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网红“种草”组小团游,游客交钱遭遇转包游,15人变50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2 09:36: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小团游受到不少消费者关注,在此趋势下,一些博主、网红开始在网上“种草”、组团。然而,组团成功后却将游客转包给他人,承诺的小团变成几十人的大团,服务更是大打折扣。

“小包团”旅游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旅游模式,由朋友和家人独立包车定制旅游,因其自由方便,受到热捧。不少游客参加“小包团”后,被层层“转包”,旅游过程中不断“踩坑”,扫兴又折腾。

小团游价格远高于大团游

近年来,随着追求个性化、深度游的80后、90后成为旅游主力军,小团游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记者在多个旅游平台上看到,各种小团游产品非常丰富,这些团多数要求3人即可成团。北京自由国旅专营店的客服介绍:“现在选择小团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私家团、定制团,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安排景点、住宿、出行时间。”

记者调查发现,小团游的价格要远高于大团游。同样是北京5天4晚游,大团游需要500多元,而私家团、定制团的价格则从一两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有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定制游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290%,相较2019年元旦增长25%;定制游平均一张订单约1.67万元,人均约3200元,同比上涨12%。

无论是大团游还是小团游,两者本质上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由于消费需求的不同,导致旅游模式的差异。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学院副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孙佳山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文化娱乐消费诉求更强调个性化。未来随着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适应新需求的高品质旅游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接了定金转包给“黑导游”

小团游逐渐兴起后,一些博主、网红也抓住时机推出了各种小团游“种草”笔记和视频,同时推出了承接小团游的服务。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博主、网红把力气都花在了“种草”上,却将旅游服务转包,使得不少“拔草”的消费者权益受损。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篇名为“云南旅行攻略”的笔记引来众多网友围观,笔记里写道:“云南小团旅游只花1000多元,这件事我是可以解释的……”其中还列出了出游的多个亮点,如“24小时管家式接机服务,天天发团”“全程精选豪华舒适酒店”“行程中所到景点大门票全含”等。博主还特意在帖子的结尾写上了“如有需求私信我”。

记者发现社交平台上的“种草”文章多数会注明“微信详聊”,有的甚至放上了微信群聊的链接。旅行博主沐沐透露,一些自称旅游达人的博主发布的精心拍摄、编辑的旅游小视频和文章,并非自己的真实旅游经历,而是旅游中介制作的吸引粉丝的内容。这些中介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就开始以分享美景趣闻为名义销售旅游产品。他们接受定金后,往往将游客转卖给各地旅行社甚至“黑导游”。这些旅游中介会要求消费者从平台转到微信交易,这样就能脱离平台的监管,后期消费者维权时他们也可以逃避责任。

记者询问多家正规旅行社后得知,旅行社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介绍旅游产品的帖子,但所有的合同签约、付款都会在官方小程序或APP里进行,绝对不会用微信私人转款。

一些以小团游名义打着旗号的“小包团”,在游客签订合同后,会将部分或全部游客转包。而转包后,游客通常会遭遇服务缩水,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小包团”形成产业链

提起前阵子出游感受,来自广州的蔡女士愤怒又无奈,本想着出来放松,跟别人拼了个“小包团”,没想到吃了哑巴亏:“没啥服务不说,关键是司机还让你消费,你不消费,他敢把你丢到荒郊野地。”

记者发现,目前“小包团”旅游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

一是网络引流签单。一些旅游中介公司在热门网络平台上发布软文,以游客口吻推荐各种导游带领的“自由行”,再由专门的客服人员跟咨询的游客沟通,接单后收取一定订金,将游客资源转手至第二环节。

二是旅行社地接分包。文旅执法部门调研了解到,旅游中介公司将接单的游客分包给各地旅行社,游客到达后,由旅行社地接,签订旅游合同等。之前游客交纳的订金多属于中介公司引流佣金。

三是派车出行陪游。业内人士介绍,签订合同之后,“小包团”游客走向有两种:少部分游客由旅行社自己接单,安排自有车辆陪游(少量车辆有营运资格);大部分游客则被旅行社再次转包,将单甩给没有营运资格的“黑车”司机,游客旅游中的车辆、导游和购票等服务,由这些“黑车”司机提供。有司机表示,在一些拼车群里,“买卖”游客资源的现象也很普遍,“10个游客,8个出现在群里”。

网红“种草”组小团游,游客交钱遭遇转包游,15人变50人

如今,私人定制游渐渐风行。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案例】

15人封顶小团

变成50人大团

消费者何瑞家住河南,他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一篇旅游“种草”文章,就在微信里报了5天4晚的北京游。

当带队导游到酒店接他时,他发现当初介绍的15人封顶小团变成了50人的大团。他向导游提出疑问,导游表示,他接的是几个“外包”团合并后的大团,只负责带队,有问题找下单机构解决。当他要维权时却发现,当时转款的微信联系人已经把他拉黑,介绍旅游的“种草”文章也不见了踪影。

消费者莫女士通过一家短视频平台参加了一个北京游的小团,但一直没签电子合同。商家表示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在北京当面签合同。来到北京后,莫女士发现合同中写着“实际行程安排以导游为准”,这让她预感不妙。

果然,当初直播间宣传的入住“三环内酒店”变成了五环外的酒店;合同行程中原定的参观清华大学,被导游一句“还没开放”直接跳过;原定的参观故宫因为没抢到票,也没去成。经过几次投诉,平台介入后,商家表示给她100多元的赔偿。

交钱给A公司

合同却签到了B公司

家住江苏丹阳的消费者李明(化名)在张家界旅游时也遭遇了转包“糟心事”。

2023年11月初,李明在抖音刷直播时,看到主播主推的张家界精品游。行程安排颇让他心动:第一天,杨家界,袁家寨,黄石寨森林公园;第二天,天门山景区;第三天,芙蓉镇;第四天,凤凰古镇。于是,李明在主播的页面下留了电话。

后来,导游灵灵(化名)联系他并加微信沟通。灵灵发来“张家界A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图片,并热情地介绍:现在预订只要1280元,买一送一,“五天四晚整个行程上的门票、用餐、住宿、用车、导游、旅行社责任险、24小时的接送站服务等等都包含在内了。”李明看行程上没有购物,还有芙蓉镇等网红打卡点。他便交了100元定金。对方发来一张盖着“张家界A旅行社有限公司”章的收据图片。

李明到大张家界后,按照之前跟灵灵的约定,当日中午,有司机把李明夫妇从机场接到宾馆。刘天(化名)接待了他们,办理入住手续。刘天告诉李明夫妇,只有一个购物。不过有些地方要交索道费,还有当地风土人情的表演等等,每人需要再补交一些钱。李明爽快地答应了,并一起支付了2796元。支付凭证上的收款商户是“张家界A旅行社有限公司”。

李明介绍,当时刘天表示要跟李明夫妇签个电子合同。三天后,他打开电子合同才发现,跟他签约的公司不是“张家界A旅行社有限公司”,而是“湖南B旅行社有限公司”。

这三天的行程让李明颇为窝火。关于购物,电子合同中只规定了一个2小时的项目,但11月20日,导游从早上7点半到中午10点带他们到玉石点,采取1个导购盯一个家庭的促销方式。李明夫妇想去的芙蓉镇,整个行程中也没有。为了不影响出游的心情,李明夫妇结束了跟团游,选择自由行,并在旅游结束后进行投诉。

李明表示,合同上在隐蔽的地方写着“两店一超”。他在后来投诉时才被告知:“两店一超”,就是两个购物店和一个购物超市。

江苏省消保委人士表示,消费者给一家旅行社付钱,但合同签约方却是另一家旅行社。这种现象属于旅游行业的“潜规则”,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但一般不会以合同形式明示消费者,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隐患】

安全隐患大、旅游纠纷多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一些热门旅游线路约有七八成游客为“小包团”,但“小包团”存在安全隐患大、旅游纠纷多等问题。

一方面,大多“小包团”出行车没有营运资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地旅游线路上7座以下的车辆基本都是没有营运资质的“黑车”,这一点得到多位当地司机和文旅管理部门的证实。“司机一天要开几百公里车,还要负责购票取票等,疲劳度比较高。”一位业内人士说,一旦出了问题,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小包团”层层分包“剥皮”,导致旅游质量下降,纠纷大量存在。一名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干部说,网络客服为了接单什么都承诺,线下旅行社接到单之后签完合同,再低价将游客甩给良莠不齐的车辆司机负责。“对接的、签合同的、派车的、服务的分属不同环节,到了下一环前面的就不管了,出了问题往往连人都找不到。”

某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2023年接到数十条关于一家国际旅行社的投诉,其中有部分甚至是别的省份旅行社冒充其签订合同导致的纠纷。

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各家旅行社都在旅游中介公司的流量池里,互相扯皮但都不好拆穿,相关部门查处类似案件时,多因证据不全,难以立案。

【难题】

公司难追踪、黑车难监管、纠纷难处理

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小包团”乱象治理存在三方面难题。

一是网络公司难追踪。有文旅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因二维码收款名称可更改,客服人员展示的收款码虽然看似是一些旅行社,但经常为冒充。执法部门之前曾试图联系第三方支付机构,调查这些账户走向,但因难以提供相关手续而作罢。当游客问及客服人员的单位,对方一般只承认自己是旅行社人员,对于网上带有其电话的软文则称“游客主动发的,自己并不知情”。

二是“黑车”难监管。对于游客单向租车,旅游部门无权监管,而旅行社提供车辆后,也只能监管是否提供了合理服务。车辆行驶中,由交通运管部门监管,交通部门一方面查到的车辆有限,有些司机和游客约定碰到查车就说是家人;另一方面,查得太厉害易造成堵车,影响出行顺畅。一些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车辆监管,如果没有发生纠纷,游客不投诉基本上查不到。

三是纠纷难处理。旅游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新手段、新业务、新形式越来越多,监管存在滞后情况,“我们的抓手少又不能越权,有时候干看着没办法”。对旅行社的监管手段多是罚款、协调、督促退款。事实上,旅行社不退也没办法,游客只能走司法程序,但是出来旅游打场官司并不现实。一般重大行政处罚如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需出现如游客群体滞留、发生大的事故等才能达到处罚标准。

【治理】

加大对平台监管力度

游客也应寻靠谱旅行社

监管部门、从业者等受访人员表示,消除“小包团”乱象,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是把“流量口”管好。受访者建议,首先需要治理网络虚假广告、推广乱象,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挤出“假软文、真广告”中的水分。

二是健全法律监管体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鹏表示,“小包团”一方面牵扯旅行社的利益,一方面牵扯司机的利益,但事实上养活了许多司机。旅游“黑车”野蛮发展,说明存在市场需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尽快出台相关监管规定,加大规范力度,避免将其管死的同时,把其中明显存在的问题隐患筛掉,增加对游客的必要保障。

三是游客应提高风险意识。一些看似是普通网友的分享,实则大多是中介公司或旅行社的推广。游客应寻找靠谱的旅行社,与旅行社签订正规的电子合同,采取向旅行社公户转账方式付款,哪怕出了纠纷,后期处理起码能找到人。

整合:易福红

来源:新华社 中国消费者导报 半月谈 扬子晚报 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碎片化旅行当道 “内容为王”成获客关键
...出境游商家的“内卷”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趋势下,未来旅行社要做的是专注内容挖掘,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供给。整体恢复到2019年四成张楠表示,康辉集团2023年的旅游业务整体
2023-12-27 00:13:00
中秋国庆假期厦门人出游意愿强烈 “小包团”“定制团”大受欢迎
...人特色的“定制团”等,受到厦门消费者欢迎。厦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汉雄说,选择“定制团”的消费群体大多数是一到两个家庭与旅行社沟通后,定制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个性化行程,传统导游角
2023-08-21 07:53:00
...心前置到上海、广州乃至海外,全力开拓客源市场;民营旅行社积极谋求海外市场合作,筹措设立分公司等。“魔客”:立足本地资源 紧抓文旅风口今年以来,实景剧本娱乐正在带火城市微旅行。
2023-12-29 06:22:00
引客拓客 丰富产品 优化服务|旅行社多举措助力贵州旅游淡季不淡
...精品旅游线路。在优惠、产品、线路的多重刺激下,贵州旅行社行业通过引客、拓客、优化服务等多举措助力全省旅游淡季不淡。剑河温泉仰阿莎温泉小镇。 找准冬季旅游“卖点”,引客入黔日
2023-11-25 22:31:00
...1月20日,文旅部宣布,从2023年2月6日起,将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有关国家名单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
2023-01-20 23:17:00
...地。还有游客选择前往网红城市,比如西安、北京。选择旅行社跟团游的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以家庭出游形式为主。年轻人群体多选择自驾游,他们报名旅行社,也是选择自由行、定制游、小包团
2023-09-19 06:43:00
东兴口岸恢复团队出境游迎来首个旅游团
3月15日起,我国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第二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当天,许多国内游客选择从广西东兴口岸出境越南,开启一段休闲的旅
2023-03-17 16:53:00
...如果换作其他交通工具,时间成本高。”与过去占据贵州旅行社组团重要份额的“黄小西”“大环线”相比,“机景联动”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旅行社组团线路的随意性,丰富游客的出行体验。目前,
2024-02-02 06:14:0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新增名单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土耳其、以色列、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名单公
2023-08-13 14: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