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4:07: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驱逐鞑虏,问鼎中原,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间虽然对官吏和功臣不太友好,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还是十分好的,因为朱元璋是穷苦百姓出身,他知道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到了朱棣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地打击和防备北方的蒙古人,朱棣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帝对于北方蒙古的戒备之心非常的强。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朱元璋和朱棣开创了明朝的辉煌开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手中,朱祁镇在9岁的时候成为皇帝,坐在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上。

尽管皇帝年幼,但是朝中有著名的三位内阁成员,后来人们把他们三个人称为“三杨”,除了他们,在后宫之中还有一位贤明的太皇太后,他们共同支撑了大明王朝的整个江山,使得明朝井然有序的向前发展着。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人终有老去的那一天,后来三杨和太皇太后相继的过世,这对于朱祁镇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打击,因为从此之后,明朝所有事情都得他自己拿主意了。

朱祁镇身边有一位宦官王振,王振在太皇太后等人去世之后,开始兴风作浪,他仗着朱祁镇对他的信任开始把持朝政,手揽大权,后来北方的蒙古分裂成的瓦剌的太师也先发兵侵扰明朝国境,原因是王振私自减少了对他们的赏赐,也先对此十分的不满。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当时的朱祁镇二十多岁,正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少年,在王振的怂恿和建议下,朱祁镇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决定御驾亲征。

对于蒙古人,我们都知道,他们大多数是骑兵,因此机动性相当的强,当年朱元璋和朱棣派人去攻打蒙古,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作战,而是找到对方。

所以当朱祁镇带领着大军出发的时候,也先已经暂避锋芒,加上当时的天气非常的不好,朱祁镇听从大臣的建议,决定退兵。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但是在退兵的时候王振却要拉着皇帝去他家里看一下。

朱祁镇依旧满足了王振的虚荣心,由于绕路,加上王振不让士兵们践踏庄稼,所以行程缓慢,这对于能征善战的也先来说是一个机会,他看准时机,带领人马把朱祁镇包围在了土木堡,这一战打下来,明朝精锐尽失,朱祁镇带领的武将和文臣也大都战死,朱祁镇更是被也先活捉。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朝廷中在于谦的主导下,负责监国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上了皇帝,朱祁镇成为了太上皇。土木堡之战以后的明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朱祁镇听信一个宦官的要求,导致了数十万的将士战死他乡。不得不说朱祁镇的昏庸,但是朱祁镇的人格魅力非常大,称得上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朱祁镇被也先带到了北方的领地内,对于一个阶下囚来讲,朱祁镇没有丝毫的选择,他被关押了起来,在关押的时候,负责看守朱祁镇的蒙古人竟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还有一个人也对朱祁镇非常的友好,这个人叫做伯颜帖木儿,他是也先的亲弟弟。

不仅如此,伯颜帖木儿的妻子还专门的派遣仆人去照顾朱祁镇,后来朱祁镇更是和伯颜帖木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朱祁镇身为一名俘虏,甚至于也先还想把妹妹嫁给朱祁镇,只不过被朱祁镇拒绝了。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也先在京城被于谦打败后,经过多方的努力,朱祁镇得以回归明朝,在朱祁镇回来的时候,伯颜帖木儿亲自护送他,一直陪同朱祁镇走到了明朝的边界,才不得不止步。

回来后的朱祁镇就被朱祁钰给软禁在了南宫,这一软禁就是七年,七年后,朱祁钰病重,大臣们砸开南宫的门,拥立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

后来他听信小人之言杀害了千古名臣于谦。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朱祁镇的昏庸。

历史上人格魅力最大的皇帝,留下一个遗愿被世人称赞

朱祁镇经历了皇帝到俘虏到软禁再到皇帝的人生。公元1464年,朱祁镇重病卧床,朱祁镇召见了自己的儿子,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朱祁镇告诉了朱见深自己最后的遗愿,其中就是要钱皇后去世后将钱皇后和他葬在一起。

然后郑重的告诉朱见深:以前每逢皇帝去世,都要后宫的人陪葬,我对于这种做法不忍心,在我去世之后,不可以让人陪葬,从此以后,也不准这样做。朱见深答应了。这一遗愿也被世人叫好!并且给朱祁镇的昏庸人生中添了最为亮丽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5: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仁宗有多得人心?死后敌国皇帝辽道宗也为其流泪
...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信用度更高、普及率更广,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宋仁宗是一位仁爱的人,他非常关心百姓的生活,通过建立太医院来疗救百姓,推行了许多促进民生的政策。同时,他大力支持
2024-05-16 17:20:00
唐太宗李世民的多面人格魅力和历史功过
...国的皇帝,也是天下的天可汗。四是他有着真诚的情感和人格。他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暴君,也不是一个虚伪狡诈的阴谋家。他是一个有着血肉之躯和感情之心的人。他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
2023-04-14 06:31:00
从个人领袖气质和魅力出发,谈谈到底哪位帝王的“人格魅力”更高
...们就从个人领袖气质和魅力出发,谈谈到底哪位帝王的“人格魅力”更高一些呢?或者换个说法,三人领导的团队,我们更希望加入哪个?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三人影视像明太祖朱元璋魅力指数:
2024-05-14 21:50:00
古代完美的四位皇帝,治国理念和人格魅力备受推崇
...景所造成的。但是有些帝王却因其完美无瑕的治国理念和人格魅力而备受后世的推崇。其中,光武帝刘秀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是汉朝的创始人,一位能够将天下分裂的战国时期统
2023-04-18 10:51:00
康熙帝直到驾崩都未将孝庄太后下葬,最后由雍正帝为其修建陵寝
...以免打扰清太宗的长眠,故一开始康熙就谨遵孝庄太后的遗愿,不曾考虑将孝庄太后与皇太极合葬。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对于天下之事都成竹在胸,何况事关祖宗的陵寝,他定然要妥善安置,其
2025-05-01 19:28:00
...幸,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覆灭。重现历史,杨贵妃真容惊艳世人!杨贵妃,唐代美女,举世无双,千古绝艳。然而,她的真容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的迷雾,难以得见。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杨贵妃画像虽然数
2023-05-03 15:15:00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香妃,27岁嫁给皇帝备受宠爱,复原木雕惊艳世人
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关于香妃有很多经典镜头,比如她体有异香,翩翩起舞时会吸引蝴蝶等等。关于她“消失”的原因,竟然是“香妃娘娘变成蝴蝶飞走了”。《还珠格格》爆火的时候,大街小巷里到
2024-10-29 20:27:00
他身为帝王杀了70员武将,不受唾骂反被称颂千年
...啊.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统一天下。然而就在登基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据历史记载,柴荣登基的当天,就遇到北汉的敌人入
2022-12-29 20:08:00
唐朝的活力与影响力
...很多唐朝李世民没有平掉的大敌。也算是完成了李世民的遗愿。由于李治得了一种头疼的病,使得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开始登场。在李治去世之后,武则天逐渐的掌握乐大权,最终自立为帝
2024-01-28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