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1984年夏末,高考之后已经有一段时间,该来的录取通知书都来了,在我的同学里,中专的录取通知书都寄来了,唯有我还在等。转眼已经是9月,镇上中学已经开学,还没有录取信息的我,惶惶不可终日。我天天往邮电所跑,询问情况。然后,我又转到学校去,到班主任朱老师家打探消息。一天天的失望,让我的心情跌落到尘埃,我甚至作好了心理准备——收拾“书笼”,回学校复读去。
到了9月6日那天,我跟着母亲和哥嫂他们下田耘禾,下午觉得有点累,就不下田了。母亲看着无精打采的我,也让我歇一歇,只是嘱咐我记得煮晚餐的粥。下午的天气很热,我拿了本书,搬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前的树下打发时间。突然,一阵自行车的铃声打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朱老师,我站了起来,不知所措地看着朱老师。朱老师说,我一路上问路过来的,你家真不好找!我还来不及跟朱老师问好,他已经从挂在车把手上的袋子里取出一封信说,恭喜你,大学通知书来了,高兴吧!我连忙接过信封,取出通知书来看,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我让朱老师进家里坐坐,他接过通知书看了一遍,又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说不坐了,怕我担心,拿到通知书立即赶过来,家里还有事。他还叮嘱说,抓紧时间办理手续,按时去报到。我再次感谢朱老师时,他已经跨上自行车,回去了。看着渐远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热潮。
就这样,那封信成了我重点保护的对象。除了大哥拿去办理户口迁移、开介绍信等手续之外,我一直珍藏着,把它放在最稳妥的地方。那张录取通知书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它的模样了,只记得是粉红色的,上面有我的名字、录取的专业等信息,其他内容都忘了。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它被接待人员收回,用于存档,我再也见不着它的身影。
几十年过去了,那封录取通知书信封里仅剩下“广西民族学院新生入学注意事项”。为了方便保存,我还塞进去当年的准考证和高考成绩单。这些不起眼的纸片,是我的成长档案,记录着我人生的转折与辉煌节点,在我心里如有千斤重。闲暇时,还从书桌的抽屉里翻出来看看呢。
这些天,看着高考结束了,我又想起自己的高考来,于是,拿出那封信来看。想当年,我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换来这一纸录取通知书,可谓苦尽甘来,它是我青春的最好证明。如今,我看着录取通知书里的东西,仍然暖心一片。里面的温馨提示让我倍感体贴,如加进去手写体的备注:“请勿提前。车站码头均有车接送。”可能,学校不止一次遇到过,一些来自于贫困山区的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欣喜若狂,生怕错过了报到日期,便提前几天就背着被褥卷过来了,结果需要自己找地方住宿,把不多的费用花了不少,学校只好作出特别提示。
在注意事项里,还有入学手续、书籍和行李要带齐,不可遗漏了等。那时候读大学,需要自带所有的个人物品,包括衣物、床上用品、洗漱用品、餐具等,以免初到学校时人生地不熟,不知所措。这样的通知附件,不但很细致,而且让人倍感亲切。
那时候,对于农村的孩子,高考几乎就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考上大学或者中专,即可拥有城镇户口,改变命运,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是许多人勤奋读书的驱动力。1979年,我的二哥考上了一所中专,是村里第一人,他很快毕业,成为了国家干部,村里人很羡慕。到1984年,我又考上大学,也成了村里后辈的一柄标杆。我还记得,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到上学前,家里在村中禾堂放了一场电影,以酬谢众乡亲。
人生处处有惊喜。我们通过兢兢业业、努力读书,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前程。祝愿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都能够心想事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