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办完葬礼的“死者”竟还活着,真正的逝者家属:没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很崩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5 07:13:00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李杨

日前,广西南宁一医院弄错死者信息导致老人下葬后“死而复生”一事引发网友关注。有不少网友质疑,为何下葬前家属没有发现死者并非尹婆婆?尹婆婆侄女陈女士表示,因当地风俗关系,他们要快速接回逝者,接回后放置在木棺中,也没有瞻仰遗容的环节,所以直到下葬家人都没发现这一乌龙。

真正的逝者实际上是73岁的黎婆婆。2023年1月4日,黎婆婆的家人表示,因为没能给老人送终,连老人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现在家人都很崩溃。

办完葬礼的“死者”竟还活着,真正的逝者家属:没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很崩溃

北际医院(极目新闻记者李杨摄)

家属办完葬礼医院告知“患者还活着”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南宁市陈女士反映,她87岁的大伯母尹婆婆被养老院送到南宁市北际医院治疗,2022年12月28日凌晨,医院通知家属称尹婆婆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天凌晨,家属去医院接人,由于当时灯光昏暗,病床上死者的发型、长相与尹婆婆都很像,再加上手环信息一致,家人在慌乱中也没有怀疑,接走遗体后于2022年12月30日安葬。然而,葬礼结束后,尹婆婆的儿子却接到医院电话,称尹婆婆尚在人世。尹婆婆家属认为,医院应该就此错误向家属道歉。对此,南宁市北际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则回复称,死者和尹婆婆相差14岁,院方将死者信息弄错,并错误通知家属,确实是医院的疏忽,但尹婆婆的家属都来到医院,却没有发现死者并非尹婆婆,令人不可思议。其建议家属将诉求整理成文,医院再根据诉求做出回复,若协商不成可走法律程序。

事件发酵后引起热议,有网友质疑,为何尹婆婆家属在下葬前都没有发现死者并非自家人?

据红星新闻报道,陈女士称,当地风俗是老人在医院去世后要很快拉回家,遗体带回去后就放在木质封闭的棺材内,按照村里的风俗,办了3天丧事,在2022年12月30日一早将老人安葬。在整个过程中,由于遗体被放置在不透明的木棺中,加上也没有瞻仰遗容之类的活动,因此这一乌龙自始至终没有被家人发现。陈女士称,因为此次乌龙,全家在全村丢尽了脸,村里面的人也对他们族人弄了个外姓人回祖屋去做法事,然后拉去家族的坟山埋葬有许多质疑。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风俗。”2023年1月4日,陈女士告诉极目新闻,目前暂不接受任何采访,全权委托律师处理此事,“我们只是要个公道和说法。”

办完葬礼的“死者”竟还活着,真正的逝者家属:没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很崩溃

还在住院的尹婆婆(图片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逝者家属未见亲人最后一面很崩溃

据此前报道,真正逝者实为黎婆婆,其比尹婆婆要小14岁,被养老院几乎同时送到南宁市北际医院进行治疗。

“我们全家人都很崩溃。”2023年1月4日,黎婆婆的儿子孙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没能给老人送终,连老人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家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也不能正常工作,“我妹妹哭了两三天,现在哭得门都出不了。”

孙先生说,他们一家人都在柳州打工。2022年12月26日,养老院打电话告知黎婆婆不舒服。“因为我们都‘阳’了,发烧到39℃、40℃ ,没法马上赶过去,也害怕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了老人。”孙先生说,他便委托养老院送老人到南宁北际医院治疗。

2022年12月29日,孙先生见医院一直没有任何回话,便打电话给医院询问情况。“医院说老人在发烧,在打退烧针,喊老人也有反应的。”孙先生说,听说老人已发烧,他非常着急,买了12月30日早上的动车票赶回南宁。

孙先生回忆,30日在医院,医生带他去看母亲,他一眼就认出那人不是自己的母亲,“年龄不对,长相也不对。”孙先生称,当时医生让他反复确认了四五遍,他都说不是,“我告诉医院,不用确认,这肯定不是我母亲。”

孙先生说,这个事情太离奇了,如果按照对方所说,母亲已下葬,外族人把自己家族的人下葬了,他也不知道如何向族人交代,“移坟则非常麻烦,牵扯到风俗、家族等许多问题。按照正常程序走,头七还没过,现在也不能移坟。”

孙先生称,直到目前,医院还没有给他答复和处理意见,“希望医院能给我们一个交代。”

2023年1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南宁市北际医院,该医院正常营业。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不再就此事发表回应。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离谱!老人去世闹出乌龙
...又称老人因抢救无效去世。尹婆婆家属赶到医院后,看见逝者戴的手环上写着自家老人的身份信息。随后,院方出具了《居民死亡殡葬证》,家属核对了身份信息,就把逝者带回家,并准备丧事。2
2023-01-05 06:37:00
“遗物四不烧,子孙代代富”,老人去世后,哪4样东西不能烧?
...可是极其浪费的一种行为。在日记中往往还可能藏有一些逝者的“秘密”。要知道,有些父母就是不会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感情,这可能也是东亚地区大部分父母的通病。以至于很多“孩子”都已经长
2024-05-24 21:11:00
四川泸州殡葬师夫妻:做好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共同进步,虽然这份工作比较特别,但能以过硬的技术让逝者在最后一程置身美好的环境中,给逝者体面、让生者宽慰,我觉得这份工作挺有意义。”清明将至,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殡仪服务中
2024-04-02 19:28:00
古时候妃子下葬时,为何都要把肛门堵上?要不咋说还是老祖宗聪明
...了好奇心。其中,最令人惊讶的习俗之一就是,皇宫中的逝者,特别是妃子,在下葬时要在肛门处塞入一种特殊物品——玉石。这个看似残忍的习俗,在当时却有着深远的意义。——【·肛门为何要
2024-08-20 14:17:00
河南专职哭灵人,一年哭70场磕头上万次,已买车买房,组建公司
...,脸上的妆也是白得吓人。只见她嗷嗷大哭,嘴里念叨着逝者的生平,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现场的人看到了,被她的情绪感染,眼泪止不住地流。你也许会感叹一句,这家的亲属对逝者的感情可真
2023-05-29 13:45:00
“生命规划师”送别上千人 他说:我们终将告别,但爱会留下
...明节不仅仅是一个祭奠日,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生者与逝者,牵起一份份割不断的思念。“我没有妈妈了......”2008年,汶川地震改变了刘晓的人生轨迹。彼时,他正值高考,目睹灾
2025-04-04 11:00:00
维多利亚时期的悼念文化:和亡者合影,用头发做珠宝,收集伤心泪
...罩每个人的一层纱雾,挥之不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怀念逝者逐渐变得普遍,比如象征死亡的首饰、图案开始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至17世纪下半叶,这种悼念行为被应用到了珠宝中,比如将逝
2025-02-28 22:51:00
刘家昌头七,2个儿子互撕,小儿子晒身份证否认拒绝参加葬礼
...,希望兄弟之间放下一切,先送别父亲,死者为大,尊重逝者!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4-12-09 09:55:00
火葬场员工揭露:有一种尸体谁也不敢火化,就算家属要求也不行
...进行这种讲究?中国的丧葬礼仪一直都被人们所重视,在逝者进行火化后,最后便会入土为安。在殡仪馆中,工作人员要先核实死者身份,以及死亡证明,这样才敢操作下一步,有时候烧毁的不仅是
2024-08-06 12: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日启动,优惠多多!遵义电商消费季再添新彩
多彩贵州网讯正值遵义市2025年“双11”电商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2025遵义电商消费季云上促销专场于今日在京东商城正式启动
2025-11-09 20:19:00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的时代,我经常被问到摄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11-09 21:50:00
西安建大助力中俄建筑文化交流 “现代乡土建筑作品展”亮相莫斯科
11月3日至7日,在第33届Zodchestvo国际建筑节上,由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
2025-11-09 17:07:00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