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俄会晤结束后,有消息人士透露称中俄两国在会晤期间共计签署了84份协议与合同。包括向俄罗斯提供各种零部件与电气设备的商业合同,以及交换卫星数据、加强网络安全领域合作等行业合作协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俄签署这些协议,相当于为中俄正式开展产业互助打开了大门,西方所谓的“对俄军援”,那种格局相比这个根本不值一提。
中俄之间的货运列车
最近一段时间,中俄关系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步步紧逼的影响下正走得越来越近,前段时间进行的中俄会晤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从国际政治的角度上来说,国与国之间单纯的会晤能够产生的外交价值其实并不高,最多只能表明两国外交立场。想要让一场会晤产生出真正的价值,还是得在会晤期间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与合同,让两国不断加深的外交关系可以转化成看得见摸得到的经济与外交效益。
此次中俄会晤也不例外。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在此次会晤中,中俄两国共计签署了多达84份协议与合同。以至于当我们将这些协议与合同放在一起看时,会发现这些协议涵盖的领域与产业已经多到足以让中俄两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产业互助。
例如消息人士称,中俄签署的合同中包含了一份“向俄罗斯提供各种零部件与电气设备”的商业合同。
要知道,冷战期间苏联在科研领域中作出的最大一次战略误判,就是错误的估计了电气设备的发展路线,使得苏联将大量科研力量投入到了电子管方向,而忽视了集成电路的发展。最终让苏联在电子技术及电气设备领域逐渐落后于美国。
苏联生产的电子管
这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后,继承了绝大多数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也未能在相关领域上取得建树。以至于当俄罗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深陷西方制裁的时候。突然发现俄罗斯有大量民用设备需要依赖西方进口的零部件与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与生产。俄罗斯自己没有这些技术来满足国内需求。
最终搞得俄军只能一边加大对相关领域自研技术的投入,一边想办法绕过制裁从欧美国家进口所需零件。
俄罗斯缺乏冰箱技术,高端冰箱全是中国货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在没有完成技术自研的情况下又失去了绝大多数进口渠道,最终导致许多俄罗斯国内产业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好在,如果此次中俄签署“提供各种零部件与电气设备”商业合同的消息属实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可以从中国获得他们急需的各类设备零部件与电气设备,快速恢复国内相关产业运作。
当然,俄罗斯能从中国获得的不只有电气设备与各种零部件,还包括许多大型设备的子系统。例如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就与中国签署了飞机安全气囊与飞机起落架的生产协议。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总部大楼
此外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俄两国除了加大商业领域的贸易合作外,也加大了在数据领域上的合作广度与深度。
此前中俄决定成立分委会,加强两国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领域上的合作,促进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互补性与兼容性一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不仅在官方层面上加大了卫星领域的合作力度,民间的合作规模同样也在扩大。在此次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中,就包含允许中国私营卫星公司与俄罗斯进行卫星数据交换的协议。
但比起卫星数据交换协议,中俄签署的有关“网络安全领域合作”的一系列协议对于俄罗斯来说反而要更重要一些。因为俄罗斯境内并没有互联网根服务器,这就意味着一旦俄罗斯互联网遭到欧美有组织的攻击,整个俄罗斯就将在“开放”的互联网上被隔离成一个数据孤岛。
而如果俄罗斯通过其他渠道强行链接全球互联网,那么俄罗斯的网络信息安全则很难在这些非官方接口中得到保证。
正因如此,俄罗斯才会与中国签订一系列有关“网络安全”的协议,允许中国专家为其安装网络防火墙,以确保俄罗斯的互联网不会在攻击下断网,或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
不过整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虽然在中国明确声称要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立场,使得此次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与合同均局限在民用领域合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领域同时也都具有不小的军事价值,有的甚至就是军民两用技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俄之间签署的卫星数据交换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此前被西方制裁的长沙天仪可以名正言顺的与俄罗斯当局进行有关卫星照片的相关商业贸易。说到底,卫星照片也算是卫星数据的一种嘛。
长沙天仪生产的遥感卫星
至于为什么中俄会签署这些“模棱两可”的协议?我想这主要和当今世界局势有关。毕竟从国际政治的角度上来看,我们需要俄罗斯作为中国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
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国将战略精力与资源同时分散在亚洲与欧洲方向上,使其无法侧重一点。从而降低中国在西太平洋与南海,俄罗斯在欧洲方向上的战略压力。而这也是我们会将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比喻成“背靠背”的根本原因。
相关阅读
中俄协议一签,25吨浓缩铀运往福建,西方第一时间觉得不寻常
在美俄核军控体系崩盘,中美关系也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西方舆论正不断炒作核战争议题,试图将中国从自身安全角度出发,进行的合理扩核,说成是危害全球安全的行为。就连中国在进行正常利用核能时,从俄罗斯采购核燃料,都被渲染成了中俄联手破坏全球核战略平衡。
【外媒相关报道截图】
日前,《日本时报》等外媒发文称,俄国家原子能公司根据相关协议向中国提供了多达25吨的高丰度浓缩铀,这些核燃料将被运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新核电站,利用这里的快分子反应堆,完成武器级核燃料的提取,以加快核武库的建设。
按照五角大楼的推算,中国能够依靠俄方提供的浓缩铀和这个特殊的反应堆,在2031年前,将核弹头总数从现在的约400枚,提升到1000枚,到2035年时,中国的核武库规模将达到1500枚。
【浓缩铀生产设备】
在此基础上,西方媒体还渲染称,这25吨的浓缩铀只是一个开始,在中俄两国签署协议,在核能领域深化合作的背景下,中国最终会成为一个可以与美俄比肩的超级核大国,全球的核战略态势都将发生变化。
从相关报道的内容来看,西方所说的特殊核电站,指的是位于福建的霞浦核电站。资料显示,这座核电站的核心配套是CFR-600快中子反应堆。而快中子反应堆,与其他更常见的反应堆,最大的区别是能够将自然界中相对较多、但不易发生核裂变的铀-238转化为更易进行裂变反应的钚-239,大幅提升核燃料的利用率。
【霞浦核电站】
正因如此,西方舆论现在渲染称,中国会利用霞浦核电站的快中子反应堆,将这25吨的浓缩铀转化为可以制作核弹的武器级钚,快速扩充核武库规模。
但从技术角度来说,全球大部分的核反应堆都可以做到提取丰度在90%以上的武器级核燃料。除了五常之外,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也都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西方舆论盯上霞浦核电站,只是由于快中子反应堆技术难度较高,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少见,且这处核电站采用的浓缩铀来自俄罗斯,可以更方便地与中俄关系等话题联系起来,渲染“新冷战”氛围,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核武器一直是美俄交锋的重点】
事实上,就算是没有霞浦核电站,西方也会找其他的核能利用项目,炒作中国扩核。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的是,在这一轮针对霞浦核电站的炒作之前,北约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表示现在全球处于一个关键“十字路口”,需要重新建立起核军控体系,因此,北约希望与中国在相关问题上展开接触。
乍看之下,北约似乎是想要为全球的安全出一份力,但如果细究一些细节就会发现,北约想将中国拉入核军控体系内,更多地是为了限制中国的核力量发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首先,西方现在所谓的“三个核超级大国”理论,是建立在中国扩充核武库规模,美俄削减核武库,三方未来的核武库规模,都在1500枚左右,这一基础上的。但美国方面真的做“减法”了吗?
在2021年时,美国国务院公布数据称,美国现有核弹头数量为3750枚,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存在问题。日本长崎大学在2022年给出的数据,就是5425枚。瑞典一家智库则在2021年给出了对比数据,称美国的核弹头数量约为5550枚,比2017年多了1700多枚。
【美军的B61系列战术核弹】
更重要的是,根据美国国会的报告,在2021—2030年间,美国在核武领域的支出,将超过6300亿美元,比2011到2020年多了近3成。由此可见,美国人根本就没有在做“减法”,美方的核力量是在持续增强的。其炒作的“三个核超级大国”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其次,核弹头的数量只是一国核威慑能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用来发起攻击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和防御对手核打击的反导体系,也都属于核威慑能力的范畴。
【美军的弹道导弹试验】
而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实力,是在稳步增强的。火箭军手中各种射程的“东风快递”,是当前中国陆基核打击的基础,其中东风17、东风41等新锐型号的导弹,早就成为了美国军方的“眼中钉”。
在空基核打击上,解放军目前确实没有可以飞到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机,但从官方的各类表态来看,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正在研制之中,相关短板很快就能补上。
在海基方面,随着中国海军整体实力的增强,部署在南方的094系列战略核潜艇,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南海之中,再加上美军认定已经装备解放军核潜艇部队的“巨浪3”潜射导弹,中国可以从南海水面之下,直接发起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
【发射潜射导弹的核潜艇】
在反导领域,中国刚刚宣布成功进行了第6次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外界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的中段反导体系已经成熟。
在此情况下,北约方面自然想要将中国拉进核军控体系,确保美国的核力量优势能够长久。西方舆论围绕中国扩核的一系列炒作,恐怕也是为了给自己进一步提升核力量,找相关部门要经费,寻找借口。
对于外部的这些杂音,中国自然不用理会,只要我们按照计划,继续稳步增强在反导等诸多领域的实力,真正打造出强大的战略威慑体系,西方的一切动作都将是“无用功”。而中俄围绕民用核能技术的合作,同样也不会这些杂音而受到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