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16岁入学清华大学,24岁博士毕业,将去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7月17日,清华大学分享了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安琪儿的经历,引发关注。(据7月18日中国青年网) 从高中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到最终选择加入西北工业大学任教;从电子信息跨界到航空航天;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共11篇论文,其中SCI期刊文章6篇;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校级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安琪儿就如她的名字一样,似乎是传递喜悦与幸福的天使。
清华大学博士生安琪儿。(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此年少有为,这样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令人羡慕的,有网友说,“16岁我在……”“24岁我在……”就是想一想自己在同样的年纪还懵懂无知,人家已经那么优秀了,这一比较就是差距啊。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没有天生的大神,只有刻苦的练习。有天使般名字的安琪儿,能成为机遇的宠儿,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据报道,九年前,16岁的安琪儿入选“领军计划”,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本科期间,安琪儿并未像其他人一样,立即在挑战杯等科研培养计划或赛事中大展拳脚,反而选择“潜水”于电子系各个方向老师的课题组、实验室里。“通信、图像、人工智能、电路……本科时,我去旁听了系里所有专业方向代表老师的课题组组会。”
清华大学博士生安琪儿。(来源:中国青年报) 经过深入思考,安琪儿发现了一个尚未取得完全技术突破的蓝海领域——视觉感知。安琪儿读博期间的所有研究课题都围绕这个领域展开。 由于多机协同视觉感知属于交叉领域,要跨界谈何容易,安琪儿因此不断阅读各个学科的专业文献、技术博客,逐步搭建起理论框架。从她的成功经历来看,她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没有急于去刷存在感,而是默默潜水于各个课题组,以博学旁通来打基础,为学科交叉研究积攒了力量与底气。 这种厚积薄发的求学与治学态度,正是从事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可贵品质,安琪儿所令人羡慕的就不是现有的光环,而是这种越努力越优秀的无限可能。
清华大学博士生安琪儿。(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报道,安琪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近些年,青年学者不断发力,不少“90后”甚至“95后”活跃在学术舞台,英才辈出令人欣喜,新松恨不高千尺,青年才俊的成长令人期待。无论是年少有为,还是大器晚成,有个定律总是颠扑不灭,那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只有努力者才有机会优秀,只有努力者才有机会成为命运的宠儿。愿“安琪儿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继续优秀,继续闪闪发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9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