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任泽区牛尾河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获评“2022—2023年度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水体修复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
本报记者王帅薇通讯员武娜
碧波荡漾的河水,随风摇摆的芦苇,翩跹飞舞的鸟儿……春日里,位于任泽区的牛尾河水利风景区一派自然和谐的生态风光,吸引许多居民前来游玩。
几年前,这里曾是群众嫌弃的“污水河”。改变始于2018年,该区全面启动牛尾河综合治理工程,采取改造河道、改善水质、建设生态环境水景等举措对牛尾河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打造“宜居、宜游、宜乐”的城区景观带。
清淤整治
让河道畅快“呼吸”
惊蛰时节,牛尾河任泽区段沿岸绿意萌生。在牛尾河水利风景区,任泽区城管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曹一雄、陈晓光沿线巡查。
牛尾河任泽区段沿线变身水利风景区,曹一雄亲历了整个蜕变过程。他介绍,这得益于牛尾河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工程起始于邢州湖,终止于点水湖,投资3.4亿元,是该区环城水系闭合贯通系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先通过清淤疏通河道,再进行水底微地形改造。”曹一雄介绍,他们设置了浅滩和深沟,增加河床的表面积,为不同习性的水生植物创造适合其生长的光照、水深等物理条件。同时,在河道底部投放砾石或砂砾,以多变的形态代替形式单一的水下空间,丰富物种的多样性。
如何长期维持河道的生态环境?任泽区运用橡胶坝、滚水坝,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人为落差,增加生态岛,扩大生物栖息范围,最终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提升河水自净能力的效果。
此外,任泽区城管局专门设计了生态型护坡,结合“季节性河流”特征,在河道岸顶、坡面和水边种植适宜生长的植物,利用植物根、茎固岸,充分发挥生态和景观的双重功能。
改造之后的牛尾河水利风景区摇身一变,成为任泽区一张闪闪发光的“城市名片”,获评第九批河北省水利风景区,入选河北省首批幸福河湖。任泽区牛尾河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获评“2022—2023年度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净化水质
打出漂亮“生态牌”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在牛尾河畔,一度销声匿迹的白鹭、长腿鹬、白头翁等又飞回来了,还带回了鸊鷉、黑水鸡、赤麻鸭等“新朋友”。
“每到周末,我都会带孩子来这玩。这两年,河畔的飞鸟越来越多,还能看到一些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鸟类。”家住牛尾河任泽区段河畔的村民张贵发高兴地说。
牛尾河任泽区段综合治理过程中,该区坚持水岸同治原则,采取外源控制截污、地表初期雨水净化、内源清淤、增设增氧设备、种植沼泽植物等方法控制流入水的质量,充分改善水质。同时,清理河底淤泥、疏浚河道,彻底消除河流内源污染。
任泽区城管局副局长穆希绍说,改善后的牛尾河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水体,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栖息。
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长效治理和常态管护。近年来,任泽区实施“水务+城管”管理新模式,形成了以水务“河长制”为基,以城市管理“精细化”为准,政府统筹、水利主导、多部门参与的运行管理机制。
“一方面,发挥水务管理方面优势,充分发挥河道行洪安全、水体保护、水生态提升等方面作用,实现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发挥城市管理方面优势,全方位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任泽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战伟介绍,他们将继续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全力保障区域河湖治理成效,打好“生态牌”。
打造水景
构建城市生态“绿廊”
近年来,任泽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保障防汛安全基础上,把景观、生态、文化、绿化等因素融入生态水景建设中。实施扩水建湖,配植水生植物,建设活动广场、观景桥、休闲步道等,既满足市民亲水近水的需求,又塑造城市水系新风貌,形成一条“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城市生态绿廊。
牛尾河任泽区段穿城而过,在打造绿廊绿道方面有天然优势。该区利用两岸除河道外的剩余空间,打造了一条全长13公里的滨河景观道路,为游玩的居民提供散步、锻炼身体的舒适环境。
牛尾河水利风景区以生态景观为载体,建成9个功能多样的生态公园,将历史文化、地方特色与艺术符号融于其中,让观光者在休闲放松、锻炼健身的同时,更多领略独特的区域历史人文风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