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编者按】
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再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古至今,我们不断称赞和弘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歌颂教师这一职业,为的是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推动教育事业更深、更好发展。
9月10日是全国教师节。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来自全市各地的优秀教师,用笔触记录下他们在一线教学的点滴,从他们身上感受教育的力量。
□本报实习记者 鲁亚娟 摄影报道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她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教书育人,让我的人生告别虚度年华与碌碌无为,我要用这样坚实的步子,在教育这条路上,从平凡走向壮丽。”这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研处副主任、高三年级组副组长张香花作为一名教师的人生追求。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20年,担任班主任12年,张香花先后被评为海东市教学能手、海东市骨干教师、海东市优秀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
从教20年的张香花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
2004年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张香花考入了民和县马营镇中学,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当时的教学条件欠缺,师资力量薄弱,整个马营镇中学就只有三个生物老师,张香花一个人负责高二两个班、初二三个班,共五个班的教学任务。对于初次当老师的她来说,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冲劲。
“那时候,我想着和孩子们交朋友,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张香花说。刚刚进入教师岗位的张香花满怀激情,没想到考验紧随其后,而这一次的考验也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2005年的冬天,张香花在去往教室的路上踩在了学生们提水时不慎洒落被冻住的冰上,重重地摔在地上,面对孩子们一张张愧疚关切的脸庞,张香花忍着疼痛安慰学生,说自己不是很严重。而后去民和县人民医院检查才发现,由于张香花摔下去的时候用手支撑,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需要动手术。医生建议选择打石膏保守治疗,或者进行手术,但不管是哪种方案都需要静养3个月。
当时,年仅24岁的张香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接受医嘱安心静养,还是保守治疗后回到岗位。“因为老师少,课时压力大,校领导也希望我能克服一下,尽量不板书,在不影响伤势的基础上,给孩子们上课。”张香花说,她的父母也很心疼她,坚持让她遵守医嘱在家静养。但她放不下学生,她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家待了3天后还是回到了学校,就这样,当时的学校多了一位右臂打着石膏穿梭于办公室与班级的老师,在课堂上努力用左手写着板书。
作为一名老师,日常工作的中心必然是学生。随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他们独立意识更强,但由于家庭、情感的问题,他们又格外的脆弱,情绪调节能力差,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导就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从教20年的张香花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理念,她认为教育应该教学和育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平时在班级里会格外关注性格比较内向、成绩较落后的孩子,时常与他们谈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被老师关注着、肯定着。
“在我看来,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学生的一些美好品德更加重要。”张香花告诉记者。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她的秘诀就是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感受爱。
2020年8月21日,这一天对张香花来说意义重大。
当时是高中开学第三天,她班里一名被确诊为抑郁症的男生没来上课,联系家长后被告知孩子早上起来迟了,现在和妈妈在一起,没有任何问题。没想到张香花结束早读检查后得到通知,有二中学生在居住小区的顶楼试图跳楼轻生。得知消息后,张香花和同事迅速赶往现场,到现场后才发现是自己班里那个没来上课的学生。经了解得知,早晨这位学生因为上学迟到和家里发生争吵,而后正常背着书包外出,父母以为他去了学校,却不想他因一时想不开而出现极端行为。面对父母的哭泣、劝告,他无动于衷,始终背对着父母,在楼顶栏杆外一言不发。
张香花看着学生悬空的一只脚,心惊胆战,主动请缨前去劝说。“我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当时我相信用我对他两年来的关爱,我可以把他带下来。”张香花说。果然,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说下,学生被感化,放弃了轻生的想法。
事后张香花从该学生父母的口中得知,该学生一直将张香花当作妈妈般的存在,也成为此次能够挽救一条年轻生命的主要原因。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张香花经常和他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经常鼓励他,张香花的细致关心和温暖让他变得乐观阳光,心理状态积极良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从教20年,张香花见过一点就通的学生,也教过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她深知,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有力驱动,对于不同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同学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感受班级的温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