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帮办·说法 | 老人直言接送孙女上学要“鬼探头”,检察建议助力打通平安上学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03 13: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去年,媒体多次报道静安区临汾路1513弄与1515弄小区间一条城市内部道路因管辖主体不明导致市民违规停车现象严重、道路堵塞问题。一位送孙女上学的张阿姨对媒体直言:“这条路太危险了,每天送孙女上学都要‘鬼探头’,像冒险。”媒体报道后,街道答应解决,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对此,静安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制发检察建议并不断跟进整改。近日,这条位于某学校门口的小路终于焕发了崭新的面貌,上下学时间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和鲜明的道路指示标志承载了孩子们的平安上学路。

帮办·说法 | 老人直言接送孙女上学要“鬼探头”,检察建议助力打通平安上学路

▲配图

学生上学需要“鬼探头”

2022年9月,看到静安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媒体对上述路段的报道后,身为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倪靖与该校取得联系,了解到这条路从2020年开始就存在严重拥堵的情况。

承办检察官闫巍来到实地进行现场勘察,发现在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段,道路两边随意停放车辆,电瓶车往来频繁,只有中间狭窄的道路供行人通行。学生要从路边停放的车辆中间向外探头,找准空档才能进入学校,也就是俗称的“鬼探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该校负责人说道:

接送孩子的车辆开进来就堵住,都停在学校门口不走,我们老师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一般学生3点放学,老师等到6点才开车离校。”

而且学校门口的减速带已经老化,周边也未按规定设置“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交通警示标志。

面对这种情况,承办检察官立即决定开始走访调研,从源头开展整治,解决问题。

对“三不管”道路制发检察建议

经过走访,检察官了解到,这条路为原小区的内部道路,没有路名、缺乏监管,是所谓的“三不管”道路,再加上这条路位于另两条路的交界处,很多车辆会选择从这里绕近道通行至另一条大路,造成车流量增加,加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学校门口的道路情况与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交通秩序的混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遭受侵害。未检办案团队随即向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并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制发检察建议,

一方面要联合多个相关部门,搭建统一监管平台,安排校园附近维护秩序的人员,做好停车管理方案,加强对“三不管”道路的依法监管;

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原有路面硬件设施的改造,更换老化的减速带,设置学校附近的道路警示标志,划分出停车标志、禁停标志,来缓解道路车流量大的压力。

帮办·说法 | 老人直言接送孙女上学要“鬼探头”,检察建议助力打通平安上学路

▲配图

道路变宽电瓶车也有地方停了

在发出检察建议后,未检办案团队始终与职能部门保持联络沟通,定期询问改造进展;同时,检察官也关注着校园门口的实际落实情况,并不定期与校方联系,询问效果。

两个月后,未检办案团队收到了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答复函。在回函中,职能部门表示已经与相关部门明确了通道改造方案,同时通过组织协商,落实了多家单位对该条道路的一体化管理制度。

未检办案团队收到了回函后不久,承办检察官再次来到学校门口,发现道路面貌已经焕然一新:门口画出了清晰的停车线、黄色禁停线,孩子们上下学的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前随意停放的车辆不再一窝蜂地堵在校门口了,全都有序停放在停车线内,狭窄的行人通道也因此变宽了,电瓶车也有地方停了。”

该校负责人欣喜地向检察官介绍了学校的改变。

目前,该路段管理秉持着共建共治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多方统一管理,交警、学校、家长共同维护上下学交通秩序,最大限度护卫孩子们平安上学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姚沁艺 姚安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4: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帮办·说法 | 孙女低头看手机,八旬老太过旋转门时摔伤,大厦要赔吗?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八旬老人在和孙女离开普陀区某大厦时,在旋转门出口附近摔倒,造成骨盆多发骨折,被评定为九级伤残。事发后,老人将大厦的管理方——某悦酒店管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
2023-01-19 10:27:00
帮办·说法 | 故意推倒摩托车的老人已离世,车主能向家属索赔吗?
...涉事老人已经于今年1月24日去世。日前,新闻晨报·周到帮办记者对话陈先生,他表示,依然会坚持追究相关处理人员的责任并追究老人继承人的民事赔偿。那么,损坏摩托车的老人去世了,车
2023-01-31 14:25:00
帮办·说法 | 76岁老伯出门散步走失,民警查阅7小时视频终在公交车上发现老人踪影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每天出门散步半小时就回家的老人,这天出去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把等在家里的老伴急得够呛,无奈之下只得求助民警,历经7个小时,终于在一趟公交车上发现了老人的踪影
2023-01-10 12:18:00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醉酒后的周某某驾车操作失控,一脚油门撞开了工地的大铁门,车辆冲进工地里面。他原本只想靠边停车,没想到酒后失控,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近日,嘉定区检察院依法以危
2023-01-29 20:18:00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我发烧发得好像在咳血,我一个人住……”近日,73岁的独居老人彭阿姨向金山公安分局象州路派出所求助,所幸在民警及时赶到后,火速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12月24日
2023-01-09 18:17:00
帮办·说法 | 7旬阿尔兹海默老人误闯北横通道,幸得民警出手相助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新年第一天,一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七旬老翁,散步时误入北横通道,隧道内一时险象环生,所幸过路群众及时发现并报警,警方接到报警后,果断处置,老翁最终被安全护送回
2023-01-04 12:24:00
帮办·说法 | 95岁阿尔兹海默老人散步迷路,民警从朋友圈找到寻亲线索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近日,在金山廊下镇一九十多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阿婆不慎走失,所幸群众及时发现,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老人安全返回住所。12月30日17时25分许,金山公安分局新
2023-01-06 12:18:00
江苏扬中:“e”救助后老人有钱看病了
...者管莹通讯员蒋春富张晋毓)“这笔钱真是及时雨,不仅孙女上了学,我和老伴儿也可以去医院看看病了!”近日,家住辽宁省瓦房店市的赵某给江苏省扬中市检察院检察官李成星打电话表达谢意。
2023-11-03 07:08:00
帮办·说法 | 老人出门必经之路因施工而绕行摔伤,施工方要负责吗?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因为家门口出行的小道正在施工,施工队又没有清理出合适的备用道路,青浦一位高龄老人为了出家门走了一条平时不用、堆满杂物的坎坷小道,结果摔成骨折,只能卧床,并在几
2023-01-30 18: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