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6 08:48:00 来源:华龙网

核心提示

■30余个家庭,65载坚守,有人被炸瞎了眼,有人失去了生命,只为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一度,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7.58%;如今,两岸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5%以上,形成总长近150公里的绿色长廊

■新中国通过植树以求改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最早实践,从这里发端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云阳的长江防护林。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毅 摄

6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云阳发出“绿化长江”的号召。自此,长江上游这片绿开始孕育、生长、繁茂。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长江林场为核心,云阳全县完成营造林167.55万亩。这万亩林海,和三峡库区的茂密森林一起,扼守住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脉长江。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议长江。细细叮嘱,念兹在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深入人心。

半个多世纪,领袖的殷殷嘱托一脉相承,人民的奋斗不曾停歇。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日前,记者走进长江林场,探寻这片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的造绿“密码”。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上)曾经的长江云阳段,难见树木。云阳县档案馆供图(下)如今的长江云阳段,一江碧水,青山苍翠。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毅 摄

成立林场

向“最难啃的硬骨头”宣战

83岁的胡贵章,喜欢到家门口的滨江公园绿道散步。与绿道隔江相望的便是让他牵肠挂肚几十年的长江林场。

“下来多少雨,就流走多少水。”胡贵章记得,小时候长江两岸的山被称作“石头山”。每逢下雨,雨水裹挟着泥沙涌进长江,山上徒留下一片片裸岩。

云阳县志记载:解放初期,云阳森林覆盖率一度骤降至7.58%。

在云阳县档案馆,黑白照片清晰地向记者呈现了当年的境况:长江两岸,如巨斧劈开的巍峨大山上,很难见到树木。此起彼伏间,全是交错叠压的巨石和碎块。

水土流失严重时,强侵蚀面积达云阳全县总面积的81.3%。年泥沙流失量达1086万吨以上,相当于沃土3万亩。

来自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南江地质队等多个单位的地质学家发出警告:由于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整个云阳城处于正在形成的大滑坡体上——云阳县城需考虑整体搬迁。

缺少绿荫庇护的大江,在1958年命运逆转。

“山上怎么没看到几棵树!”1958年春,毛泽东同志视察长江三峡时经过云阳县,看见长江两岸全是荒山秃岭,便对陪同的四川省、重庆市的同志说,“你们应发动群众,多栽树绿化长江呀!”

1958年5月起,响应毛泽东“绿化长江”的号召,云阳县先后组建四十八槽林场、歧耀山林场,调集3万余劳动力上山,掀起轰轰烈烈的群众性造林运动。

同时,又从四十八槽林场、歧耀山林场抽调以党员为主的精壮青年30余人为骨干,带领群众,向长江干流的“石头山”宣战——长江林场甫一成立,瞄准的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新中国通过植树以求改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最早实践,从云阳发端。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江两岸岩石裸露。云阳县档案馆供图(下)如今的长江两岸,已被茂密的森林覆盖。云阳县林业局供图

“傻乎乎”的林场人

为修骡马路有人被炸瞎了眼

虽已退休多年,胡贵章仍保存着当年种树用的鹰嘴锄、镰刀等工具。忆及种树过往,这位老人直摇头:“当时的长江两岸,光秃秃的,连个借力的地方都没有。江边上风大,人必须紧贴着山壁,稍有不慎就可能滚下山,被滔滔江水卷走。”

要想让树扎下根,按规定需挖出一尺五深二尺宽的坑。坑虽不大,可薄薄的土层下全是石头。“一锄头下去,火星四溅,手臂震得发麻,手掌上布满血泡。”林场老职工杨兴全伸出手,满是老茧。

凿出坑来,土不够。林场人把冲下山坡的土从沉沙凼中挑回,或是就近搬运积攒的土来填。坡陡,光靠人效率低,要骡子帮帮忙。但这骡子怎么上山?林场人自己修了一条绵延十公里的骡马路,方便骡子上山。这崎岖不已的骡马路经过岁月洗礼,如今还能寻着点痕迹。

即便有了骡马路,也不那么顺利。夏天,明晃晃的太阳就在头顶,骡子扑扑腾腾爬几步,就累得呼哧带喘。

骡子累了,那些土就靠林场人来背,林场人因此也有了外号:“骡子”。“傻乎乎”的林场人,嚼土豆、饮山泉、住牛棚、睡山洞,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徐培恒也是“傻乎乎”的林场人之一。为修这条骡马路,他被炸瞎了一只眼。今年2月,82岁的徐培恒离开人世。这几十年来,他只能用一只眼看周围的世界。这几十年来,不断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都说:“这算什么,一辈子不走几回险路那不算英雄!”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坡地改梯地。云阳县档案馆供图

从育苗做起

20年造林30余万亩

林场起初栽种的幼苗大多来自外地,林场人年年栽年年荒,年年栽树不见树。

“陡坡贫瘠蓄不住水,加上云阳伏旱天气多,一般的树苗哪能活得下来?”林场老技术员刘以均回忆,近半世纪的气象数据显示,云阳极端最高气温在41℃以上,伏旱频率达63%,大旱频率达22%。

不服输的林场人,决定从育苗做起。“选择耐旱的树种如柏树、松树等,就近育苗。”刘以均说,他们还摸索出了一种“带状整地”新形式——把山坡整成梯田状,这样既能蓄水,又能保土。

1967年春,林场人自己培育移栽的柏树苗,在长江新津口山坡上吐出了新叶。“石头山能种树,树活了!”林场老职工傅祖福眼中泛起泪花。

就这样,柏树种植在云阳长江两岸大面积铺开。

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云阳党政领导把办公点搬到了山上,青年人把窝棚搭在了山上。多种树,让长江两岸绿起来,成为云阳第一代造林人共同的目标。

20年,以柏树、松树为主,累计在长江两岸造林30余万亩——这是长江林场交出的答卷。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护林员查看树木长势情况。云阳县林业局供图

破世界难题

十余年虫害终根治

接班成为二代护林员之前,李良俊不理解,沉默寡言的父亲为何总待在山里不回家?直到他亲历林场“战虫”一役,才慢慢理解了父亲。“如果我们这代人不种、不管,下一代人总是要还的。”

20世纪80年代,长江林场管辖的已成林常绿柏树达7.3万亩。由于树种单一,从1985年起,林区连年遭受柏木叶蜂的侵害。当时,柏木叶蜂灾害已在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发生,其治理属世界级难题。

“每年5月上旬,幼虫爬上柏树,暴食7至10天后,又钻入土中。一年里,留给人们应对的时间往往只有两周。”云阳县林业局二级调研员彭明说。

最初,由于经费有限,与天斗、与虫斗,林场人只有刨土捉虫、灯光诱虫和人工喷药几种手段。“林场使用的都是有机磷剧毒农药,塑料喷壶靠着背,时间长了,闷脱一层皮。”李良俊说。

在陡坡密林里,单是行走已很艰难,林场人却要每天背50多斤药水,一早出发,半天打两个来回。受江风影响,打药难以均匀。稍不注意,不仅会遗漏虫源地,还会带来致命危险。李良俊清晰地记得,工友龙德明就是在打药时中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年年治虫,年年有灾。到1998年,云阳长江两岸虫害面积达6.46万亩。从江面上看,枯叶悬枝“一片红”。彭明回忆,当年,为治虫,在年初预算的财政治虫经费外,全县还开展了募捐,县“四大家”干部带头捐出四五月份工资。

治标,更要治本。长江林场人在林区“抽针补阔”,种上刺槐、刺桐、女贞等其他阔叶树种,以增强森林自身免疫能力。

直到2012年,这片困扰长江最大防护林数十年的虫害危机,才正式宣告攻克。

“决不能让长江防护林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李良俊们对于父辈的选择,有了更深的理解。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 护林员巡护林区。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毅 摄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通过智慧林业信息平台,护林员可实时监看山林情况。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毅 摄

从嘱托到嘱托

只此青绿映初心

走进马掌沟管护站旧址,目之所及,木房梁早已腐烂,土坯墙大多坍塌,老石磨爬满青苔,唯有场坝外几棵需两人合抱的樟树枝繁叶茂,写满岁月的年轮。

“这是云阳至今仅存的还能依稀分辨出模样的老管护站了。”云阳县林业局副局长李强军说,当年的管护站多建在山顶,如今早已完成使命。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2021年建成投用的长江林场三坝管护站。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毅 摄

2021年,云阳一批现代化林场管护站建成投用。二代护林员刘铱所在的长江林场三坝管护站就是其中之一。

三坝管护站位于长江边,从县城出发,驱车20多分钟便到。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里,值班室、会议室、宿舍、厨房、装备间等一应俱全,还连通了智慧林业信息平台。

与刚从父亲刘以均手里接班时不同,如今,通过智慧林业信息平台,刘铱足不出户可查看各个山头,发现险情,并及时预警。

这得益于2015年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明确了国有林场的性质,理顺了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这项改革,涉及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长江林场正是其中之一。李良俊和刘铱这些“林二代”们,再也不用像父辈一般餐风饮露。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为长江生态保护定向定调、立下规矩。

牢记殷殷嘱托,云阳以长江林场为核心,对“一江四河”(长江和澎溪河、汤溪河、长滩河、磨刀溪)的长江防护林进行查漏补缺、扩林增绿。2017年,云阳正式宣告消灭石质荒山。

牢记殷殷嘱托 创造绿色奇迹 30余个家庭65载守护长江最大人工防护林

△云阳在“一江四河”沿岸种植生态景观林、生态经济林、生态防护林。云阳县林业局供图

拥抱绿水青山,云阳人已经尝到了甜头——

2021年,全县林业增加值达30.06亿元,同比增长17.2%。全县实施森林生态效益直补面积253.45万亩,补助资金3187.5万元,覆盖20.3万户。

2022年底,云阳县与渝北区签订“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渝北区将向云阳县支付1.25亿元购买5万亩森林面积指标。

重庆市林业局的评估显示,长江林场林区每年可涵养水源1520万立方米,可阻止74.5万吨泥沙注入库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营,延长了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阳全县完成营造林167.55万亩。在这百万亩林海,和三峡库区的茂密森林一起守护下,截至2022年,重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4%,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美丽重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牢记殷殷嘱托,巴渝儿女用双手创造的更大绿色奇迹,还在路上。

重报集团全媒体

记者:康延芳 黄宇 邱小雅

审核:张红梅 张一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2: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会资本投入800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江滩防护林营造等,完成营造林总面积14.4万亩。项目建设范围为长江干流团风至蕲春段及长江一级支流浠水巴水的中下游,涉及黄州、
2023-03-08 08:48:00
3046公里“绿围脖”彰显中国生态治理奇迹(凭栏天下)
...界性难题。为解决生态顽疾,1978年,中国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过去40多年,中国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久久为功为沙漠“锁边”,啃“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沙海中
2025-02-25 05:01:00
内蒙古大兴安岭加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制标工程项目,标志着内蒙古大兴安岭积极投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属“三北”工程建设基础类项目,将为区域“三北”工程实施提供详实基础数据和建设方案参考。内
2024-04-16 23:01:00
海北:40年,在高寒旱沙区谱写绿色奇迹
...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有序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林业科技推广、公益林治沙造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
2023-12-26 09:19:00
...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
2025-02-22 05:46:00
万州 擦亮“水碧鱼欢鸟翩跹”的生态底色
...施全域治理,先后完成10余个长江植被恢复项目、3期长江防护林工程,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质量提升等国土绿化任务117万余亩,目前万州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
2024-04-22 05:40:00
在“死亡之海”寻找“绿色”奇迹 让沙漠“绿电”点亮万家灯火
...面替代柴油机发电抽水灌溉,对公路沿线3100多公顷生态防护林发电灌溉。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沿线水井房进行光伏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先后设计三种功率的光伏发电设备,还
2024-06-11 11:48:00
奋笔书写绿色发展鄂州答卷
...以此为契机,全市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精准灭荒、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等林业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7.1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21%,城
2023-09-25 10:28:00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看治理成果,令人瞩目、彰显不凡。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重
2023-06-09 08: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长假,太原大街小巷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9月30日晚间、10月1日中午时分,记者在胜利街东延、迎泽大街沿线看到,道路两边整整齐齐地悬挂着国旗
2025-10-02 06:45:00
秋来游园风景异|念兹在兹睹盛景
五一广场“欢度国庆”主题花坛。牛利敏 摄10月1日清晨,夜色尚未褪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在五一广场,大家翘首以待,只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
2025-10-02 07:15:00
央媒看太原10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假期看非遗 老陈醋博物馆感受传统技艺》为题,报道了进入假期,太原市清徐县的4A级景区宝源老醋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2025-10-02 07:16: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国庆大花篮祝福祖国 群众齐赞新时代》为题,报道两个写有“祝福祖国”“欢度国庆”的巨型花篮在太原市五一广场亮相
2025-10-02 07:16:00
郑州方特回应“重力风暴”项目暂停:游客全部平安落地 无人员受伤
华商网讯 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官方微博10月1日发布情况说明: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10-02 07:53:00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河北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我省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河北日报讯 金秋送爽,红旗飘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日子里
2025-10-02 08:02:00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协同新脉动|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抓创新 聚人气 促疏解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近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河北日报见习记者李 畅摄牢牢牵住“牛鼻子”
2025-10-02 08:03:00
贵州省2025年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视导活动走进铜仁
多彩贵州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水平,推动完善乡镇村学前教育一体化教研指导网络,9月22日至26日
2025-10-01 14:19:00
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在贵阳举办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从贵州省商务厅获悉,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25-10-01 14:19:00
“满减+折扣”组合优惠 贵州商超消费购物指南→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国庆期间,贵州省商务厅组织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及连锁便利店,共同开启金秋惠民促销
2025-10-01 14:1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彭绅摄制 孙上修
2025-10-01 14:34:00
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贵阳街头巷尾,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将整座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2025-10-01 14:50:00
中国网10月1日讯(记者 刘佳)当中老铁路打破老挝“陆锁国”的发展屏障,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用绿色能源照亮当地民众的“幸福路”
2025-10-01 14:59:00
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
大皖新闻讯近日,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这对于提升淮南市乃至皖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区域物流格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025-10-01 15:12:00
读懂济南|“双节”假期,泉城文旅集中“上新”的背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国庆中秋假期,济南一批新文旅开门纳客。在这些新文旅项目中,既有老建筑老街,也有特色文化街区。恰逢假期
2025-10-0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