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张晓庆
四月份的霍林河,扑面而来的春风里夹带着丝丝的凉意。4月3日下午2点50分,一位端庄优雅的女士如约来到霍林郭勒融媒体中心录播室接受采访。她两鬓已然斑白,眼角也出现了皱纹,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却依然温和而有力量,标准的瓜子脸没施任何粉黛,让人感觉特别和蔼可亲,黑色皮衣外套里面搭配着亮绿色的卫衣,身穿牛仔裤,脚穿运动鞋,虽然已经70岁的年纪,但是整个人看起来体貌特别年轻、时尚、有品位。
面对主持人,她娓娓道来,犹如打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记忆相册,那里有关于青春、关于奉献的故事……
她叫张秀华,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她是第一批来到荒原之地的大学生,也是霍林郭勒市第一位妇产科医生,第一位妇产科主任。
穿越时空的隧道,时间来到1977年,24岁的张秀华即将大学毕业,自小成长于医学世家,她深受医术高明的老父亲影响,立志长大也像父亲一样救治更多的病患。带着美好的憧憬,勤奋好学的张秀华考入白求恩大学,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苦学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76年,适逢国家决定开发建设“七五”“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霍林河露天煤矿,因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国家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医务人员更是空白。毕业前夕,吉林省煤管局到学校选招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得知这一消息,张秀华想去试试,当时以她的条件,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是非常容易的。一听说她有这个想法,年级主任第一个阻拦她:张秀华,我告诉你,你去哪里工作都行,就是不能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可是她想都没想地说,老师,我就是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看到她态度特别坚决,老师气得几天没有和她说话。即使这样,几天后老师依然找到她并苦口婆心的劝道:秀华,我不是干涉你,那里太苦了,比你想象的还要苦,我怕你坚持不住啊。张秀华却说:老师请放心,我们学习不就是为了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吗?如果不能发挥我的作用,不能吃苦,我学有所成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了让老师放心,为了让学校放心,张秀华连续写了三封保证书:请老师放心,请学校放心,张秀华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一定用自己的学有所成回报国家!
当第三封保证书上交后,她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老师和校领导,她也终于等来了吉林省煤管局下发的派遣证,就这样她和怀揣同样梦想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们,4名男生、2名女生,6人一起开启了草原之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有羊群,马群,有一望无际的绿色世界,那里浪漫至极,刚刚走出城市的张秀华和同学们心里无比憧憬,思绪随着颠颠簸簸的敞篷车飞扬。路途远又不好走,车开得非常慢,给人的感觉像是出国了一般,快到霍林河时,竟然在路的两侧看到了雪……
第二天的凌晨,敞篷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没想到却让他们住进地窨子。这里交通不便,物质匮乏,所以人们只能在山里挖个洞住进去,取名“地窨子”。这对于住惯了宿舍楼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挑战。可是,他们深深懂得既然服从了组织安排,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硬着头皮住了进去。几天过去了,他们没有看到羊群,没有看到绚丽的蒙古包,有的只是杳无人烟的荒原,和那永远也吹不完的西北风,冬天来了,零下40多度的大草原一片无边无际的雪山,缺吃少穿更是常事。生活条件如此恶劣,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材生们来说,简陋的工作环境更是让他们难以接受:当时,矿务局医院除了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简便的医疗器械外,没有任何的设备……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张秀华思绪万千,她想到了温暖的宿舍楼,想到了老师说过的话,想到了城里工作环境的美好……她忍不住哭了。“我要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学有所成回报国家!”保证书上的话语再次在脑海里回荡!她擦干眼泪,告诉自己:既然来了,就算再苦也要坚持到底,不辜负组织的安排,不辜负学校的信任!面对恶劣的环境,同学们互相鼓励,主动适应这里的环境,挑水、担煤、拾柴,他们开始兑现“用自己所学回报国家”的诺言,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特长,很快适应岗位,担负起各自科室的职责。
作为霍林河矿务局医院的第一位妇产科医生,张秀华很快就成为人们的救命稻草。可是落后的环境条件,常常让她犯起了难,一些牧区的牧民,常常因为交通不便耽误了病情。
“医生!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妻子吧,她产后失血了!”一位牧民哭着求助。那天大雪封山,北风呼啸,能见度只有几米,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通行。面对齐腰深的大雪,张秀华二话不说,选择步行,她拎起医务箱消失在北风里。牧民家需要走4公里才能到,她拎着箱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牧民家挪动,雪地上留下她深深的一串脚窝,雪山没过了她的腰身,可是手里却高高举起医务箱,因为她知道手里举起的是责任和使命,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北风刮得脸像刀割一样疼,鞋子早已被雪水浸透,冰天雪地里她依然努力前行,像视死如归的战士,像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者。
她以最快的时间里赶到了牧民家,顾不上疲惫和寒冷,迅速打开医务箱,展开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的抢救,输液、止血……在她的努力下,病人慢慢恢复了意识,这时张秀华终于松了一口气,瘫坐在角落里,汗水夹着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那一次,她的左耳冻伤,但她觉得与病人的生命比起来一切都值了!
像这样的救援,张秀华早已习以为常,26岁那年她有了自己的小家,第二年宝贝儿子也顺利出生。张秀华的字典里第一次有了亏欠二字。常常行走在路上,常常关注着病人,常常没时间回家,常常几天看不见儿子!和所有妈妈一样,她想儿子,她惦记儿子。那个坚强的张秀华此时只是一个柔弱的妈妈!可是病情就是命令,来不及多想,她又出发,她深知无数个家庭在等她,缺医少药的大草原不能没有她,她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37年的从医生涯,她救过多少病人,连自己也数不清,她只记得双腿不停地行走在路上,无数次夜里出发,无数次夜里归来,无数次吃不上饭,无数次风雪里前行……
回顾往事,张秀华忍不住热泪盈眶,当主持人问她:“后悔吗?”她斩钉截铁地答道:“不后悔!我可以和我的吉林医科大学医疗系的老师同学们说,张秀华完成了任务!我没有给你们丢脸!”如今,一摞摞的“先进工作者”“模范标兵”“优秀党员”等荣誉证书在诠释着她的铿锵誓言。
朝阳依旧升起,月光依然皎洁,这片土地却早已气象万千,生机勃勃。正是有张秀华一样的老一辈逆风前行,才有了眼前的国泰民安,岁月静好。她们是草原上最美的山丹花,永远浸润着煤城,芳香四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09: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