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叶绘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最近,电视剧《北上》以实时收视率破3.5%的首播成绩亮相。该剧以贯通南北的文化血脉大运河为引,展开一幅关于时代变迁与青春奋斗的壮阔画卷。
在京杭大运河的浩瀚长卷中,苏州段始终以“最精彩的一段”自期。从河道整治到非遗活态传承,从文旅融合到智慧保护,苏州用十年磨一剑的匠心,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了一张闪耀的江南文化金名片。
“最精彩”源于深厚底蕴。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伟大工程,更是一条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的文明之河。它连接了南北,沟通了历史与现代,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荣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大运河依旧具有举足轻重的多维价值。特别是苏州大运河沿线有5条运河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9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还有昆曲、古琴等6个世界非遗名录项目,都与大运河有着深厚渊源,人文历史的丰度和底蕴的厚度,为精彩夯实了基体。
“最精彩”源于精心呵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至今仍千里通波,成为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丰富、保存状况最好和航运利用率最高的区段。苏州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编制30余项专项规划,并在运河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领域推进立法工作,用法律的刚性力量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年,苏州就成立了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中心对大运河展开了“水陆空”全方位无死角的布防,编织成了一张坚固的保护网,将大运河苏州段遗产区73公里范围,全域纳入到监测管理的版图中。
“最精彩”源于科技赋能。当《北上》剧中的夏凤华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投身家乡文旅开发,现实中的苏州运河也正以科技巨轮驱动焕新。智慧航运系统让千年水道加速物流效能;昆曲水韵与VR光影在运河古桥畔对话;运河十景搭上元宇宙黑科技快车未来感十足......此外,苏州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沿线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展示,通过建立数字展示馆、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等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穿越古今。当科技之光点亮千年文脉,当创新之力激活历史记忆,这条流淌了2500年的黄金水道,正以全新的姿态奔向未来。
千年以来,粉墙黛瓦的古建筑仍林立于平江河岸两侧,脚下流淌着的是穿越千年的河水,从因水而兴到因文化而永恒,苏州大运河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不是割裂的鸿沟,而是交融的河流——正如苏州人常说的:“运河的水是活的,苏州的心也是活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5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