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只要有人愿意听、喜欢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三尺台折扇醒木做道具,她一人说尽半生事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7-27 06:55:00 来源:杭州网

醒木一敲,敲出了万千风云变幻;三尺说书台上,演绎了无数历史篇章与民间传说。在杭州,评话已流传了800多年,评话艺人用杭州方言评说历史、讲述故事,从宋元到今朝,各类经典作品在岁月中始终传唱不息。作为杭州仅剩的几个说书点之一的大关街道百姓书场,常有几位说书先生在此说书,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便是杭州评话女表演艺术家朱建萍。

饱满的声音、顾盼自若的气度,富有激情的表演,让人很难相信她已步入花甲之年,在同龄人早已开始颐养天年的时候,她的生活依然是天天说书,奔赴在各大书场,不仅成为了一位深受老杭州人喜爱的评话大师,在杭州传统戏曲界也具有响当当的名声。

十七偶然结缘杭州评话 听谆谆教诲永难忘师恩

提起与杭州评话结缘的那段往事,四十多年过去了,朱建萍仍然记忆犹新。朱建萍的母亲是一位越剧迷,受母亲的熏陶,久而久之她也爱上了越剧,而正因为越剧,开启了朱建萍的评话艺术生涯的一扇大门。

或许是阴差阳错,又或许是命中注定。1981年,杭州曲艺协会开办杭州评话培训班,朱建萍有两个女玩伴,就想前去报名,拉上了对评话一无所知的朱建萍,彼时,刚满十七岁的朱建萍怎么也不会想到,考试时因偶然提及自己的越剧爱好,并唱了一段越剧桥段,天赋属性的好嗓子让独具慧眼的招考老师李宝渊先生,一眼就看中了陪朋友一起来的朱建萍。

然而当时的朱建萍却不欢喜杭州评话,在老先生的循循善诱下,终于她松口决定尝试参与杭州评话培训班的学习,就这样,朱建萍投入李宝渊先生门下,跻身于“王派”第五代弟子之列。

刚开始学习的朱建萍兴致却并不高昂,因要参与务农,同时又不很喜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了她学习的常态,李老先生知道其中缘由后,不但没责怪她,甚至苦口婆心地耐心教导她,视朱建萍如同己出,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她逐渐端正态度,加紧学艺。

“当时老先生知道我家境一般,就允许我下半日去听书,晚上在他家吃饭,吃饭前他哺书(指口传)给我,吃饭没收过一分钱,学费也不用交,可以这样说,没有我的老先生,也就没有今天的朱建萍。”时至今日,朱建萍仍十分感念李宝渊先生的辛勤栽培。

苦练后初登台展露风采

声名鹊起坚持每天演出

在学校里,朱建萍是背诵课文的好手,强大的记忆力对她学书大有裨益,在潜心学习九个月后,朱建萍有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

“面对书台之下,一二百双眼睛仰视着我,心跳如同擂鼓般急促,迟迟说不出话来,那凝滞的三分钟如坐针毡,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了。”朱建萍表示。

之后在书客的鼓励下,终于开了口,虽然朱建萍的说表功夫还不纯熟,说得却十分流利,一个“疙瘩”都没打,还能像模像样地起脚色(指塑造形象),表演结束赢得了阵阵喝彩。

第一次的登台给了朱建萍极大的鼓励,让她体会到了做评话演员的自豪感,同时也获得李宝渊先生的肯定,他为朱建萍取了一个音同字不同、颇具阳刚之气的艺名——朱剑萍。

朱建萍也没有辜负老先生的期望,勤学苦练加上有天赋,学习了两三年后很快就摸到了其中的门道,“有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很会说书”的消息在杭州评话书客间不胫而走,她霎时声名鹊起,慕名来听朱建萍说书的书客数量也渐趋增多。

多年间,朱建萍跑遍了杭州城各个大小茶店书场,自1984年正式进入杭州曲艺团后,一年365天,坚持每天扎根书场传承演出,即便是碰上声带小结刚做完手术的日子,也只匆匆休养半个月,便又投身于演出。

之后,又多次拜师求学,日臻完善评话技艺,积累多年的评话功夫让朱建萍慢慢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评话名家。

致力于传承创新杭州评话

保留市井中的江南味韵

在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杭州评话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广受男女老少的喜爱,而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评话似乎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与城市的快节奏格格不入。

为了传承与发展杭州评话艺术,让杭州评话与时代相结合,朱建萍萌生创造了“超”短篇杭州评话的想法,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让从未听过杭州评话的人既能提纲挈领,进入情境,也能快速把握突出人物,了解故事。

不仅如此,朱建萍还创立了“评话杭州”抖音号,借助新媒体弘扬杭州评话,结合传统书目,到杭城各个地方搜罗民间故事,提取为素材,创新发布了《卖鱼桥》《葱包桧儿》《张大仙传说》等评话短视频,吸引全国网友的关注。

2013年,她被评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为延续技艺,朱建萍积极走进校园,进行无偿教学,她说看着孩子们热爱杭州评话的样子,就觉得传统曲艺有了更多的可能。

“我希望杭州评话能被看见、被听见,即便是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如果能为更多人带来快乐,延续和呈现杭州评话的精彩,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要有人愿意听、喜欢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朱建萍如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把折扇的传承:项正伯与评话新生
...的长篇评话《七侠五义》深受听众欢迎。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两册手写的《七侠五义》18回书,一本《邢晏春苏州话语音字典》,这是在拜师仪式上项正伯给徐小伯的“宝贝”。其中,折扇是金
2024-07-11 10:24:00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折扇?
折扇在古代的中国,似乎是才子佳人和文人墨客的标配。一把扇子,被他们攥在手中,摇摇晃晃,或徜徉于江南水乡岸边,或漫步于竹林松涛小道,羽扇纶巾,品千年兴衰沉浮,话时下家国大事,尽显文
2023-08-13 16:20:00
一本正经教“搞笑”?天津大学这门神仙课,e人有优势……
...这门宝藏课终于藏不住了讲桌变成相声场面桌桌上快板、醒木、扇子、手绢道具一应俱全课堂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是天津大学《相声艺术赏析》课堂开设这门课的是天津大学工会的张建斌老师这是
2024-04-25 14:40:00
以评话伬艺再现民生温情 福州曲艺《滴水人家》入选全国展演
...、吟诵、诉牌,伬艺中的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演员一人多角,时而是说书先生,时而是书中人,跳进跳出,挥洒自如,区别于戏曲戏剧的一人一角表演。此外,《滴水人家》作为大中型作品入
2024-08-08 10:27: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长艺书苑25年服务听客又闻评弹醒木响本报讯(记者 诸葛漪)6月10日下午,“吴侬轻语”非遗日评弹经典会书暨长艺书苑开箱活动,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三楼拉开帷幕。嘉宾
2023-06-12 05:54:00
山东青岛:刘兰芳添小徒孙 醒木传情寄厚望
...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山东青岛向徒孙赠送醒木。王宇轩 摄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其弟子收徒仪式上讲话。王宇轩 摄5月26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
2024-05-27 10:34:00
传承非遗 花样“带娃”
...报体验非遗。本报讯 (通讯员 束朝俊 记者 史盼盼) “一人巷,二郎庙,三义阁,四望亭,五亭桥,绿扬村,七里甸,八里铺,九如分座,十牌楼……”日前,在经开区文汇街道金林社区党
2023-07-11 07:48:00
...收获了一票粉丝。舞台上,相声演员身着长袍马褂,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舞台下笑声不断、掌声不绝……“‘双节’假期接近尾声,听一段相声欢笑一下,收收心
2023-10-06 10:22:00
“跳高王子”朱建华:奥运会夺铜牌被谩骂,退役后人生现状怎么样
曾经被评为我国“跳高第一人”的朱建华曾经一年内三次破世界纪录,成为了当时万人瞩目的体育明星。但因在运动会中失误而“跌下神坛”,有人写信骂他,甚至有人将他家的玻璃打破,说他是个骗子
2023-05-03 13:1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亮相巴黎时装周,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闪耀国际T台!
鲁网10月17日讯2026春夏纽约与巴黎时装周相继落幕,一个闪耀的东方面孔多次出现在各大时尚品牌秀场,她就是第十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2025级新生赵孜琪
2025-10-18 10:19:00
电影《小山河》:一封写给故乡的“味觉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0月16日,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小山河》专场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
2025-10-18 19:16:00
梨园戏《红眠床》受邀参加2026香港艺术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香港艺术节近日公布2026年演出剧目,其中,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梨园戏《红眠床》将于2026年3月21至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
2025-10-19 00:17:00
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8日12时,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53300000次见证,53300000份铭记
2025-10-18 21:28:00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