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高铁重开驶出 互联互通“加速度”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6 06: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九车队一代代列车员见证半个世纪的铁路变迁:

高铁重开驶出

互联互通“加速度”

“1979年4月4日,中断30年后,第一趟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今天,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运营。两次恢复运营我都是亲历者,此刻我真的很激动。”1月15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运营,在广州东站发出的首趟车上,已经79岁,曾经担任广九直通车列车长的邬元菊说着说着就湿了眼眶。

清晨7时58分,G6551次“和谐号”列车准点从站台驶出,这趟列车以更快的速度,驶向目的地香港西九龙高铁站,驶向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互联互通的未来。

列车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已经建成并运营超过一个世纪的广九铁路,其实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铁路之一。从1906年开始动工,1911年全线贯通,从此蒸汽机车拉着满载旅客的火车车厢,开始日复一日地穿梭两地。但当时的直通车班次不多,速度也不快,后来更是中断了长达30年之久。而真正惠及粤港两地广大居民的广九直通车,1979年才真正开行,一辆东风3内燃机车从广州火车站驶出,满载旅客开进香港。

从1979年算起,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广九车队一代代的列车员亲身经历、见证了从广九直通车到广深港高铁,近半个世纪粤港铁路大通道发展巨变。

“当时每天只有1对直通车往返广州和香港,几乎每一趟都爆满。”今年79岁的杨荣利是原广九餐车售货员,负责售卖免税商品,她至今都对当时车上火爆的销售情况记忆犹新。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杨荣利还趁着下班时间上夜校学习英语、日语。

广九列车上的大鸡腿也成为了几代广州人的共同记忆。“鸡腿都是在车上现做,整个车厢里都是香味。”杨荣利说。

今年已经83岁的梁国强是原广九二组行李员,他一身笔挺的铁路老制服还吸引了“火车迷”前来合影。“这件衣服在1981年在广州下九路广州服装店量身定做的。”梁国强说,他穿的是42年前定制的“原版”制服。衣服看起来略有些年头,但仍然非常干净挺阔。

在铁轨上见证日新月异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广九直通车部分班次延伸至佛山和肇庆,扩展了服务范围。而在香港回归前夕,铁路部门增设了分别往返北京和上海的“京港直通车”和“沪港直通车”,到内地投资建厂、参加中国进出口交易会的港商,也通过这条铁路,打通了粤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那时候的直通车旅客多为回乡探亲的港人,携儿带女回乡过节的同时,顺便捎上肥皂、洗衣粉、电视机、电饭煲等物品给在内地的亲戚。”毕江1993年成为了广九直通车上的一名列车长,今年已经56岁。

时间进入到2012年12月,广九直通车以全新的25T车型面世。“每隔一排都安装有电源插座,座位也更加宽敞了。”已经是第四代列车长的冷丹说。

始发车站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给广州火车站腾出空间,1996年,广九直通车的广州总站迁到了改造完毕的广州东站。

更大的变化来自客流。2003年“非典”结束后,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成了新的潮流风向标,无论是广九直通车还是东铁线,均成内地旅客进入香港的首选渠道。随着香港自由行计划不断推广,广九直通车上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台旅客,逐渐被出境旅客及商务客替代,内地旅客占比超过了一半。

“进入21世纪,直通车有了许多的变化,旅客们从内地携带去香港的行李越来越多,包括各类电器、点心、营养品等。”毕江感慨,广东名优传统特产、广东制造逐渐成为了带出内地的“抢手货”。

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运营,香港加入全国高铁“大家庭”。广九直通车为促进广州与香港人员交流、经贸交流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与服务作用。

大湾区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香港青年、广州睿资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林诺谦2014年从香港来到广州工作、201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从事跨境金融、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

“在全球经济环境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不少投资者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抱持信心;在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通车的带动下,我们预计跨境金融业务的需求会大增。”林诺谦说,自己与团队早早就开始筹备组织交流团,计划邀请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前往广州南沙调研考察。“公司会把握好通关后的新机遇,继续做好粤港两地专业金融落地业务的‘桥梁’角色,帮助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内地物色有潜力的投资项目。”

得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通车,香港科技协会会长、香港中山青年协会主席林至颖最希望做的,就是可以尽快带更多香港年轻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交流、学习。他透露,香港中山青年协会已经预备启动暂停了4年的“CEO接班人:香港青年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将组织香港大学生到中山的企业和单位实习。“许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通车,会带动货物、资金、数据、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这有助于推动大湾区建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张玉阁认为,轨道交通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恢复通车后,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对外联通将会变得更加畅通、频繁,大湾区的区域核心竞争力、要素资源聚集力、经济影响辐射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适应客流变化,更好地服务旅客,我们在乘务员中推行普通话、英语、粤语三语服务。”当天9时39分,列车准时抵达香港西九龙站,本次列车的列车长冷丹熟练地用普通话、英语、粤语进行了到站播报。

南方日报记者 刘倩 曾美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南站出发 2小时到长沙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全国铁路6月15日调图 京广高铁全线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广州南站出发 2小时到长沙京广高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庆 通讯员夏力文 摄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
2024-05-31 04:18:00
深港要素加速流动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复苏
...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一周之后的今天1月15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恢复运营,粤港澳三地往来更加快捷。记者 张秦思:从时间上来看,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通勤
2023-01-16 10:41:00
湾区居民深度融入优质“生活圈”
...相通 畅通内外“双循环”“我今年专门来香港过大年,高铁直达真的太方便了!”1月31日大年初三,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人潮涌动,湖北籍旅客周先生切身体验到“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的
2025-02-24 17:01:00
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距离“市市通350高铁”还有多远?
谁是全国高铁第一大省?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湾区、粤东两地高铁通行耗时减半,成为沿线停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喜事。作为首条通达梅州的时速350高铁,梅龙高铁还将缩小粤东地
2024-09-23 10:30:00
...,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火爆出行的背后是跑出“加速度”的中国铁路:国庆前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客货流屡创新高、
2024-10-07 05:55:00
...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本次调图,最大变化为京广高铁实现全线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广州南至北京西、武汉最快旅行时间分别为7小时16分、3小时17分,分别压缩22分、23
2024-06-14 04:16:00
...热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优势互补,跑出创新“加速度”“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歌词中的“小河”,指的是深圳河。深圳河两侧约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
2024-08-05 13:46:00
...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从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相继开通,到深中通道、深江铁路建设提速,“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多份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
2024-09-03 20:41:00
南沙冲刺构建湾区交通中心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南沙冲刺构建湾区交通中心庆盛高铁站班次加密 强化枢纽辐射能力庆盛高铁站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听民声看转变 20“方便快捷!”从位于南沙的庆盛高铁站出发,每天9班次高
2024-02-19 04: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
00后回村拍短视频记录爷爷奶奶 爷爷说:“心里头倭也(wo ye)很”
“我们相互陪着挺好。”在返乡创业的第3个年头,24岁短视频博主乔志远终于和家人达成和解与共识。在新疆“新”发现:爷爷奶奶很乐呵国庆长假期间
2025-10-27 11:48:00
巨额彩礼给付后婚事迅速告吹 哪些算彩礼?返还比例如何定?
订婚时豪掷现金、金条等价值60余万元的彩礼,共同生活短短数日便矛盾爆发,男方一纸诉状将女方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5-10-27 07:35:00
暖心守护“夕阳红”!农行临沂沂州里支行助老人追回养老钱
鲁网10月25日讯作为农行临沂市中支行倾力打造的适老化服务网点,沂州里支行创新融合“农情暖域”与“金色港湾”专区,配备适老圆桌
2025-10-25 20:01:00
热爱劳动 作息规律 不计付出 百岁老人传授长寿秘诀
作息规律堪比闹钟,热爱劳动手脚不闲,心态豁达从不计较……10月25日,在新兰路龙凤苑小区2号楼百岁老人邹珍华的家中,南寨村网格员代表南寨街道送去百岁生日和重阳节的双重祝福时
2025-10-26 18:49:00
男孩迷路 幸遇快递小哥
家里来了客人,5岁男孩独自到楼下玩耍,结果越走越远,迷了路。快递小哥派件时遇到路边哭泣的孩子,安抚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顺利找到家人
2025-10-26 19:20:00
发布救人视频却被获救者投诉 这是侵犯“肖像权”吗?
因为第一次救人,浙江杭州的高先生本想发视频到网上“记录一下,求夸夸”,却意外陷入一场侵权争议。近日,男子勇救落水女子后网上发布视频
2025-10-24 07:21:00
滨医附院菌群移植,点亮孤独症希望之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蒋芳芳10月1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栏目“医生来了”专题纪录片《守护孤独症宝贝》报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5-10-23 15:02:00
遇事多包容少计较 金婚老夫妻分享幸福经
重阳节将至,中海社区请来摄影师,为10余对金婚夫妇补拍婚纱照。10月23日在拍摄现场,多位老人分享幸福秘诀:相互包容、体谅
2025-10-23 21:46:00
倍速社会下的“高能量”错觉
王涵在社交媒体上,类似“高能量人的一天”等视频内容展现出了能够适应倍速社会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精力旺盛,从早起醒来的那一刻就过上了有事可做的生活
2025-10-22 14:07:00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