上,犹如火车上了铁轨,有了章法可循,也如火箭绑了助推器,体悟日日增进。
那时我便明白,善知识对于一个行者是多么重要,当你走错路时,他可以帮你纠正,懈怠之时,他会殷勤鼓励你,善知识是全部因缘,诚然如是。
05.勤苦数年,未求得安心
大学课程虽多,但晚上一般没课,于是我把课放在晚上,白天散念,固定的课程时间,从开始一小时增到两小时、三小时,最后甚至念一整天,从天亮到天黑,一直念到睡觉。
每天晚上绕着操场上足球门念,日日如此,雷打不动,以至于有好几次有同学误以为我失恋了,专门跑来安慰我,真让人哭笑不得。
在此期间,身心轻安,头脑轻利,性格开朗起来,人缘也越来越好,经文竟然能读懂一些,心也渐渐柔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回家。
那时仔细考量古今无数称名归家之事例,很多皆是愚夫愚妇,甚至八哥、猪、狗,亦能得生,心中欢喜不已。
但最初还是不太明白,总觉得要自己用功,我也如此做了,于是,我不但晚上坚持念,白天有时间也出去,甚至白天课不去上,其他人逃课去玩,我是逃课去念名号。
然而,经过很长的时间,仍然感觉不安,因为我不知道离回家有多远,要怎样才算达到,毕竟无法伏住烦恼,有时粗的烦恼伏住了,然而微细的烦恼,却如暗流,念念之间,从未间断。
然而,无常感却越来越强烈,甚至有一年的时间里,有很长时间,除了三餐就在称念,但觉得还是遥遥无期,常常被自己的习气击败,每次想到自己或许无法回家,都会在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越是行过的人,就越看见自己的无力,有时举目望世人,他们终日汲汲营生,像我这样年少体健,全副身心投入,尚无出路,他们的希望又在哪里?想到此处,更是黯然神伤。
06.遇领路人,终得大安心
我便在彷徨中念,在称念中彷徨。我心已尽全力,为何还达不到,我的希望在何处?谁能给我安慰?悲哉悲哉!奈何奈何?
或许慈父听见我内心的呼唤,或许是我称念几年因缘成熟,就在我痛苦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之中遇到一本书。正是这一本书,让我有缘遇到他,一位让我走入安心回家路的大善知识。
那是一个平常的一天,我回到宿舍,忽然发现舍友桌上摆着一本书,我随手翻阅,细细品读,居然与我之前看到的一切书都不一样,这本书的例子,都说回家很简单、很容易。
我心中欢喜不已,翻阅到封底,有地址和电话,于是打电话请了很多相关的书。
一周之后,书都来了,满满的一箱,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所有的书,喜从心生,万千感慨,终于找到了回家的希望。
曾经的几年里,我一只误会了慈父,如同有着万贯家产的慈父呼唤流浪在外的我回家,我却认为需赚够一笔财富的时候,家父方许回家,天下岂有如此之父亲?
我从来不知慈父早已为我成就最美的家园,为我完成一切的行持,他把一切光明都凝聚在名字里,只要我称念,就能得到家中的一切,就能回到家中,安享一切。
曾经的种种疑问,顿时冰消瓦解,自此以后,生活像是换了一重天,每日躺在慈父的怀抱里,安心自然。
孩子回家,本来就是自然的事,哪有条件呢?只有慈父盼儿归,儿不知归。
我在这些书中得到真正的大安心,我对写书的善知识无限感恩,无限崇敬,无限赞叹,我曾大胆梦想有生之年能见一眼他们,我此生无憾。
然而没想到的是,一年后,他们竟然主动提出要来学校看我们,这真让人感动得动容落泪,我激动得一个星期没睡好。
遇见他们,既是我宿生之缘分,也可说是慈父善巧的安排,与他们的相遇,只是让我一步步靠近慈父,他们的恩德,念念不敢忘。
此种恩德,远超生养之恩,此种恩德哪怕析骨为笔,研血为墨,穷劫累劫,亦难尽书之。唯有归家,荷但家业,或可报此恩德于万一。
或许此心真诚,所感因缘更不可思议,毕业之后,我有缘来到他们身边,每日亲近,听闻故乡音声,日日行走在光明之中,安心、自在,平淡平凡。
人生静静走过,缓缓而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