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原创一老人于62年前在银行存77元,60年后取出,连本带利能有多少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3 22: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引言

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无眉州,有雅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资治通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流行起来“数字货币”这个概念,虽然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发行,但是人们已经非常期待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纸币也是非常方便的,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流行的“交子”。

银行的历史

除了货币以外,在金融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就是银行。正如纸币一样,银行虽然是近现代的金融机构,但是早在古代就有了雏形。据记载,银行最早是1407年建立的,建立在威尼斯。这种金融机构出现以后,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这和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生产力不断发展,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这就导致了人们需要给自己的财富放置在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的需要,正因为这种需要,银行成为了人们金融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原创一老人于62年前在银行存77元,60年后取出,连本带利能有多少钱?

在古代就有很多的机构已经有了类似银行的职能,但是真正的中国最早的银行成立于1912年的2月份,我们建立起了现代金融制度,其中就包括了银行这种机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银行这种存在,但是在公元1958年,那是在人们还普遍没有理财意识的一个年代,也并不熟悉银行的职能。

存钱的老人

有一名老人,于62年前就选择了相信银行,在银行存了77元钱,虽然他对于银行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他认为在银行里的钱会非常安全,自己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利息。这77元钱就在银行里待了足足60年,那么老人60年后取出,连本带利能有多少钱?

虽然只有77元钱,我们现在会觉得不值一提,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这笔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出来的,正是因为老人在当时省吃俭用,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最后才能攒下来这笔钱。所以我们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既然是这样的一部巨款,在银行里存了足足60年,得到的利息一定会很多才对。

原创一老人于62年前在银行存77元,60年后取出,连本带利能有多少钱?

实际上这笔钱在银行里待了60年,是因为老人的失误。因为他的生活非常的顺利,并没有出现过要用钱的地方,这笔钱就被一只存放在了银行,但是因为年龄越大,记性也越来越差了,所以这名老人已经忘了自己在银行里还有着这样的一笔钱。

直到老人白发苍苍的时候,他终于记起来自己曾经在银行存放过一笔钱,所以他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到了银行,想要取出当时的钱,好在老人并没有忘记自己设下的密码,所以取出这笔钱的过程是很顺利的,只是很多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笔账单竟然是60年前,但是还是按照规定程序给他办理了。

很多人都好奇最后能够取出多少钱,包括这名老人自己。岁月荏苒,这个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这笔钱最后会变成多少呢?

最终结果

当时所有人都非常好奇,围在老人身边等待老人揭晓最后的结果,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老人最后只去出了800多块钱。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这是并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我们心知肚明当年的77块钱和现在的77块钱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对于银行来说,这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在存钱的时候,银行并不会考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为如果要考虑这一点,银行的工作就太复杂了,也会带来很多的损失。

所以实际上这笔钱就仅仅是当初的本金加上了利息加上了存放的年限,最后才变成了800多元钱,这件事能够很好的给大家科普和银行相关的知识,在银行里并没有那么多可以投机倒把的机会,一切都是在计算之中的,并不会让一个人一夜暴富,存进去的钱也不会不翼而飞,这就是银行,一个稳定而安全的机构。

原创一老人于62年前在银行存77元,60年后取出,连本带利能有多少钱?

即使将钱存入银行带来的收效是非常细微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会相信银行,继续把钱存在银行,就像这个老人年轻时所做的那样,因为银行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是非常权威的机构了。好在老人之后也表示理解,接受了这个结果。

结语

实际上有些规定不仅仅是我国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多银行都遵循着相同的基本守则。银行并不是一个收益最高的投资项目,但是却是最安全的,所以我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银行这个机构。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员的轮番耐心劝说下老人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老两口十年前投资时不慎被骗此次接到 “返款” 电话他们满心以为能弥补当年的损失却没料到骗子竟利用他们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设下新的骗局经
2025-04-20 12:36:00
志愿服务换养老 “通存通兑”待加强
...人居多,总志愿服务时长46万小时。史秀莲告诉记者,2019年前,第三方机构自行探索运行“时间银行”,不少机构采取以时间兑换物资的方式吸引参与者,导致后期兑付压力不断增大,目前
2023-07-25 08:05:00
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
...移民安置点是遵义市搬迁及建设规模最大的安置点。五六年前,这里的1万多名搬迁群众走出贫瘠的大山、住上干净整洁的楼房,但存在社会保障参与度不高、留守老人比例高等问题。“为了让养老
2023-12-04 06:06:00
老人离世两年多,竟突然背上5万贷款,家属直言:这是天地银行?
“我老伴两年前就已然离世,就连遗体都已经被火化了,竟然还能来你们这办理贷款,并且是本人亲笔签字?难不成你们这是天地银行?!”说这话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她情绪激动的对着工作人
2024-05-30 11:26:00
70岁送外卖,85岁还房贷:日本老人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明天吗?
...母的房贷可以让儿子还!”其实,我们有所不知,早在几年前,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就已经率先将房贷还款年龄延长至85岁。国内部分地区房贷延长新闻截图日本外交官孙崎享感叹地说:过长的房
2023-03-18 16:06:00
扶老助老适老 用心守护“夕阳红”
...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安度晚年,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四年前,浙商银行兰州分行与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联合发行“浙商敬老卡”。该卡是一种专为城关区虚拟养老院注册老人服务的联名借记卡
2024-05-29 06:39:00
...软件都是她的“干女儿”帮助下载的。“干女儿”是她两年前认识的,平时经常对她嘘寒问暖,还非要认她为“干妈”。前些日子,“干女儿”称可以帮她“赚大钱”——只要缴纳3000元,就可
2024-03-21 01:59:00
武汉一老人网上认识“文物鉴定专家”被骗
...可买数百万元听听多诱人!古玩鉴定猫腻多这不武汉一位老人就被套路了12月25日上午10时许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民警全凌雅接到辖区工商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一名老爹爹执意开通手机银
2023-12-29 00:04:00
农业银行坊子坊城支行:老人执意将一袋子苹果放在银行网点门口
...问您办什么业务?”老人说:“麻烦您了,同志,老伴两年前为了安全起见把钱埋在了地下,结果最近发现被水泡烂了,心疼得掉了眼泪,好几天没合眼。”赵子琪见状连忙接过老人的袋子,打开的
2024-03-29 13: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