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贺紫瑞
唐晓宇带领学生用VR看海底世界。(受访者供图)
“你们是不是厦大今年来支教的队员?”“你们上一批的队员还带过我家娃娃呢”……走在海原县关桥乡的街道上,第二十五届闽宁协作厦门大学宁夏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唐晓宇,听到过太多这样的亲切问候。
唐晓宇的支教情结始于大一,2019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放的节目,让他了解了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一颗支教的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
唐晓宇告诉记者,原本他已经通过学术保研,可以直接读研,而选择研究生支教团要面临笔试、面试、体检流程才有机会得到保研的资格,父母原本不理解他的选择,为什么要花一年的时间去支教?“我来自新疆,我给父母讲了厦大支教团的故事,讲了我回馈西部的梦想和初衷。就像当年支教团的故事打动了我一样,这些故事也打动了我的父母,他们对我去支教十分支持。”唐晓宇说。来到海原县关桥中学,唐晓宇和初一新生,开启了新的生活。
家访是历届支教团的“必修课”。唐晓宇到学生家里家访,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认真。“当时已经放假了,有一名学生主动联系我,说他觉得自己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想每天再做一些题,麻烦我给他批改。”唐晓宇说,他看到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坚持。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的“这条小鱼在乎”奖助学金活动一直受到社会关注。在负责这个活动的时候,有一位资助人让唐晓宇印象深刻。“资助人是蔬菜商贩,他卖菜的同时,一直默默坚持资助困难学生。”唐晓宇说,这位资助人让他很感动,同时,也激励着支教团一定要把支教工作做好,不辜负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资助人。
如今,种在唐晓宇心中的种子,已绽放出美丽的花,期待着丰收的果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