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波 东
说起蒙莱河,首先得说说河里的鱼。蒙莱河的鱼多得让人无法辨认,叫不来名字,最容易捕捉的鱼也是蒙莱河里的鱼了,容易得像是在田里捡螺蛳。
蒙莱河里的鱼,不管用什么方法随时都可以捕捉到:可以撒网、用鱼竿钓、用铁针射、用石头砸……最简单而又直接的是用手在石缝间摸,不同的方法捕捉到的鱼,种类也不同。
每年的枯水季节,全寨不分男女老少扛锄拿刀、背毯子抱麻袋地到蒙莱河的一条支流上开展一次大型捕鱼活动。到了河边各司其职,有砍树桩、砍竹子、编藤条的,也有拿麻袋装沙、编竹席的。一切准备就绪后,男人们拿铁锤把树桩牢牢夯实在支流的上游和下游,然后在上游河流中直立的树桩上捆上大量的柚木枝叶,再把毯子的一头绑在树桩上,另一头埋在河床里用沙袋稳稳地压住,沙袋层层叠叠地堆在河里直到把支流截住。
在截上游的同时,下游也有部分人把编好的有五六米长的竹席固定在树桩上,竹席的缝隙有拇指大小,这是有意让小鱼逃生用的。接下来就是全体人员把砍好裁短的藤条摆在石头上面,用木棒使劲捶打,而且边打边点着水,直到把藤条打成干巴丝状扔进水里,藤条泡沫漂满河面,鱼感到不适而到处乱窜,一下就被泡沫弄晕了。这时,村长一声令下,岸上人赤膊裸脚地奔进河里捉鱼,村长为了公平只允许大家用刀背砍和手捉,可有些贪心的人呢,悄悄地拿出藏在岸边柳树林里的捞兜捞鱼,有的干脆展开裙子用裙子舀,整个河面都是刀和石头的碰撞声和人们的喊叫声。随着河水的减少,大部分鱼都涌向下游逃命,有的大鲤鱼企图往外逃而不停地向上跳跃,可碰到了竹席又不幸落入水中。这样热闹的捕鱼场面,真是令人难忘。
蒙莱河浅水边上最容易捉的鱼有癞鼻子鱼、梳鱼、马鬃鱼、沙鳅、小白鱼……这些鱼直接用手在石缝里摸或翻石头就可以捉到,但捕鱼时可得轻手轻脚,别惊着鱼让它跑掉。蒙莱河里的沙鳅多得让你脚板心发痒,只要踩在水里的小沙石上,就有东西在脚底下扭动或溜走的感觉,想捉的话,使劲把脚踩稳后用手往脚底下一摸就捉上来了。石缝边的虾也任人捉,随心所欲地捉,可以先捉拖着大夹和胡须的雄虾,也可以先捉满腹带籽的雌虾。
小白鱼体形小,生活在浅水边,喜欢吃石头上的寄生虫和水里的微生物。要是脚上有伤疤的话,成群的小白鱼准能在几秒钟内把伤疤啃得干干净净,而且啃得脚发痒、发痛、出血。为了不让小白鱼来啃我的脚,洗衣、挑水我常站在石头上进行。小白鱼一点儿也不怕人,站在水里随便用裙子舀也能舀上来。老虎鱼是小白鱼的天敌,每天傍晚,蒙莱河的河面上都有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鱼追逐小白鱼而泛起的水波,有时老虎鱼还跳出水面两尺来高呢!这时,我才发现平时最讨人烦的小白鱼其实也挺可怜的。
最有趣的是每年的夏天,洪水把岸边的大量竹木都卷进河里,经过洪水浸泡的部分竹木沉入河底。到了秋冬夜晚,鱼就会钻进竹木洞里。清晨,背着鱼兜轻轻地把河底的小竹木拿起来往兜里一抖,鱼就跳进网兜里了。每年的初夏,蒙莱河河边还会出现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二三指宽的鱼,排成两米左右宽的队伍顺着河边不停地往上游,这是什么鱼?站在岸上看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奇怪,但见鱼就捉的心理促使我撩起裙子就下水,鱼丝毫没有因我而逃窜,我用手轻而易举地把鱼捉上岸来,鱼游我也走,沿着河边跟鱼走了一段路,带着疑问和鱼回了家,向爷爷询问才知那是汛期为了产籽逆流而上的鱼群。
蒙莱河河边是我们小孩儿常去的好地方,就连逃学也去河边捉鱼玩,不过那天捉到的鱼我们是不会拿回家的,要不然逃学的事大人们就不告而知,我们会在岸边的柳树林里烧起火把鱼烤熟吃了,没盐,淡淡的,还带有点儿烤焦的煳味,不过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冬天,蒙莱河被厚厚的晨雾笼罩着,水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鸭趁着没人,尽兴地边捉鱼边戏水,还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随着晨雾慢慢散开,野鸭也就陆陆续续飞走了。暖洋洋的阳光照在河边林子里的时候,又有一群一群的野鸡不慌不忙地从柚木林里走出来到河边喝水、晒太阳,在柳树林里捉小虫。蒙莱河河边有许多可以捕猎的动物,但没有比捉鱼更容易的事了。为此,扛枪狩猎的人有时也提鱼回来,去砍柴的人也会拎着鱼回家,到河边洗衣物的妇女和儿童也常提着小鱼小虾回家。
我总是想,只要有河流的地方,鱼就会像蒙莱河里的一样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