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20: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权遣校尉梁寓入贡,又遣硃光等归,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操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等皆曰:“汉祚已终,非适今日。殿下功德巍巍,群生注望,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正大位,复何疑哉!操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襄樊之战结束后,孙权上书向曹操称臣,同时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拿给大家看,并说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吗?侍中陈群等人劝曹操说道:汉朝的统治已经结束,并非只是今日。魏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孙权在远方向您称臣。这是天意在人间的反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曹操说了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命的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曹操与汉献帝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因为曹操给自己的定位是:当周文王,为自己的下一代称帝打下基础。众所周知,商朝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亡的,周文王只是为灭亡商朝做好了充足准备与前期铺垫,周武王才是那个称帝统一天下的人。曹操的政治理想就是当周文王,自然就不用自己称帝了。赤壁之战前后,曹操就加紧了篡位的进程,首先废除了三公制度,恢复了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此前,曹操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司空,司空是三公之一,另外两个是司马、司徒,三公是三个人担任,丞相是一个人担任,曹操此举是在集权。在平定了马超与韩遂之后,曹操有了“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公元212年,曹操恢复禹贡九州的行政区域划分,将天下十四州改为九州,为独立建国做准备。几个月后,曹操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建立魏公国,以邺城为都城,置百官、宗庙。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魏王曹操216年4月,曹操被封为魏王,食邑3万户,后来退了2万户,拥有了诸侯王的特殊待遇。217年10月,汉献帝赐予曹操皇帝的车马待遇,曹操可以用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十二根玉串,乘坐特制的金根车,套着六匹马,配着五彩从车。至此,曹操已经完成了权力交接的所有流程。此后的曹操如果想称帝,随便示意一下手下大臣,马上就有一堆人到汉献帝身边去劝说禅让,即使他不示意,也有一些聪明人会跑到汉献帝那里劝说禅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曹操并没有称帝,因为曹操完成所有篡位流程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下一代接班用,并不是他自己想称帝。关于这一点,曹操在《述志令》中说得非常清楚。曹操在《述志令》中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理想和他的政治目的,他并不想称帝。曹操年轻的时候,理想是当个郡守,做一些成绩出来,并建立自己的名誉。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曹操年轻时的梦想是当大汉的征西将军曹操担任济南国相时,由于执法公正,革除弊政,触犯了朝廷的权贵,由于担心给家族带来灾祸,于是托病辞职回乡了。曹操中年时期的理想是当大汉的征西将军,能够讨伐各地的叛乱,死后能够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曹操在《述志令》中自豪地说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述志令》: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还提到: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天生不相信天命的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整篇《述志令》,都是曹操在喋喋不休地解释自己不会夺取帝位,不会放弃兵权。很多人认为曹操的话不值得相信,但是,曹操如果真的想称帝,没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解释,他就是直接称帝,你也拿他没办法,难道不是吗?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曹操并不想称帝如果曹操写《述志令》后再去称帝,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虽然政治人物说话不靠谱,但是必要的政治诚信还得有。所以我认为曹操在《述志令》说的话是正确的,曹操自己的确是不想称帝,他是想当周文王,自己做好下一代称帝的铺垫,把称帝的事业交给自己的下一代去做而已。为什么曹操自己不想自己称帝,却留给下一代称帝呢?1、曹操轻虚名,重实际。曹操这个人一直不太在乎封建礼仪,更在乎实际。曹操的正妻卞夫人出身倡家,这样的身份地位本来当不了正妻,但曹操不在乎。曹操的养祖父曹腾是宦官,尽管曹操的父亲官至太尉,但他的身世一直被士族看不起,但曹操一直我行我素,丝毫不在乎。曹操已经是魏王了,有了跟皇帝一样的待遇,他已经具备了皇帝的地位,他不在乎皇帝这个虚名,反而容易引来骂名。2、晚年的曹操战争缠身。从217年开始,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持续了2年多,到219年正月,夏侯渊被杀,曹操才亲自从关中进入汉中,与刘备作战,但曹操只在汉中待了两个月,就主动撤退了。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曹操想当周文王,为下一代篡位铺路汉中之战发生之时,宛城发生了叛乱,守将侯音、卫开叛曹归刘,但被曹仁迅速平定。218年4月,代北乌桓无臣氐起兵叛乱,曹操派曹彰率军平叛,持续近一年时间。汉中之战结束后,孟达与刘封攻占了曹魏的上庸三郡,关羽则北上发动了襄樊之战,尤其是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俘虏七军三万余人,打得曹操都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等到襄樊之战结束没多久,曹操就收到了孙权送来的关羽首级,不久,曹操就去世了。曹操的晚年战争缠身,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3、曹操的内部矛盾未解决。曹操想要篡位,一直都有很多人反对,比如荀彧,因此而死。218年正月,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金祎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攻打丞相长史王必,但最终失败,这一干人全部被杀。219年,魏讽在魏王国都城邺城与长乐卫尉陈祎企图谋反,由于陈祎告密,事败被杀,此事连坐数十人被杀。这一系列的反叛表明曹操的内部不乏反对之人,曹操内部也有不少人反对,曹操一直也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除此之外,曹操与士族之间也有矛盾。

曹操晚年权力到达巅峰为何不称帝

曹操与荀彧陈琳为袁绍所作讨伐曹操的檄文有这样的话: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这就是拿曹操的身世做文章,东汉的士族与宦官一直是世仇,士族一直就看不起曹操的宦官身世。曹操一生也杀了很多士族,比如边让、陈宫、许攸、孔融、杨修、沮授、审配、郭图、崔琰等,他与士族的关系一直就不好。最重要的是曹操一直不肯与士族妥协,不像曹丕为了继位迅速与士族妥协,曹操把这个合解机会让给了曹丕,他宁愿当周文王,并不想称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吴靠什么平分天下的
...掌控了整个局面,是不太确切的,前期曹魏阵营的司马懿权力还是非常小的,在曹操和曹丕,曹睿三个人掌控曹魏的时候。司马懿虽然拥有军权,但也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马家族真正掌控权
2023-04-25 17:28:00
孙权为什么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刘备却不行
...了很多法律条款来惩治心怀不轨的行为。如果是光得不到权力,但也不用履行义务,那就忍忍算了。可是每次蜀汉发动战争之前,益州集团都是主要摊牌对象,拿枪杆子的人叫拿钱袋子的人为国出力
2023-08-08 22:16:00
蜀汉的巅峰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会夺得天下?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很小很小。蜀汉政权的巅峰时期,应该就是在刘备攻取汉中这一段前后,当然,那个时候其实刘备还没有称帝。如果说要考虑蜀国夺取天下的可能性,就必须以蜀汉
2023-04-28 12:24:00
贾诩为何劝说张绣投靠曹操?
...手下非常得力的士族,逼得诸侯没法不服气。”正所谓:权力是来源于现实的博弈。
2023-01-19 20:42:00
权谋的悖论:司马懿如何在隐忍中重塑一个时代
...作为政治家的全面视野。静默的爆发:高平陵之变与权力巅峰正始十年(249年)的正月,七十岁的司马懿发动了改变魏国命运的高平陵之变。这场政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权力运作案例之一
2025-04-30 08:36:00
诸葛亮的什么大阴谋骗了刘备几十年
...年刘秀建立东汉就是靠的士族,所以他给予士族和很大的权力,朝堂里面的官员几乎都是各大家族的人,老百姓出身的少之又少、三国时期依旧是以士族为核心。曹操本身就是官宦世家,回家起兵就
2023-07-31 21:28:00
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为何如此被动?
...,以政治夺权为主,以军事攻伐为辅,主要目的就是世袭权力和改朝换代,曹操从丞相的官职一路升为魏公、魏王,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政权班子、宗庙社稷、独立王国,这明摆就是要改朝换代,几百
2023-08-25 06:56:00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若不杀他,曹魏恐已二世而亡
...年迈六旬五的曹操,距离世仅年余,有大臣恳请其效法周文王,修德安邦,免战祸之劳。曹操怅然叹曰:“君臣相知,互为明镜。吾非西伯之才,安能坐享其德?此路不通也。” 曹操暗自思量,
2024-08-27 12:09:00
司马懿:从抗拒到臣服,三国乱世的权谋高手
...相,再一次征召司马懿做官。此时的曹操已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他对派去征召的人说:“如果他(司马懿)再找借口推脱,就直接将他抓起来。”得不到就毁灭,曹操已起了杀心。 ——显然曹操
2024-04-05 14: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