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秋季豫东农村收成欠佳,7月份的狂风暴雨,很多玉米都倒伏在地。
我回家的时候,芝麻已经成熟。河南农村崇拜小磨香油,每次回老家我妈都要求带两斤香油。但是,芝麻的收割很麻烦,目前还没有能收割芝麻的机器。要弯下腰,用镰刀从芝麻根部割下,一捆捆收集,晒几天,再把芝麻头朝下抖动,芝麻粒才回落下来。
种粮大户(邻居家我侄子)花钱请乡亲们来帮忙收割芝麻,每天60元。
我妈说,自己从没有参与过。言语间有一点遗憾,没能挣到每天60元的工钱。我问她都是谁去干这个活儿,她说出了几个人的名字。
都是和她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女性,75岁左右。有一个也和她一样中风了,比她还严重,还住在医院里。
我感到悲哀。想想吧,一群七十多岁的老人,匍匐在田里,她们甚至很难弯下腰,而弯下之后又很难站起来,有时候要带一个小板凳辅助。
但是,这就是“村里的劳力”,也是最后一代农民。
8月底9月初开学,又有一些村里的孩子考上大学,他们的父母从城里回来,带回学费和期望,而这些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田里的劳动。他们在城里打工的父母,70年代末出生或者80后,也很少从事农业了。
邻居家大侄子,目前承包了五百多亩地。这些地都是相亲们租给他的,一亩地租金500块。今年小麦收成不错,而秋季因为暴雨注定惨淡。
大部分农活儿都已经机械化,有时候也需要“雇人”来帮忙。能雇的,就是我妈这样的老人啦。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第二个原因,只有这样的老人,还会干农活儿,也愿意挣那60块钱。
其实,我发现还有一个原因:只有他们还对土地、庄稼、粮食有着真正的感情,他们还活在“农业时代”。
有一次正在晾晒小麦,天气突然转阴,暴雨将至,老人们自发帮“地主”(他们对种粮大户的昵称)把小麦收起来,装袋转移到室内,没要一分钱报酬——因为他们真的心疼麦子。
他们的“生活”正在被摧毁。除了没钱,没有养老金,还有一种叫做“进步”的无情的东西。
村里来了收破烂的,电喇叭里自动播放的东西和城里已经没什么不同,“旧电视、洗衣机、旧电脑……”连这些“旧破烂”,也领先他们,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力。
继电和自来水之后,天然气也通到了村里。为了讨好在城里的我们,我爸是第一批花几千块“安装天然气”的人,但是他们几乎没使用过,我妈在院子里堆了很多柴。
这次我妈生病,我妹回到家里,她对那些柴很不满。在电线下面,那是安全隐患;那里可能藏有老鼠……她说:我要把那些柴都扔到河里去。
我妈很生气:刚有你哥哥的时候,家里连柴都没有,做饭还烧过你爸几本书呢。
那些木柴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却给了她安全感。那就是她要捍卫的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