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贵州省剑河县磻溪、柳川等5个乡镇的村民都看到过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位走乡串寨的民警,身上的警服洗得泛白,手上拎着一刀猪肉,两三块豆腐……还会买上一两包烟,尽管他自己不抽。
这位民警就是彭龙志,一位在乡镇派出所呆了28年的乡村警察。
只要下乡必须要在村民家吃饭,彭龙志都会这样,没有一次例外。
然而,5月27日中午,彭龙志因突发脑溢血牺牲在派出所的备勤室里,年仅52岁。
守底线 守出一个“老怪”的绰号
就在彭龙志牺牲的当天上午,剑河县公安局党委经过讨论,将全局唯一一个三等功的推荐名额给了他。
然而,当要求彭龙志写基础材料时,彭龙志说了一句“我在工作,让给年轻的同志。”便挂断电话。无论负责这项工作的民警怎么劝,彭龙志就是两个字——不写。
没有办法,民警只得将情况向分管的副政委龙家玉汇报,当天下午3时,龙家玉打电话给彭龙志,他不会想到,这个电话号码再也不会有人接听。
当得知彭龙志牺牲的消息的那一瞬间,龙家玉说,原本还准备把彭龙志狠狠批评一顿的他已经无法用任何一个词表达当时的心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老怪’还活着。”
龙家玉口中的“老怪”就是彭龙志,“老怪”是他的绰号。
在整个剑河县公安局,没人会称呼彭龙志的大名,只会叫他老怪、怪哥、怪叔。
28年中,彭龙志在剑河县太拥、南明、南寨、磻溪、柳川5个乡镇派出所工作过,当地村民都这样称呼他。
只是在2015年,彭龙志在磻溪镇派出所任副所长、主持工作时,他又多了一个称呼——“怪所”!
为什么会得“老怪”这个绰号,答案其实很简单——不苟言笑、不近人情,该办的事,不用老百姓多说一句话。不该办的,给多少钱,跑多少趟都没用。
任何工作交到彭龙志手上,只会听到一个字——行
至今,柳川镇派出所所长董永成都无法接受彭龙志离开的这个事实。
彭龙志牺牲前14天,他被抽调,前往云南楚雄抓捕一名涉嫌帮信犯罪的嫌疑人。
5月15日晚,董永成竟在派出所遇到了的彭龙志。这天是星期五,从楚雄赶回来的彭龙志连家都没回,他的理由——第二天要值班。
“这种事发生在怪哥身上并不奇怪,只要第二天值班,头天都要来到派出所,他说这样不会耽误事。” 董永成说,牺牲前两天,彭龙志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牺牲当天,彭龙志一早到柳利社区、八一村和集镇商户开展走访,随后又到柳川小学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任何工作交到彭龙志手上,你只会听到一个字——行。” 剑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贺敬说,28年中,彭龙志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从没向组织提过一次要求。哪怕那次因工作需求,把他从磻溪镇派出所调到柳川镇派出所,从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成了一名社区民警,他都没有一句怨言,还是那个字——行。
“整个剑河县公安局,论派出所基础工作业务水平,如果彭龙志排第二,就没有人敢排第一。很多派出所所长、教导员上任前,都要向他请教。”剑河县公安局政委龙开宇说,彭龙志在磻溪镇派出所主持工作时,一次一项基础采集工作任务,磻溪镇派出所比第二个完成的派出所整整提前了半年。
彭龙志的调解原则——不吃当事人的饭,不沾当事人的边
2020年3月,剑河县柳川镇境内剑黎高速公路三标段施工,然而工程一直停滞不前。
为啥?因为涉及到柳川镇懂敖村200余户村民祖坟搬迁。
尽管施工方多次组织村民召开调解会,但进展缓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21年5月,彭龙志从磻溪镇派出所调到柳川镇派出所。
3个月后,工程顺利施工。最难的一户“钉子户”也被彭龙志做通了工作。
“其实,彭龙志在这起调解中并没有什么绝招。但他会非常仔细地了解每户村民的情况,会非常耐心地倾听村民的诉求,然后完完整整记录下来,和每位村民说话都轻言细语。”柳川镇派出所教导员龙家斌说,但调解剑黎高速公路三标段另一起纠纷时,彭龙志态度却十分强硬。
原来这一次,是施工方将巫泥村村民的机耕道损坏,影响村民正常生产。
虽然施工方答应修复,却一拖再拖。于是,村民愤怒了,阻挠施工。
彭龙志知道后,一屁股坐在施工方的办公室,表示必须限时解决,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当天,施工方便支付了两万元钱用于维修道路。
2014年,磻溪镇高下柳村两户村民因为77亩的山林发生纠纷。一方是60多岁的杨姓村民,一方是村小组小组长。
杨姓村民不仅有听力障碍,而且说话还结结巴巴。小组长则能说会道,身旁还有几名证人。
4个小时过后,和彭龙志一起去调解的是当时林业站的负责人顾业科认为事实已经基本清楚,77亩林地属于小组长。
但彭龙志却坚持证据不够充分,必须继续调查。最终,在走访了老支书和老村干后,得到一条线索,这个村民组有一本分配山林的记录本,几十年一直在小组长手上。然而,仔细查阅记录本,恰恰没有这77亩的山林的记录。
其实是小组长动了手脚,他把这一页撕掉了,尽管处理得十分干净,但逃不过彭龙志的眼睛。
当杨姓村民拿回属于自己的31亩林地时,结结巴巴的表达一句都听不清楚,只能看见眼中的热泪一颗一颗往下掉。
顾业科说,和彭龙志一起调解了50余起纠纷,尽管调解的方式各种各样,但彭龙志定下的原则没有一次会改变,那就是——不吃当事人的饭,不沾当事人的边。
“怪所”果然“怪”
杨秀金在磻溪镇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价格便宜,村民赶场时,都爱去她的店里。
村民聚在一起,提得最多的一个人就是彭龙志——“算起来我还是他的长辈,骑摩托车没戴头盔,就被他罚了五十块。”“别说你了,镇长的一个亲戚要上户口,结果不够条件,他愣是没办。”“他的亲弟弟彭建松是一名退伍军人,想去派出所干辅警,也被拒绝。”
村民七嘴八舌,但说的全是事实。
有一件事让杨秀金记忆犹新——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来店里理发,说要去见“怪所”。
农村妇女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一条腌肉、两瓶自家酿的米酒、4块糍粑。
这名农村妇女是去感谢彭龙志的。因为她户口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3岁,这就影响她领取养老保险。农村妇女说,为了核实情况。“怪所”一个月的时间,就去了她们村5趟。
“他不会收的。”农村妇女临走时,杨秀金这样劝。没到半个小时,农村妇女回来了,嘴上骂骂咧咧“怪,果然怪。”的确,篮子里的东西一样没少。
龙安耀是彭龙志带的大徒弟,和彭龙志在磻溪镇派出所呆了5年。他说:“只要是老百姓给‘怪哥’送礼,他都会轻言细语劝对方把东西拿回去。换成其他的人,你不拿走,他就给你扔出去。”
现在,龙安耀已经是南哨派出所所长, 他一直以“怪哥”为榜样,坚决守住底线。
彭龙志的铝制小箱子
在磻溪镇派出所时,彭龙志经常都是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就是这么难得回家一次,彭龙志每次都会选择班车,而不是网约车。只因班车只花11元,而网约车是13,便宜两块钱。
然而,彭龙志牺牲后,家里的存款不到一万元。
“‘怪哥’干工作,只要能拿第一,他绝不会选择第二。最早使用警务信息平台,派出所没一人会,于是‘怪哥’自己掏了3000元请来老师。” 龙安耀说,每次和“怪哥”下乡,只要看到哪家村民条件差,他都会五十、一百地给。尤其是看到哪家电线老化,插座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次他准会带去。
“他把钱花在工作上,用来接济贫困的百姓,有时半个月,3个月回家一次,我都没有意见。” 彭龙志的妻子杨进说。
唯一让杨进受不了的是,只要是彭龙志值班的那天,晚上睡觉从不脱警服。还是那句话,这样不会耽误事。
杨进同样来自农村,由于当时条件差,结婚时,她和彭龙志住在派出所。
彭龙志的家在剑河县城一个不起眼的小区里。一进家门,就能看到一面墙上贴着5朵乖娃娃的大红花,35朵小红花。不用问,这一定是彭龙志6岁多,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的。
彭龙志牺牲前一个小时,和儿子通了视频电话。由于当天天气比较炎热,彭龙志解开了警服上面的两颗扣子,结果被儿子批评:“爸爸,你是警察,要注意形象哟。”
彭龙志平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添置,有一次却买了一个比较贵的铝制箱子。杨进当时也没问,直到收拾遗物时,才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当给记者打开箱子的那一瞬间,这位坚强的中年妇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箱子里是彭龙志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表彰证书和奖章——其中个人三等功奖章两枚!
记者手记:谁会让你泪流满面
这无疑又是一次无法采访到主角的采访。
然而,仅采访了几个对象,彭龙志的形象就会活生生出现在面前——一位勤俭、朴实,而脾气很倔的乡村警察,身上的警服不知洗过多少回,已经微微泛白。
在彭龙志身上,也许没有刑侦、禁毒民警那些惊心动魄的英勇事迹,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干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坚持了28年。
是什么让他坚持了28年?
采访中得知,彭龙志有好几次都有回公安局局机关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用他的话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习惯了。”
这就是答案,因为他心中装的全是百姓。
正因为这样,再苦再累的工作交到他手上,你永远只会听到一个字——行。
整个剑河县公安局,民警、辅警500余人,没有一个人听到过一句彭龙志的抱怨、牢骚。
磻溪镇是一个侗族乡镇,而派出所只有彭龙志会侗语,而负责户籍的杨芳是一名新警。所以,一到赶场天,彭龙志就会在派出所大门口接待百姓。杨芳说:“有时‘怪叔’痛风发作,他就搬张凳子坐在那里。”
在同事和群众的眼中,彭龙志就是个简单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唯一的爱好就是下象棋。
这种画面,这样的警察似乎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
其实不是,在记者26年的公安报道生涯中,这样的民警太多太多——“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是什么?”遇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想想,然后给出答案。周菲不会想,她会毫不犹豫回答,是水。
周菲,同样是社区民警。虽然身患尿毒症,但依然坚持工作在一线,直到牺牲。
罗光洪,牺牲前是长顺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大队长。
他的什么让我感动?
是他对公安工作的无私奉献——肾结石的手术,他非要放在五一那天做,只因可以少请两天假;他的队员说,除非嫂子发脾气,否则,洪哥是不会回家的。虽然从队上到家走路只要30分钟;他的女儿又想爸爸,又不希望罗光洪回家,因为他的对讲机24小时都会开着,叽里呱啦叫个不停。
牺牲前整整29天时间,黔西市钟山派出所所长赵华伟的睡眠不超过90个小时。
全程参与抢救的黔西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代明说,他在急诊工作了18年,抢救过上万名病人,赵华伟是唯一一个,只要清醒过来,说的全是工作。直到牺牲,都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贵州公安博物馆存放着一辆严重变形的吉普车。
2011年6月6日,望谟县突降暴雨,望谟县公安局打易派出所副所长向翔、副教导员何会洋、民警刘克庄连夜冒雨驱车赶赴打易抗洪抢险,沿途疏散群众紧急撤离,不幸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
吉普车被打捞上来,但何会洋的遗体至今还未找到。她牺牲时,年仅29岁,怀有两个月的身孕。
……是他,是他们,让我泪流满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勇
编辑 蒋孟娇
二审 何永利
三审 田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