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福泉市始终把人才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分领域、分专业培育了一批真正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组织力量拓宽乡土人才“源头活水”
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建立市、乡、村三级青年人才信息库,储备农村青年人才894人、农村实用人才10154人。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选派选调生到村任职、遴选农村优秀青年党员到村跟岗、聘用党组织书记助理、下派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村工作等渠道,招录97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实现所有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在村工作。
举行“万企兴万村”“校农结合”行动“消费兴农”签约仪式
出台支持有关人员到村领办创办合作社利好政策,先后选派30余名机关企事业领导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帮助运营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带领群众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70余万元,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持续选派301名驻村干部,增派67名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业务骨干开展帮扶工作,下沉112名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壮大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持续传承发扬福泉乡贤文化,以乡情为纽带,入库从政、经商、办企等乡贤人才2089人,建立乡贤人才数据库9个、乡贤网络联络群8个,为乡贤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治理搭建“直通车”,依托乡贤眼界宽、见识广、思维活的优势,为村内事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打造乡村建设“智囊团”。
优化育才措施推动乡土人才“量质齐升”
聚焦“头雁”队伍培育,定期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跨省、跨州、跨县交流学习,村级干部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采取院校合作、自主参学等方式帮助提升学历,全市村(社区)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至75%。
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
依托基层农技补助项目,与四川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走出去学习”提高农技人才科技创新思路、“请进来培训指导”提高农技人才技能水平相结合的形式,每年持续组织150余名农技人才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同时邀请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科院专家、教授到福泉针对性进行技术指导,有效提升全市农技人才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的能力。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专家团队传帮带,在“种养加、产供销”产业发展链条中培养储备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落实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强化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培育,全市年均培训农户1万人次以上,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425人,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健全激励机制助力乡土人才“香誉四方”
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引领作用,注重吸纳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或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常态化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班子,每年从市直部门拿出一定的编制面向乡镇干部和乡村教育医疗人才开展遴选,形成优者上劣者下的用人导向,畅通乡村人才晋升空间,激活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近年来,先后吸纳经商返乡人员、致富能手247人进入村“两委”班子,面向一线遴选人才52人到市级单位工作。
实施“万企兴万村”“校农结合”行动,与黔南师范学院联合成立“校政企村农”党支部,整合“高校支农博士服务团”、市乡两级专家服务团力量,开展企业“一对一”结对服务,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农业生产难题607个。支持企业申报省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增至91家。大力支持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以及科技人员创办家庭农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4家、家庭农场212家、农业大户111家。
创新探索“岗位报酬(基本报酬×岗位系数)+绩效报酬+村集体经济发展贡献报酬+奖惩款项”体系,配套实施住房公积金建缴政策,村(社区)干部月报酬最高可达6110.21元。创新职称评聘机制,明确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级以上职称不受结构比例限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采取基层认定方式直接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人才晋升职称开通“绿色通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