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讲述:河南省商城县检察院检察长杜天霖
整理:本报记者刘立新通讯员胡传仁肖锐
“老张,孩子们上学都还好吗?家里还有什么困难?”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因放心不下张某一家,我带着挂念和慰问品再次登门。见到我,张某有些激动:“家里都好,你们替我女儿申请的助学金已经领到,过几天放寒假她就回来,小儿子也适应高中生活了。”张某脸上的笑意让我很是欣慰,之前的办案经历又重现在我脑海中……
24棵还是16棵?
2023年6月5日,我院受理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张某盗伐林木案。卷宗显示,2022年11月,住在大山里的张某因建房需要木材,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在未取得同组村民曹某等人同意的情况下,用手锯陆续砍伐24棵松树,总蓄积约3.35立方米。
得知犯罪嫌疑人张某不愿认罪认罚,我决定主办本案。提讯时,身患先天腭裂的张某口齿不清且情绪激动。经过耐心沟通,我总算理解了他想表达的意思:24棵树木不是他一人砍伐,他只砍伐了16棵树,还有别人砍倒后遗留在山上的……
张某的辩解能否成立?为排除合理怀疑,还原事实真相,我联合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张某所在村村干部,与张某一起到砍伐现场进行复核。“老张你看,现场遗留的这24个树墩颜色基本一致,显然是同一时期砍伐的。你再看那些老树墩,颜色会更深一些,对吧?”我指着树墩让张某辨认。张某一声不吭,眼神躲闪。我感觉他内心顾虑重重,于是提议去他家里坐坐。
走过一段山路,张某家破旧的平房出现在眼前。村干部说:“这里要修高速公路,到时老房子会拆除,他这人心急,想找些木材给以后的新房子做门窗。”进入屋里,我看到灰黑的墙上贴满奖状。“他的几个孩子学习都很好,两个女儿在读大学,小女儿今年高三,最小的儿子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常年吃药,没有劳动能力。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村里也替他家着急,但没啥好办法。”村干部语气有些无奈。
找到症结查明事实
“老张,你最初在公安机关说24棵树都是你砍的,为什么后来又改口?我已经讲解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你要知道坚持不坦白就会失去从宽处理的机会。你家庭困难是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办案会考虑的因素,但所有工作的前提都是你如实交代。”我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
张某低头想了很久,终于放下包袱,承认24棵树确系他一人所砍。他当时以为这些树都是山里的树,不用管是谁家的,砍伐以后如果有人追究,还可以赔钱了事,没想到会涉嫌犯罪,之前不认罪是担心自己被判刑会影响孩子们的前途。
回到院里,我仍沉浸在这次实地走访的所见所感中,心情有些沉重。张某盗伐的林木已超过2立方米立案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这样一件“小案”办起来似乎不必多费周折。但我一直在想,张某若被判刑,他两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孩子会怎样?两个分别要参加高考和中考的孩子又会怎样?张某涉嫌犯罪情节较轻,经过释法说理自愿认罪认罚,还有自首等情节,只要被害方予以谅解,该案便符合相对不起诉条件。
我又审查了一遍案件材料,发现案卷中缺少对被伐林木价值的鉴定。林木实际价值对当事人协商和解能起到参考作用,我建议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不久,公安机关补侦完毕,24棵树共计价值1308元。我立即联系司法所和村委会,了解前期调解工作进展。被伐24棵树木分别归4户村民所有,其中曹某等3人已谅解张某,只有吴某坚持要求3万元赔偿。
立足法理情促和解
“我听家里亲戚们说,老张偷砍我家的树远不止这些。而且我常年在外工作,要是他再来砍我的树咋办?我总得给他个教训。”吴某在电话里这样说,显然气还没消。我向他介绍张某的家庭情况,解释相关法律依据,告知涉案林木价值鉴定结果。吴某态度有所缓和,表示可以再考虑一下。我联系村干部,让他们共同做吴某的工作,又让张某写了一份保证书交到村委会保管。最终,吴某降低赔偿要求,在村干部见证下接受了张某3000元赔偿金并出具谅解书。
2023年6月下旬,我院在张某所在村举行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被害人和村民代表参加。“犯罪嫌疑人盗伐林木虽已构成犯罪,但综合考虑全案情况,尤其要顾及子女上学就业这等大事,建议检察机关作不起诉处理。”与会县人大代表黄玮说。
经过评议,听证员一致建议检察机关对张某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几位被害人也表示不希望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我特意赶在高考前将不起诉决定书送到张某手中,张某感动落泪:“谢谢你们这样处理!我以后再不干违法的事情了,还要把几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让他们给国家、社会作贡献。”
看着张某和孩子们如释重负的表情,我由衷感到高兴,想到张某背负着同时供4个孩子上学的沉重负担,又想多帮帮他。张某的小女儿被浙江外国语学院录取后,我多方打听,获得河南省住建厅有相关助学活动的信息。我院与县文明办、县教体局协调,帮助完善申请材料,使张某的小女儿顺利获得助学资格。
我深知,检察机关的一个决定、一个主张会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案件再小也不能简单“一诉了之”。只要我们的办案理念、办案方法紧扣“人民”二字并兼顾法理情,一定会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