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本报讯(记者 龙吟) 近日,随着气温回暖,碧江区各村各户纷纷投入到春耕备耕生产中,田间地头种植户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玉米移栽。
灯塔街道马岩村的鲜食玉米基地大棚内育苗成片摆放,绿意盎然,玉米苗均长至2叶1心、3叶1心,培育良好。趁着好春光,工人们在完成覆膜的田地里,紧张有序地开展挖坑、放苗、回土、灌溉等玉米移栽工作,呈现出一番春日农忙景象。
该鲜食玉米基地负责人刘昌金介绍,“今年计划种植400多亩,为抢抓农时,安排了十余名工人同时开展种植工作,第一批移栽于三月底完成,第二批将在四月底完成。”
为确保移栽顺利和提高玉米产量,碧江区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为种植户详细讲解移栽密度、苗期管理等科学种植方法。碧江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徐守波介绍,采用提前育苗、适时移栽是为了保证玉米早播,规范玉米种植,苗盘里的那些弱苗、死苗、烂苗都不要了。栽的时候,把这第一片叶子全部朝这个巷道,定向移栽。株距保持在28公分,不超过28公分,排行40公分,确保移栽苗密度。
新庄村的种植地上,也有村民忙碌的身影,在农技服务小分队的指导下,农民们将培育良好的玉米苗,移栽到土地中,再合理施肥、填土等。
“今年我们村计划种植玉米600到700余亩,我们正在进行整地、施肥、覆膜、移栽,预计1周左右完成全部播种,一亩地1100公斤,今年预计产量740余吨。”锦江街道办事处新庄村党支部委员龙黔说。
为增加农作物单产量和收入,碧江区部分种植地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的间作套种,“两行苞谷,三行大豆”,在同一块土地上收获两种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为保障春耕生产,碧江区农业农村局今年组织了26人下乡,分为四个农技服务大组,分布十五个乡镇,农技专家围绕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控、科学施肥灌溉等,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和鲜食玉米种植指导,提高种植效率。
据悉,今年全区计划种植玉米面积2.72万亩,预计年产量0.9万吨,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2万亩。碧江区提前谋划,狠抓任务落实,切实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服务早行动,全面做好玉米播种以及春耕生产的各项工作,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