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尕桑才让)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坚持“三个一”工作举措,抢抓时间节点,积极引导,营造宣传氛围,扎实开展耕地“非粮化”排查整治,高质量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全力推动“非粮化"整治取得实效。
坚持“一把手”主抓,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其余领导为副组长,镇、村干部为组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包村联户的形式实行包保管片工作制度,层层压实19个村各网格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镇包村领导带领工作组,组织村“两委”干部由点至面,按照全镇“非粮化”整治面积及难易程度,对全镇范围内土地使用情况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排查非粮作物生长情况、种植亩数。精准制定各村整治任务方案,明确整治时间、地块、责任人,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同时,组织镇村两级开展关于耕地保护系列文件精神学习活动,通过协调各驻村工作队、各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耕地“非粮化”专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呼吁群众做到应除尽除、应清尽清、能种尽种、应种尽种,营造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推进“非粮化”整治过程中,为解开群众心结,消除矛盾纠纷,全镇各级工作人员积极入户做好上门讲解工作。从安抚情绪、倾听村民诉求入手,再向群众讲清道理、讲透政策、讲明要求,引导种粮主体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截至目前,已整治面积达22.53公顷,剩余未整治面积为2.8公顷,整治率达88.96%。
针对发现的个别农户在耕地上违规种植苗木作物,私自改变耕地用途等行为及时进行劝导,第一时间组织整治,收集佐证资料,掌握整治情况,有效跟踪“非粮化”整治进度;镇纪委对督查中发现整治工作不到位、工作进度滞后等问题,约谈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全镇“非粮化”整治工作全面落实落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