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初秋黔岭,远处天边刚露出鱼肚白,黔西南州晴隆县鸡场镇杨家坪社区脐橙小镇零碳示范点笼罩在薄雾中。一片片光伏板横平竖直铺展在农户屋顶,迎着晨光泛起淡蓝色光泽,静静等候着阳光的“馈赠”。
工作人员上门巡检
“您对着手机眨眨眼,光伏板的‘落户’手续就能办得差不多了。”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客户经理岑顺礼话音刚落,村民李文财便打开“南网在线”APP,对着屏幕完成人脸识别。很快,手机界面上弹出光伏板的三维模型,随着指尖滑动缓缓“铺”在自家屋顶的虚拟场景中。从产权核验到并网申请,原本需要多部门奔走的12项流程,仅用10分钟便全部办结。
“这光伏板就是咱农户的‘屋顶银行’!”杨家坪社区主任吴杰算起了“收益账”,企业通过租赁农户屋顶安装光伏设备,农户每年能稳定获得租金,且这份收益一拿就是25年。曾经闲置的屋顶、老旧厂房,如今都变成了能生钱的“阳光存折”。在示范点内,中创敦凰能源项目负责人曹红玲正忙着协调施工团队,计划扩大光伏安装规模,让更多农户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数字化转型正深刻改变乡村能源接入方式。过去,农户安装光伏设备,需往返县城跑3趟、提交8份材料,耗时又费力。如今,贵州电网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将“一证办电”服务延伸至乡村光伏领域,通过数字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彻底改变了过去“跑断腿”的窘境,让“屋顶种太阳”从愿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以数字赋能激活了乡村“阳光经济”的一池春水。
沿着山间公路向北20公里,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家园小区的屋顶上,同样闪耀着“阳光财富”的光芒。“昨天单日发电量突破3000度,抵得上300户人家一天的用电量!”近日,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工作人员走访光伏发电上网情况时,社区主任陈勇捧着手机里的发电账单,脸上满是笑意。
幸福家园屋顶光伏一角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项目,幸福家园屋顶光伏项目总投资达380万元,利用小区屋顶及车棚空间,共安装935余块光伏板,年发电量稳定在63.5万度,年收益可达22.32万元。这笔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突发困难群众救助以及社区基础设施维护,让“阳光收益”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当前正值一年中光照充足的季节,秋高气爽、气温适宜,光伏板日发电量大幅提升。为保障光伏发电顺利并网消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将落实“双碳”目标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针对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行实际,组建供电服务队伍开展上门服务。
“配电柜接线正常,计量装置数据准确,逆变器运行状态良好。”在幸福家园小区,供电服务人员逐一检查光伏配套设备,对排查中发现的轻微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当场向社区提出整改建议,并协助制定整改方案。通过细致的设备“体检”,确保光伏清洁电力“并网无忧”“应并尽并”,为绿色电力消纳筑牢保障防线。
与此同时,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还为光伏项目专设入网“绿色通道”,安排台区经理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从前期上门勘察场地,到量身定制接入方案;从精简并网审批流程,到压缩办理时限;再到定期上门排查设备隐患,借助社区微信群、24小时客服热线提供实时咨询服务……一系列贴心举措,为社区“阳光收益”保驾护航。
如今,在地处偏远山区的晴隆县,一块块光伏板不仅吸收着阳光,更汇聚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数字技术与绿色能源的碰撞,让“屋顶银行”持续“生金”,让“阳光经济”照亮农户的幸福生活,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活力。通讯员:卢官洪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