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一条轨道之上的幸福密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25 0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特别报道⑦

一条轨道之上的幸福密码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本报记者 万红

沐浴着晨光,昨天7时58分,津兴城际列车缓缓驶出天津西站。“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乘坐本次列车,祝大家元宵节快乐……”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传来列车长包碧云亲切的问候。

查看行李摆放、巡查车内情况……包碧云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这已经是她在飞驰于京津冀三地高铁列车上工作的第11个年头。从在京津城际列车担任乘务员开始,包碧云先后服务于京津、京沪、津秦、津保、津兴线路,从一名乘务员成长为列车长,还在工作中结识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是京津冀高铁飞速发展的亲历者,正是这‘轨道上的京津冀’成就了我和三地许许多多人的幸福人生。”

春回大地,潮涌京畿,交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以“先行官”的姿态成为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从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到津保铁路,从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到津兴城际,京津冀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高速铁路加速铺就,串联起三省市,带来了新机遇,打通了产业圈,绘就了新生活。双城生活、三地联动,一张张笑脸,成为展现京津冀烟火人间的幸福密码。

武清,从北京出发,京津城际第一站便是这里。因高铁而兴,武清也被称为“高铁拉来的新城”。

一大早,武清站候车大厅人头攒动。孙正翡就在这里候车。2013年毕业后她到北京工作,从在北京合租到与爱人在武清站附近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孙正翡觉得幸福指数蹭蹭上涨:“通勤顺畅,孩子上幼儿园也方便。”

靳昌柏老先生有着同样的感触:“女儿、女婿定居北京,2012年起我和老伴儿常去帮忙照顾外孙,从武清坐京津城际来回都方便。现在车次更多了,女儿说这叫‘公交化’,网上买好票,身份证一刷就能进站。”

武清站站长姚冰2011年来到这里,眼见日渐增长的客流为这座“新城”点燃万家灯火。“刚到时,武清站日均发送旅客仅3000多人次,现在每天发送旅客近万人次。”

每到夜晚,车站旁佛罗伦萨小镇明亮的灯火总能吸引姚冰的注意,这里是“高铁经济”最活跃的注脚。

武清区新商圈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郭俊利说,得益于京津城际开通,武清站周边迅速发展为由多个购物小镇组成的新商圈。春节假期前5天,佛罗伦萨小镇就实现销售额超1.2亿元,累计客流量近30万人次。

一条城际线,半小时通勤圈,每天7万多人乘坐的京津城际,让北京人拥有“海河夕照”,也让天津人尽享“紫禁微风”。

2022年年底,随着京唐城际、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正式开通,这样的方便快捷在津沽大地进一步延伸。

点开手机,中科拜克(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黄实购买了一张这个周末从宝坻站回北京的城际车票。对经常往返于京津的他来说,高铁已成为最便捷、最信赖的出行方式之一。“京唐城际开通,让企业‘北京研发、天津制造、河北配套’的产业创新协同更便捷。”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我们平时和北京、河北省唐山市的业务往来很密切,高铁开通后,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上都会有很大促进。”北辰区一家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左成说。

去年年底,“轨道上的京津冀”再传喜讯,津兴城际开通运营,天津西站至大兴机场站最快41分钟可达,让天津又“添”了座国际机场,还结束了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安次区不通高铁的历史。

登上津兴城际列车,空铁联运旅客占比颇高。“相比先乘京津城际到北京南站转地铁到北京西站,再坐京雄城际到大兴机场站,一路直达方便太多!”这是不少旅客的心声。

对于做机务维修工作的贾海娟来说,津兴城际带给她的是更便捷的通勤之路。“我住在东丽区,之前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班开车单程近2个小时。现在不光时间缩短,路上也能休息一会儿。”

市旅游业商会会长李树森则盘算着怎样用好津兴城际推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把大兴周边的北京游客带到天津,也让天津市民到大兴周边走走看看。

新变化带来新可能,新可能点亮新生活。

如今,京畿大地上,京津、京沪、京唐(京滨北段)、津兴4条高铁连通北京,津保、津秦直通河北,天津铁路总里程达1468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京津雄0.5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至1.5小时通达,更加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高铁路网已成为人们青睐的出行方式。

相信随着京滨城际铁路南段、津潍高铁建设不断加快,未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将会为三地带来更多惊喜,继续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征程上一路飞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名片”闪耀世界 京津城际见证中国高铁发展
...初具规模,高铁飞驰、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比翼双飞,“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城际旅客陆续登车。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摄“京津城际不仅方便了两地人民出行,也极大促进了京津
2023-08-01 20:01:00
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15年运客3.4亿人次
...后正式投用,北京、天津两大城市间建立了快捷、舒适的轨道交通方式。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京津城际铁路线上。(中国铁路北京局供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京津城际延长至滨海新区于家
2023-08-01 11:44:00
京津穿梭:半小时通勤改变了谁?
...记者李然 摄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查看近期京津高铁动车时刻表可以看到,天津站到北京南站最快30分钟,天津武清站到北京南站最快2
2024-02-18 09:40:00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水平。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潮白大街站项目建设现场,第六台盾构机“奋进号”正与一旁的“携同号”并肩战斗,共同完成潮白大街
2024-02-04 09:58:00
【海河观察】京津走廊,“新产业之城”何以崛起?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队下线,运往全球,生产效率连年保持两位数提高。智能轨道交通产业版图加快拓展。铁科院武清基地里,正紧锣密鼓研发生产高铁材料,产品被源源不断装载到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大功率机车
2025-05-13 00:17:00
...圈1小时通勤,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跑出加速度,极大方便了出行、游玩、求学、就医以及探亲访友,探究美食,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推动着区域经济
2023-08-12 03:44:00
...在北京市内多点停靠,将更好地服务亦庄新城发展,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注入新活力。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获悉,试运营首日,安排经停亦庄站高铁列车6列。其中,首趟C2001次列车是从
2024-09-29 19:36:00
武清至亦庄高铁车次密了时间短了 “调图”首日记者随站探访:通勤变高效 双城生活更便捷 扫码阅读手机版
...线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武清与北京亦庄之间的高铁班次增加,其中,武清到亦庄的高铁将由2趟增加至3趟,新增C2586次列车,为18:15-18:31的班次,该列车为重联列
2024-12-11 09:59:00
十年之变:便利交通网延展京津冀“工作生活圈”
...际列车到北京上班。大学毕业后,薛晨留在北京工作,“高铁+地铁”的组合成为了她的首选通勤方式。去年12月,津兴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薛晨从永清东站乘高铁大约15分钟就可以到达北京大
2024-02-18 09:2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