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6: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虢国夫人游春图》作者:唐·张萱

01

导言

开篇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朝著名画家张萱所作。

所描述的是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与她们的随从骑马春游的场景。这幅画虽然简单,但是他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今天我们以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入手,为您讲述唐朝女性服饰的特点与演变。

02

著名画家张萱

古人的衣着服饰,正史中历来很少记载。

所以,关于古人的服饰,我们多从一些古人的诗词、画作中了解,而其也是比较可信的。因为无论是诗词还是画作,都是最贴合当时生活实际的。

我们在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作者张萱。

《太平广记》中记载,张萱是唐时著名的画家,其最擅长的就是绘画当时的贵妇人、贵公子,等。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唐朝著名画家张萱

所以,《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也是十分可靠的。

“唐张萱,京兆人,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帷、宫苑子女等,名冠于时。善起草,点簇位置。亭台竹树,花鸟仆使,皆极其态……其画子女,周昉之难伦也。贵公子鞍马等,妙品上。”——《太平广记》

03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蕴含的信息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之前说过,画中描绘的是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以及她们的随从骑马春游的场景。而若细看这幅画,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些信息。

画中女子的发型是坠马髻

她们的衣着是短襦衫加长裙

唐朝女性好女扮男装(画中男子装扮的人,实际上是女子男扮女装)

这些微小信息折射来出的是唐朝女性的服饰特点,以及唐朝的文化。

04

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01.唐朝初期女性的服饰特点

唐朝初期,女性比较流行的穿衣方式是短襦衫加长裙,短襦衫即为一种相对短小紧身的上衣,长裙则是一种高束至胸下的裙子。

两者结合会显得女子身材体态修长,显得女子更加美丽,类似现代人所说的大长腿,这是唐朝初期比较流行的女性着装方式。

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中有一句诗是描述一个唐朝宫女的穿衣方式的。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其中的“窄衣裳”就是我们所说的短襦衫。

所以,唐朝早期女性穿衣特点是”偏紧”、“偏窄”的。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历史服饰演变过程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左:东晋服饰特点;中:隋朝服饰特点;右:唐朝服饰特点

02.服饰演变

但是唐朝女性的穿衣方式在唐朝中期却发生了变化,其时间节点是开元盛世,再具体一点则是安史之乱。

白居易有诗曰: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可见在天宝年后,“短袖衫”已经过时。

女性喜欢的穿衣方式由短儒衫转变为“宽袖儒衫”,即袖子变得越来越宽,衣服也由紧身变为宽松。

中唐时期,女性的衣服袖子宽度是初唐时期的两到三倍,也相对较长。但是这并不是结束,反而只是开始,到了晚唐时期,女性的衣袖宽度已经加长到了唐朝初期的十倍左右。

唐朝时期文学家元稹曾经评论唐朝后期女子的衣袖:

“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叙诗寄乐天书》

其中最后用“怪艳”来形容,可见此时的衣袖长度已经不符合现实生活状况了。因此,显得怪异。

甚至,在太和六年,皇帝唐文宗亲自下旨,规定衣袖不得过宽。可见衣袖变宽的“疯狂”程度。

“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唐文宗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唐朝服饰衣袖特点

所以,唐朝中晚期的穿衣特点是“偏松”、“偏宽”的。

唐朝衣袖为何会不断的由窄无限制的变宽?其背后是唐朝文化的演变。

05

唐朝文化的演变

01.早唐文化的“胡化”——开放的民族政策

唐朝早期女性的穿衣打扮趋势,坠马髻、短襦衫、男扮女装等特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胡化。

这与唐朝早期的大文化背景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中原政权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斗争方式,表面上是以兵戈相互攻伐,实际上是凭借民族文化的相互“侵蚀”。

主旋律是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了中原体系,并被中原文明所接受。

“坠马髻、短襦衫”等,早先都是胡人的风格,而这些流传到中原后,被中原人视为时尚,才被广为流传的。

所以,唐朝早期文化具有“胡化”特点,也可以说唐朝文化特性是开放的。

这与民族文化融合有关,也与李唐皇族的推动有关。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唐朝很多皇帝都明确的表示过,“拒绝种族歧视,推动民族融合,千万民族为一家”。可见唐朝早期君主对民族文化融合的大力支持。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资治通鉴》

唐朝皇族李氏虽然一直以陇西李氏自居(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代),但是他可能更多的却是鲜卑族血统,李家的男人先不论,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家的女人。

唐朝第一代皇帝李渊的母亲独孤氏、第二任皇帝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第三任皇帝李治的母亲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

所以,唐朝皇族李氏还是有很浓厚的鲜卑人血统的。

因此,唐朝从上到下均与胡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主导了其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

正是唐朝的这种“怀柔”政策,具有包容天下的特性,才促使唐朝成为了一个国土面积辽阔、国内民族众多的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

唐朝早期这种开放的文化特性不仅表现在民间的衣服服饰上,在军队的建设中也有所体现。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哥舒翰——突骑施族

唐朝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都是各种少数民族的人,还有的是混血人。如:

屈突通——鲜卑族人;尉迟恭——鲜卑族人;高仙芝——高句丽人;哥舒翰——突厥施人;李光弼——契丹族人;安禄山——粟特人、突厥人混血……

军队中的少数民族高级将领更能体现出唐朝早期文化的包容性。

02.唐朝文化的演变

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文化的大方向有所改变。

天宝十四年年,安史之乱爆发,长达七年的战乱对唐朝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唐朝百姓也承担了战争的痛苦。

因此,唐朝社会主流群体开始厌恶胡人群体,拒绝胡人文化。

聊聊唐朝女性服饰特点与演变

安史之乱

以前很多“胡化”的东西都被视为是戎狄乱华的征兆,汉人开始全面否定胡人文化。

其中先前所说的唐朝女性服饰的演变——由偏“胡化”的紧身窄袖演变为对立的“松身宽袖”。

就是一个体现。

06

结语

对于服饰来说,社会不可能一直流行一种款式,而服饰演变的背后,往往是文化、思想的演变。

唐朝早期因文化的“包容”、“开放”等特点,广为流行具有“胡化”特点的服饰。

而在唐朝中期后,由于文化相对呈现“保守”、“排他”等特点,服饰又逐渐向相反方向演变。

所以,一件事情演变的背后,往往是其他“更深层次”事情的演变。

我们看待事情要从多角度出发,这样才能真正的看懂一件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汉朝、唐朝、明朝的服饰文化概览
...和流行款式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汉朝、唐朝、明朝的服饰文化。一、汉服汉服是指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2023-12-05 22:01:00
聊聊明朝服饰与韩国服饰的异同
...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相似之处,但也会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许多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本文将详细比较这两种服饰的特点。一、明朝服饰的特
2024-10-30 20:11:00
古代不同朝代的汉服代表的社会环境
...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特点,在汉服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汉服制作工艺的制作方式到如今的社会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多达三十多项传统技艺。汉服记载最初
2023-11-03 15:49:00
满族服饰的类型与特征
...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满族服饰以保暖和实用为主要特点。满族人民采用毛皮和皮革制作衣物,例如兽皮袍、皮袄等,以抵御严寒的气候。同时,他们也注重服饰的装饰性,使用饰物如玛瑙、珠
2023-08-02 16:55:00
穿衣风格决定你的气质
...现,进而帮助我们确定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呢?一:身材特点首先,个人的身材特点是决定穿衣风格的关键因素。身材各有千秋,有的高挑修长,有的娇小玲珑。因此,在选择穿衣风格时,我们应充
2024-06-11 17:48:00
聊聊唐朝服饰审美对现代审美的影响
...管是军事还是文化都达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服饰特点是开放、华丽、追求对人体美的欣赏,同时由于统治者宽松的政治氛围的营造和对各少数民族以及异国文化所持的一种包容心态。此时期
2024-04-10 19:49:00
文化中国行|布依族服饰:民族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依族服饰。贺俊怡 摄贵州布依族服饰各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传统服饰有50余款,200多种样式。近现代服饰更丰富,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在布依族服饰中,近代各地男
2025-07-08 21:06:00
聊聊唐朝头饰文化,品种繁多华丽奢靡设计独特
...在我国古代众多封建帝国王朝时期,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独有的饮食文化和服装特色,也受其统治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如魏晋时期的豪放飘逸,就造就了它在
2023-06-19 05:09:00
唐朝女性服饰的变革:坦胸装的兴起与原因
...就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也进行了文化的交流。胡人的服饰特点也逐渐融入到我们生活中,也就有了坦胸装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第二种原因,是唐朝文化的开放性导致的,文化的开放也带动了思想的解
2023-10-19 15: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