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中国行丨在大巴扎听“海”的声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4 10:4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张冬梅报道)8月22日傍晚时分,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随着海口市艺术团带来的开场歌舞《请你常到海南来》音乐响起,现场气氛瞬间点燃,不少游客聚拢到舞台前,喝彩声、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文化中国行丨在大巴扎听“海”的声音

8月22日,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海口市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当天,参加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的海南省代表团,结合2024年海南“春雨工程”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新疆行活动,为乌鲁木齐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琼歌琼舞《海南娘子》、 歌舞《永远的邀请》、舞剧《天堂鸟》片段《百鸟和鸣》、黎族舞蹈《爱在三月三》、歌舞《久久不见久久见》等精彩节目,让乌鲁木齐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海南的特色舞蹈和非遗。

其中,琼歌琼舞《海南娘子》、海南黎族民歌《摇篮调》、歌舞《久久不见久久见》都是编排于海南琼剧、黎族民歌等国家级非遗节目,精湛的表演让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文化中国行丨在大巴扎听“海”的声音

8月22日,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海口市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琼歌琼舞《海南娘子》通过精彩的舞蹈和歌唱,让观众感受到海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南黎族民歌《摇篮调》讲述了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通过短短几句歌词,传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文化传承的意义。歌舞《久久不见久久见》是一首源自海南的民歌,词曲婉转深情,质朴感人,在琼州大地广为传唱。

“真是不虚此行,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民间艺术演出。”乌鲁木齐市民郭玉华说,这些特色民间艺术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次在现场观看更加震撼,她拍摄了不少演出视频,准备回家发布在网上,让亲朋好友也能一起感受乌鲁木齐的文化氛围。

文化中国行丨在大巴扎听“海”的声音

8月22日,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海口市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摄

海口市艺术团领队杨光远介绍,此次艺术团带来的11个节目都是海南传统音乐和舞蹈。他说,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展演中,能够和各民族的艺术家同台演出开展文化交流,给自己也带来了震撼和启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我们从祖国的最南端来到了新疆,看到人潮涌动的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非常圆满和成功。”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饶琼娟说,海南和新疆都是瓜果飘香的地方,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此次活动把海南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新疆的朋友们,让大家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和熠熠生辉。【编辑:王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婚俗文化解锁文旅“新玩法”
5月1日,婚礼秀的接亲仪式在大巴扎步行街举行。(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娜 迪丽阿拉木·艾力木拉提)位于大巴扎步行街的馕小院里,一对青年的婚礼正在
2024-05-02 10:25:00
数博会好声音 | 陵水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出海产业:打造“1+3+N”产业集群
...推进数据产业招商引资,共绘数据产业发展蓝图。 文化中国行丨陵水:“短剧出海”卷起发展“浪花”■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迎春“在印尼,许多短剧粉丝都知道海南陵水是一个很美的地
2024-09-22 21:15:00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乌鲁木齐“这里有好资源好风光,还有先进的生产线”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郭玲 史传芝)在自动化车间感受科技新风、在医
2024-05-25 03:55:00
文化中国行 | 朱振武:让中国文学“飞”入国外寻常百姓家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杜倬荷小说作为跨越时空的情感载体与文明桥梁,承载着人类的哲思与时代的回响,在AI时代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与伦理价值。近日,“小说研究当下任务暨外语学科未来
2025-03-30 20:11:00
文化中国行|匠心传承薪火 看海南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与坚守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组海报带你走近海南非遗传承人,看他们如何传承与发展海南的“文化名片”。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出品监制:纪燕玲统筹:郭祖莹策划/
2024-06-08 08:29:00
文化中国行 | 在海南,一起邂逅古诗词里的端午节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五色新丝缠角粽”“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在海南,过诗意端午。 监制:岳钦 李灏策划:许海若文案:杨子薇设计:郭文超
2024-06-10 08:10:00
文化中国行 | 国际博物馆日,海南这些“龙系”文物别错过
甲辰龙年,龙行龘龘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乘着“龙”的东风一起来看看海南这些“龙系”文物↓↓↓ 监制:陈书焕 甘晨卉文案:王思畅设计:陈文珠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
2024-05-18 08:04:00
许钰听不懂海南话,但坐在一个放映琼剧的小剧场里,她专注地听了30多分钟。5月2日,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海南日报记者遇到了这位来自浙江的游客。作为一名“90后”戏
2024-05-06 15:33:00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宁玥 通讯员俞灵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尼下村昌化江畔木棉赏花码头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游泳比赛。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名身材高大的外国人奋力划动双臂,像飞鱼一般矫
2025-03-07 17: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