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工人日报e网评|“1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4 08: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工网

工人日报e网评|“1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龚先生

近日,一网友发帖称被江西萍乡女友一家索要“1888万彩礼”,引发网络热议。这位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中产,被女友要求“1888万彩礼、男方家在上海4500万的房子过户给女方、在江西老家买一套几百万的房写女方名字、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10万红包共千万……”

不出所料,这条近乎反智的帖子遭到网友质疑。当地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舆情,萍乡市民政局为此事开会讨论,相关部门介入核查。

工人日报e网评|“1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图源:新华社

1月12日晚,该匿名网友发声,向所有网友致歉,向江西萍乡当地政府致歉,称“感觉到大家对彩礼话题非常关注,于是用匿名账号杜撰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诸多网友帖子的冲突元素”。相关平台发文称该网友账号被封。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再次在这个事件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如果对互联网有记忆的网友,一定还记得几年前一个同样“发生在上海和江西之间”的热点,大意为“一位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家过年,看到男友家的晚餐后”,称“不能接受,果断和男友分手,并且连夜返回上海”。

而那一次被证实为虚假的谣言,连出面道歉的人都没有。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名言:“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对于这类谣言,即使警察出面,又能对当事人做什么呢?训诫?罚款?拘留?这类“莫须有”的网络谣言并未对他人造成实质伤害,各种惩处性手段似乎都够不上。

工人日报e网评|“1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毒舌” 新华社/发

但就是这种“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谣言,不时现身网络世界,甚至横行无忌,其造成的后果很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们干扰真实信息的传播,干扰公众的正常认知。即使有人事后辟谣,但据传播学研究,公众的“第一印象”往往很难消除。那些谣言伤及的人群或地区,“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百口难辩。

除了巨额彩礼,与收入差距、城乡鸿沟、性别对立等相关的谣言,只要有合适的契机,总能引爆互联网。不能不说,网络谣言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伤害不是肉眼可见,但它们往往会挑动群体对立、激化焦虑情绪、强化负面心态等等。

造谣、辟谣;造谣、辟谣……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使得公众对网络信息不再那么相信。一个热点事件出炉,很多人的反应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有短视频上了热搜,很多人会怀疑“是不是摆拍”……所谓“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让某些平台正在丧失其公信力。

对此,我们当然不能束手无策。所有相关环节及人群,都应守好自己的阵地。

工人日报e网评|“1888万彩礼”系杜撰,低级谣言为何又成热点?

自媒体人应该遵守基本的法治规范,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关平台要从严审核。现在不少平台都对网友上传的内容加强了审核,一些涉黄、涉暴等明显违法内容大多能被围追堵截,但对一些看似并不违法违规的内容,有的平台审核并不那么严格。而在核实内容真实性方面,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平台更是“有心无力”。更有甚者,有些话题可能带来流量,某些平台甚至会在暗中推波助澜。这种“半推半就”的态度最终会害人害己,必须有所改变。

广大网友也要不跟风、不传谣、不信谣,做谣言的揭穿者、终结者、谴责者。正如这次事件,网友凭基本的逻辑与常识纷纷质疑“1888 万彩礼”,促使这一事件很快水落石出,就是对类似谣言的成功狙击。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普通网友、自媒体还是平台,都应该明白,网络谣言不是什么“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事,它们是干扰、阻碍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梗阻”。对这样的“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888万彩礼”:谣言可以证伪,婚俗却要正视 | 睡前聊一会儿
...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最近这段时间,一则与彩礼有关的事件引发了不小关注。某网络平台上,有匿名用户描述了一个从相识到相恋、再到因彩礼未谈拢而分手的故事。其中,“前女友的
2023-01-17 23:00:00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近日,女友一家索要“1888万彩礼”的网文持续发酵。面对巨大争议,疑似该文作者发布道歉声明,称这一情节完整的故事系自己杜撰。对此,知乎官方回应称,该用户欺骗、
2023-01-17 05:06:00
“88万彩礼逼死人”谣言冲击下,江西乐平决心挽回城市声誉
日前,江西乐平警方对外公布了网传“88万彩礼逼死人”的调查情况:经实地查证,此事纯属虚构。4名虚构事实编造转发视频的违法嫌疑人均被传唤至派出所,经询问,均对自身造谣生事、扰乱公共
2023-02-12 20:08:00
衡南两网民网上散布“2024年衡阳最新彩礼十大排行”谣言被罚
...常巡查发现,网民“艺*”于3月14日发布“2024年衡阳最新彩礼十大排行”短视频,该视频详细列举了衡南县各地的彩礼金额。经查,该网民周某系衡南某家具超市的员工,在老板王某的授
2024-04-08 20:24:00
别让外卖小哥成为“流量”牺牲者
...取同情,炮制“外卖员被商场驱赶”“外卖小哥为28万元彩礼被活活累死”等故事;更有甚者,直接冒充外卖员,摆拍“深夜送餐却被盗车”“带着抑郁症妻子送外卖”等悲情故事。四是挑拨外卖
2024-01-18 06:09:00
网传“一男子离婚不退彩礼将女子一家六口杀害”系谣言
...一图文视频,并配文“因女子结婚不到周,要离婚6多万彩礼一分不退,男子愤怒之下将女子一家六口,全部解决掉,家里最小的妹妹年仅两个月大太心寒了”。该视频引起大量转发、评论。麒麟警
2023-09-06 14:43:00
采取内外有别的针对性整治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刘伟谈热点事件网络谣言的应对规制——采取内外有别的针对性整治山东政法学院刘伟在《政法论丛》2023年第4期上发表题为《热点事件网络谣言的内生逻辑与规制》的文章中
2023-12-27 02:10:00
公安部今天(7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情况。100天的时间,公安机关清理了70.5万余条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都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滋生扩散开来的
2023-07-22 16:09:00
【工人日报e网评】“猫狗粮被投毒”?谣言才是真正的毒药
...的投诉。在文明养宠成为舆论焦点的当下,“带节奏”的谣言非但无助于理性的讨论,反而会激发人们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持不同意见群体间分歧扩大、裂痕加深。对于想博眼球、赚流量的自媒体
2023-11-07 04: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