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1月7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演陂镇陇头村卫生室里,乡村医生曾小军给打吊瓶的村民扎好针的间隙,刚刚从广州回村的村民仇小英就匆忙进来求助。
“大夫,我现在还是头晕得厉害,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转阴,能不能帮我测下抗原?”曾小军随即给仇小英做了抗原检测,还测了一下体温和血氧。
曾小军是陇头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一干就是23年。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他甚至连周末都很少有。
“前一阵子,患者明显比平时要多,其间我也阳了,但是又不能不来上班。”曾小军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在演陂镇中心卫生院上班,有时候趁周末不忙,也会来村卫生室帮忙。
说话间,曾小军的妻子恰好走进诊室,开始给角角落落喷洒酒精消毒。打了个转儿,又忙着去给患者答疑解问。说起妻子,曾小军充满了愧疚感。去年12月中旬,妻子在上班期间突然晕倒,曾小军因为手边病患多,无法走开,连去县医院探望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更让曾小军动容的是,当年妻子难产时,他恰好也在村里给病人看病,没能赶到妻子身边陪护。“但是她从来没有因此埋怨过我。”曾小军说。
曾小军对工作的执着和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陇头村村民陈嗣军和他年迈的母亲说起曾小军,满怀感恩:“这么多年来,尤其感染以后,多亏有他,老人家才能顺利渡过难关。”陈嗣军的母亲因为患有基础性疾病,原本身体就不是很硬朗,感染之后,一度不能下床走路,全靠曾医生背着药包来家里治,连输液都是在家里输的,多亏了曾医生。
在陇头村,没有人不认识曾小军。“五保户”邹修庆无儿无女,一不小心摔倒后,导致肋骨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我还有糖尿病,治疗花了不少钱,但曾医生一分钱都没收。”邹修庆说。
“我每次去村里也都很感动,有时候村民会把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硬塞给我,我感觉再累也值了。”曾小军告诉记者,在感染高峰期,他经常白天全天守在卫生室,晚上到村民家里给不方便走路的老人看病,从卫生室到村里,最近的路程也有4公里,远的有8公里,“经常是夜里十点以后才能回家。”
在曾小军看来,当医生是一份良心活,也肩负着重大责任。但是他始终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作为医生我问心无愧,但作为儿子、父亲和丈夫却很不称职,这些年来感受最深的是累,最难熬的是为了给病人看病不知道饿了多少回肚子,但最欣慰的是看到一张张治愈后的笑脸,人就应该有意义地活着。”回忆起刚行医时的一次经历,曾小军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那时由于交通不发达,他每次出诊都要步行十数余里的山路,一个往返下来就是几个小时。他也不记得自己究竟走过多少里山路,出诊过多少个白天和夜晚,“只要老百姓需要我,我就一定尽我所能,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努力做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