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投身中国深空探测15年,五次目送“嫦娥奔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6 05: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嫦娥六号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刘庆会昨完成自己“最后一班岗”

投身中国深空探测15年,五次目送“嫦娥奔月”

投身中国深空探测15年,五次目送“嫦娥奔月”

昨天,刘庆会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记者 许琦敏

凌晨三点半观测鹊桥一号,五点多开始为嫦娥六号测轨,直至晚上七点,每隔一分钟向北京发送一个测轨数值……

自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升空至6月25日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位于上海松江的天马望远镜与位于乌鲁木齐、昆明、密云的射电望远镜及上海VLBI中心所组成的甚长基线干涉(VLBI)观测网,圆满完成了为期53天的探月测轨任务。

昨天,嫦娥六号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刘庆会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岗”。接下来,58岁的他将主动退让半步,“让优秀的年轻人来接班”。

自2009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刘庆会就成为天马望远镜总体技术组长,后又担任总工程师;从嫦娥二号起,几乎每一次“嫦娥奔月”的测轨,他都担任VLBI测轨分系统总体技术主任设计师;在天问一号奔赴火星的测轨任务中,他接下了VLBI测轨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任务;在嫦娥六号任务中,他成为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

15年间,刘庆会欣喜看到,自己所在的团队成长起一批能挑大梁的年轻骨干,“未来的火星和小行星探测、建设月基VLBI,还有更多星辰大海的征途要靠他们去完成”。

53个日夜时刻紧盯“六姐”行踪

嫦娥六号一路“奔月”,离不开地面庞大的测轨导航系统为其精准定位。

5月3日凌晨起,由我国四台最大间距为3000多千米的射电望远镜所组成的VLBI观测网,就进入了紧张的测轨任务中。VLBI中心所在的上海天文台佘山园区,是这张巨型观测网的总指挥部。

“‘六姐’在地月转移轨道时,我们的测轨任务主要在白天。两周后,月球出现在地球的夜半球,测轨任务也会改到夜间。”刘庆会说,他们的日程表一直根据探测器的飞行阶段而调整。

嫦娥六号任务开始的几天前,刘庆会就搬到了佘山园区。53天任务期间,他有50天都住在离VLBI指挥大厅仅百米之遥的宿舍里,调度整个团队的百余名工作人员,全程参加并见证了嫦娥六号奔月、近月制动、四器分离、落月、采样、月背起飞、交会对接、环月,以及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早在今年3月鹊桥二号发射升空时,VLBI网就停下其他天文观测任务,为这颗中继星“赴任”导航。其间,天马望远镜又接受了一次严格的全面“体检”,尤其对承重约2700吨的关键轴承进行了保养。

过去几年,天马望远镜堪称“劳模”,每年工作时长均超过7000小时,甚至有过一年只休息春节5天的纪录。这次“体检”正是为了保证它以最佳状态迎接长达50多天的繁重任务。

这一次,VLBI测轨分系统团队仅用一个VLBI网就完成了包括鹊桥二号与嫦娥六号在内的多个探测器的测定轨工作。

刘庆会透露,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球背面采样,VLBI测定轨需要同时兼顾鹊桥二号中继星、上升器、轨道器等多个目标,还要捎带上天都一号和二号、鹊桥一号等探测器的测定轨。“我们只有一张VLBI网,经常要在一天内观测三个探测器。”由于分配给每个探测器的观测时间不多,就更要求每次观测必须成功。

由于事先对系统软硬件和流程进行了优化,这次执行嫦娥六号任务,团队明显感觉各分系统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任务要求我们一分钟传送一次数据,其实我们可以做到30秒一次”。

“赶快回国”投身中国深空探测

十几层楼高的天马望远镜下,临近傍晚的风已从5月初的微凉转为江南梅雨季的潮热。沿着望远镜旁的小河,刘庆会常通过散步来缓解连续十几小时工作的疲惫。

在天马望远镜追踪“六姐”身影的日子里,刘庆会的思绪时常飞回到2007年。那时,他正在日本参与“月亮女神”探测器的测轨任务。就在这个日本月球探测器升空后一个多月,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

“赶快回国吧!中国深空探测的机会更多!”几个月后,刘庆会接连收到了时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的三封邮件。

身在国外,刘庆会始终有浮萍之感,一直想用自己所学“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让他看到了自己广阔的用武之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来到上海天文台,加入探月工程VLBI测轨分系统团队。

2009年,正值天马望远镜开工,刘庆会担任起了总体技术组长,2013年起任总工程师。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从不掩饰对天马望远镜的爱。这台大望远镜,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出镜率最高:春天桃花映衬,秋季余晖洒落,遭遇台风时维护,观测任务中值守……

这一次为嫦娥六号测轨,完成上升器与轨道器的远程导引和交会对接,是刘庆会觉得最值得记录的日子。他在朋友圈中将上升器与轨道器比喻成一对恋人,整个过程从靠近、相拥再到分离,“今后在使用样品的时候,可记起上升器的美丽笑容?”

一次次测轨任务中,刘庆会感到压力最大的一次,是担纲天问一号任务的VLBI测轨分系统总设计师。火星距地球最远4亿千米,以相同的测轨精度,在月球上可能误差不到100米,但用到火星上,误差也许会超过10千米。

无经验可借鉴,设计出的系统却要保证“万无一失”。那一年,刘庆会几乎天天在佘山园区值夜班、睡沙发,半夜跑去看火星,和团队伙伴一起,想尽办法把VLBI时延测量精度最高提升至0.1纳秒左右,比国家要求的还高出1个数量级,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主动传棒年轻人当好未来后盾

每一回绞尽脑汁,每一次如履薄冰,都会给刘庆会增添几丝白发。不过,令他欣慰的是,在一次次历练中,团队中的年轻人正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这次嫦娥六号任务中,年轻人担起了执行任务的主力。比如,嫦娥六号VLBI测轨分系统总设计师陈中,从方案设计到任务执行,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在频繁切换观测目标时,有的切换操作要在几分钟内准确无误地完成,这对系统可靠性和值班人员专注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夜间值班,年轻人更是经受住了考验。”他说,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所有任务。

“以后,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岗位要让年轻人来历练,我会当好他们的后盾。”刘庆会说,自己因心脏病已两次安装支架,如今河边散步也常感步履蹒跚,“我做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中国的深空探测事业还在不断向前”。

刚回国时,刘庆会与现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一起,与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组建起团队。转眼十几年,这个曾经青涩的团队中已经走出了11位优秀高级人才——李斌已出任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总工程师,王锦清则担纲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总工程师,赵融冰编写的“全能”控制软件已用于十多台射电望远镜,仲伟业入选上海市英才计划……

每次看到这些年轻人的身影,刘庆会就觉得未来可期。转回身,他又走进VLBI测轨分系统的指挥大厅。他说自己已站好最后一班岗,这里将有更多年轻的身影,继续书写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开放!嫦娥七号、八号有新进展
...工程研制队伍分别介绍了嫦娥七号探测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的研制情况,科学研究团队介绍了6个科学目标研究的进展情况。分会场结合前期科学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对有效载荷的定标
2024-11-07 14:42:00
...数传子系统、测距测速敏感器,为中继星提供的中继通信分系统、天线分系统及测控分系统等重要产品设备是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的有力保障。为了安全落月,西安分院设计师们在嫦娥三号探测器
2024-01-26 14:24:00
大江东︱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归来,这个“追月兄弟连”献了哪些宝?
...。利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提供的地形图像,着陆器导航分系统就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选取安全着陆点软着陆,完美避坑。”在上海技物所实验室,黄庚华指着桌上的三台激光测量设备样机
2024-06-26 17:01:00
...空阶段,如何保证运载火箭飞行正常?答案来自外测安全分系统脉冲相参应答机,它是运载火箭的“眼睛”。该外测应答机,同样由中国电科十所研制。据介绍,外测应答机等设备与地面系统协同完
2024-05-04 06:17:00
...技含量究竟有多高?探测数据怎么传回来?六大地面应用分系统,能力有所提升嫦娥六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充分继承前期工程基础,由运行管理、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样品
2024-06-03 01:15:00
...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是嫦娥六号姿态控制(GNC)分系统的重要单机,安装在着陆上升组合体上,在着陆下降段开始工作,持续为着陆导航分系统提供相对于月面的距离、速度信息,以
2024-06-02 23:18:00
...样品转移、深空测控网、月球样品科学研究等环环相扣的分系统项目组成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复杂的、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航天人秉持着“一盘棋”的思想,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
2024-10-08 15:16:00
中国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启动建设 将形成3800公里“等效口径”
...牵头建设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其中包括在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建设口径为40米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以及配套观测站。至于长白山4
2023-10-11 15:06:00
中国载人登月发展稳步推进,这些关键技术已获突破
...面着陆器进行无人飞行验证阶段,通过实际飞行验证关键分系统的可靠性和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如果第二阶段任务一切顺利,随后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将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实施真正的载人登月飞
2023-06-08 10: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滨州联通开展“联通客户日·数智校企行”活动
鲁网9月10日讯近日,滨州联通以“数智赋能,校企共融”为主题,成功举办“联通客户日·数智校企行”活动,携手高校师生与企业用户共同打造一场科技与趣味交融的精彩盛会
2025-09-10 16:42:00
山东宝辰大数据:围绕 “安全 + 智慧” 双主线取得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
鲁网9月10日讯为生动展现滨州“5210N”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9月9日,滨州市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滨州“5210N”产业集群记者见面会第五场
2025-09-10 16:44:00
一个游戏成瘾的少年成了世界首富
“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到了赛博时代,有了新解读:“小时候沉迷游戏,长大一定废了。”很多玩游戏的年轻人,大概都接受过来自家庭
2025-09-10 12:07:00
甘度环境:秋冬季污水处理站的低温挑战与技术破局
在北方环保行业,每到秋冬季节,污水处理站的运维人员总会面临一场特殊的“大考”。随着气温从15℃骤降至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各项指标仿佛被按下了“紊乱键”
2025-09-10 12:03:00
据华商报报道,近日,有不少用户反映,近十余个话费充值平台,多不能充小额或自定义话费。基本为50元起充,甚至有平台最低充100元
2025-09-10 12:08:00
西秀区:互联网营销师培训赋能,助力金刺梨开拓线上市场
多彩贵州网讯 2025年7月29日,由西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首期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顺利结业。00后高校毕业生肖洁作为学员之一
2025-09-10 12:29:00
特步入驻京东秒送 超2500家门店爆款最快9分钟送达
9月9日,特步正式入驻京东秒送,全国超2500家特步线下门店将上线全品类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附近门店发货、商品最快9分钟送达”的即时购物体验
2025-09-10 13:03:00
引领AI打印新浪潮 京东携手爱普生首发AI学习打印机
9月9日,京东×爱普生“AI学习助手”暨全球首发*1AI学习打印机*2发布会在京东全球总部举办。秉持“科技+本地化”战略
2025-09-10 13:03:00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Eleven便利店尝试引入机器人等设备节省人力。报道称,7-Eleven日本公司9日在东京都荒川区的一家便利店引入旨在节省人力的机器人进行测试
2025-09-10 13:07:00
纳入真实到店指标 高德扫街榜成为刷不了的榜
9月10日,国民应用高德正式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2025-09-10 13:24:00
当同窗的实习offer成为宿舍夜谈的资本,当招聘软件上“大三优先”的实习岗位被一抢而空,当社交媒体上“00后手握5份大厂实习”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
2025-09-10 12:09:00
本报讯 日前,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中国RoHS)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2025-09-10 10:54:00
人工智能赛事火热,百余选手角逐“最强大脑”“算法高手”指尖翻飞 键盘之上跃动智慧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嗒嗒!嗒嗒!”9月7日的南京开放大学(南京工匠学院)赛场内
2025-09-10 07:43:00
□通讯员陶炎鲁荟宇林爽姜静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以前我每个月都要从承包商系统中手动导出考核明细表,再结合管理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编写通报材料
2025-09-10 07:44:00
5G小微基站 米粒芯片“守门”这种滤波器芯片出自宁企,用于商场、地下车库等场景,使国产高端滤波器实现弯道超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 实习生赵璇 通讯员麒轩9月9日
2025-09-10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