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前194年,距离汉高祖驾崩一年之久,吕雉就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戚夫人之惨状,震惊了整个大汉朝,史臣都不禁上言道:
“悲痛啊!古代楚怀王时,有郑袖掩鼻的谗言,古代号称为狠毒;今汉高祖的吕后残酷的人彘刑法,世上认为是大冤枉!”
戚夫人是否冤枉?她又是如何一条死路走到头的?
能歌善舞戚夫人
戚夫人本名戚懿,作为帝王的宠妃,史上很少提及她自己的名字。
从踏入汉朝后宫开始,朝廷宫廷,史书后世,对她最统一化的称谓就只剩下了“戚夫人”。
关于她的出身,史料有很详细的记载。
早在北宋嘉祐年间,宿州出土了一座汉代墓志铭《戚伯著碑》,碑文上表明戚氏一脉承自姬姓周王室,祖上因功受封戚邑而得姓戚氏。
墓志铭的主人就是戚夫人的兄弟,由此得出戚夫人家世不俗,出自名门。
除了有良好的出身,戚夫人还是古代特长生,有汉朝第一女歌唱家、第一女舞蹈家、第一女围棋手等头衔加身。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首《舂歌》又叫《戚夫人歌》,据说是戚夫人被吕后贬至长街舂米的时候有感而作。
诗风形式灵活,语言质朴,主打一个情感真挚,三言两语就塑造了一个悲戚无助的冷宫妃子形象,语浅而情长。
更重要的是,《舂歌》是最早出现在正史当中的五言诗,丝毫不逊色于《垓下》、《大风》等千古绝唱,因此戚夫人又被称作汉朝最早的女诗人。
戚夫人还能歌善舞,后世发现的汉朝画像砖石中常见一种“翘袖折腰舞”。
顾名思义就是结合舞袖和折腰等动作的舞蹈,舞动之时相当飘逸曼妙,戚夫人便最擅长此舞。
据史料记载,戚夫人在汉宫时经常跳舞给刘邦看,每次都能引得龙心大悦。
公元前195年的时候,刘邦病重,想要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结果被群臣反对。
刘邦眼见此事不成,便对戚夫人感叹道:
“太子难以更动了,吕后以后真是你的主人了。”
戚夫人听罢深知太后梦破碎了,自感命运堪忧,当场掩面而泣。
她跟刘邦宛如一对苦命鸳鸯般悲戚不已,最后一个唱楚歌,一个跳楚舞,祭奠他们即将天人永隔的爱情和戚夫人不久后要面对的悲剧。
虽然场面很悲情,却也印证了刘邦酷爱戚夫人跳楚舞的传言。
戚夫人还擅下棋,我国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是南北朝的娄逞,传闻她喜女扮男装,通文墨、懂政治、擅围棋……是个旷世难寻的奇女子。
而戚夫人比娄逞还要早上几百年,只是她擅长的并非寻常围棋,而是一种具有巫蛊性质的活动,具体怎么操作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只知道《西京杂记》中有提到过,说刘邦十分宠信戚夫人,每年八月四日那天都会和她一起下棋,替国中祈福。
久而久之,就成了宫中的流行风尚。
总之戚夫人多才多艺,会受宠于刘邦也属正常。
只是盛宠之下难免飘忽不知所以然,戚夫人宠冠六宫的时候,也埋下了她和吕雉不死不休的祸根。
吕后一生之敌
虽然常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刘邦作为有名的草根皇帝,在发家成名之前确实有些拿不出手,吕雉嫁给他本是低嫁。
吕公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后迁居沛县,乔迁之日当地的官绅富户都应邀而来。
主吏萧何按照随份子多少安排宾客的座位,当时还只是泗水亭亭长的刘邦看不过眼,谎称自己随有一万钱,骗了一个上等坐。
最后被众人识破,吕公本来气极,要将刘邦赶出去,却惊觉此人面相不凡,将来必有大器。
不仅一改态度将刘邦隆重邀请入座,还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了他。
虽说吕公自称有相面之能,刘邦后来也确实大有出息,但这桩亲事放在当时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且刘邦还有点“小不配”。
刘邦彼时三十有余,家境贫寒,官身微薄。
是个大龄剩男不说,还相当的好色风流,和当地的寡妇有染,生下一个非婚生子刘肥。
吕雉则是年轻貌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小姐,听从父命嫁给了尚且一事无成的刘邦,一进门就要当“后妈”,
想来婚后生活也是相当不易的。
据记载,吕雉刚嫁给刘邦那些年十分贤惠得体,孝顺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中大小事务,也从未苛待过庶长子刘肥。
反观刘邦,依旧不改骗吃骗喝、浪荡惹事的做派,有一次执行公务负责押解囚犯,他却喝酒误事,让囚犯跑了。
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大罪,吓得刘邦只能躲去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
剩下吕雉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还要担心流亡在外的丈夫,经常跋山涉水地给他送衣物吃食,那些年两人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患难夫妻了。
后来秦朝暴乱,刘邦趁机举事造反,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势力。
期间吕雉和家族始终不离不弃,出谋献策,为刘邦的大业出了不少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吕后可以把控朝臣、大权独揽的根本原因,毕竟是随部下一起白手起家打天下的“老板娘”。
公元前205年,刘邦的汉军攻下楚都彭城。
项羽的大军围困在齐地,尚且不能及时赶回,得知被刘邦偷了家后大怒,反身杀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败逃,带着仅剩的几十个骑兵赶回沛县接家人。
没想到吕雉出门寻他,两人失之交臂,刘邦只接到了和吕雉的一对儿女。
因为有楚军追杀,刘邦逃命心切,中途觉得儿女碍事,情急之下曾多次将他们推下车去,还是夏侯婴看不过眼,将他们抱了回来……
亲生儿女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糟糠之妻了。
刘邦这边忙着逃命,吕雉带人从小路潜回沛县寻找刘邦,和楚军碰了个正着,被抓去军中做了人质。
吕雉被关敌营数年,受尽苦楚,而刘邦那时在干什么?
刘邦一路逃命去了砀郡下邑,吕雉的兄长吕泽在此地掌权,在他的出兵帮助下刘邦又重整了士气,自封为汉王。
行军到定陶的时候,封了戚夫人为姬妾,很是宠爱,不久后就生下了儿子刘如意……
公元前203年,刘邦多次和项羽议和,终于达成合盟,两军暂时休战,共同伐秦。
项羽这才释放了吕雉和其他刘姓家人,可以说吕雉受苦受难的时候,却是戚夫人最风光受宠的时候。
刘邦碍于名分和形势封了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可对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倾注了更多的父爱,甚至多次动过改立太子的念头。
后来刘邦称帝,吕雉早已色衰爱弛,宫中最受宠的依旧是戚夫人。
据史书记载,一次大臣周昌进宫奏事,不巧撞见刘邦和戚夫人亲密相拥。
周昌急忙避嫌,刘邦却追出来质问他道:
“汝如何看朕?”
周昌是汉朝开国老臣,完全没有拍马屁的意思,直言道:
“陛下是如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刘邦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周昌,可见他心中也明白自己待戚夫人过分宠遇了。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多次废太子被阻,心情郁闷,经常抱着刘如意感叹:
“终归不能让不成器的儿子居于我的爱子之上。”
都说爱屋及乌,刘邦对刘如意的疼爱多源于对戚夫人的宠爱。
可他们恩爱的仿佛一对璧人,让身为原配皇后的吕雉,和身为嫡出太子的刘盈情何以堪?
或许天长地久,刘邦的移情别恋和花心多情早已经磨光了吕雉对他的夫妻情分和期待。
如果只是情敌的话,后宫那么多妃子,也不见得吕雉各个都杀之而后快。
可戚夫人母子威胁到了刘盈的太子之位,触动了吕雉最在意的核心利益。
也难怪刘邦一死,吕后就磨刀霍霍向戚夫人了,她实乃吕后一生之敌。
戚夫人之死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戚夫人母子,担心他们死于吕后之手。
他曾想让戚夫人向吕后示弱,免将来灾祸。
但戚夫人一直受宠,和吕后更是积怨已深,自然不肯低头。
刘邦又早早将刘如意册封为赵王,想让戚夫人带孩子躲去封地,远离京城也就相当于远离了灾祸。
戚夫人依旧是不肯,她自恃帝王宠爱,又有皇子傍身,后期是有心参与夺嫡的,毕竟成功了就是下一届太后。
刘邦意识到让戚夫人断尾求生是不可能了,且即便她能忍辱负重,吕后也不一定会网开一面。
他越想越愁,御史大夫赵尧看出他的心事,就向他提议:
“既然您担心将来赵王母子不能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替赵王安排一位地位高贵的相国庇护,此人最好是吕后和群臣都敬畏之人才行。”
刘邦思前想后,觉得此法可行,便任命周昌为赵王相国,让他将来替刘如意保驾护航。
即便如此,刘邦还是放心不下,另外给刘盈留了一封《手敕太子文》。
再三叮嘱说自己病重,唯独可怜如意年幼,希望他将来多照顾这个弟弟云云。
刘盈性情软弱温厚,自然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想着将来尽力保全戚夫人母子,完全没有心结和仇恨的情绪在。
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刘盈确实不是当皇帝的料,身在帝王家对敌人太过仁厚,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刘邦也算是托付对了人,只可惜刘盈对父亲和政敌心善,对强势的母亲更是束手无策,即使有心看护戚夫人母子,也逃不过吕后杀心早起。
公元前195年6月1日,汉高祖刘邦驾崩,吕雉升为太后,大权独揽。
第一步就是囚禁了刘邦生前宠爱的妃子们,只有一直谦卑低调的薄姬逃过了一劫,跟着儿子去了代国享福,活到了最后,儿子还捡漏当了皇帝……
至于戚夫人,她此前不听刘邦的建议,既不肯低头示弱,也不肯挪去封地,此时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吕后先将她罚去永巷做苦役,虞夫人哪里受过这种罪?
于是就在舂米的时候做下了《舂歌》,虽是她有感而发的心里话,却也挖苦讥讽到了吕后。
果不其然,吕后听闻后大怒,直接让人把戚夫人抓了起来,剃发、断手脚、薰耳挖目毒哑,最后将她抛入茅厕之中……
此种酷刑直接震惊朝野,刘盈见到早已不成人样的戚夫人,都忍不住指责生母太过残忍。
未免刘如意再遇害,一个周昌根本护不住他,刘盈就将其接到身边同吃同睡。
可最后还是被吕后钻了空子,寻到机会将他直接毒死了。
刘盈大受打击,接受不了吕后的所作所为,此后借酒浇愁不理政务,最后抑郁而终。
至此,吕雉熬死了儿子,成了汉朝的最高统治者,属于她的复仇终于结束了。
结语
刘邦为了免戚夫人母子一死,确实煞费苦心,替她安排了多条退路,只可惜最后还是通向了绝路。
但换种角度想,吕雉挥向戚夫人母子的屠刀,何尝不是对刘邦的一种仇恨?
毕竟从一个贤良的千金小姐,到最后能发明出如此酷刑虐杀情敌的太后,吕雉也经历了太多。
她确实心狠手辣,但刘邦的无情和冷酷无疑变相加剧了她的复仇因子,且戚夫人也算不上全然无辜的善茬。
只能说这三个人争斗折磨了几十年,最后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也难怪网上常有戏言:
“汉朝皇帝多薄幸,后宫全员是输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