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阳泉“女娲补天”传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7:10:00 来源:太原日报

关于女娲补天,在阳泉有许多记载和传说,今平定县古贝乡尚存女娲庙,距今已经1600余年历史。

《淮南子·览冥训》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在阳泉人看来,这段话中的“五色石”即浅层煤炭,“鳌”指的是阳泉市平定县的冠山。

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天崩地裂,电闪雷鸣,天空下起了石头雨,将天空砸出了一个巨大的“洞”,巨大的爆炸几乎将冀州方圆数百公里内的生物全部毁灭。昔日芳草萋萋、花香鸟语的景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冲天的猛火、怒吼的洪水。乌色的石头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引燃了杂草和树木。

女娲不忍看见人间这样悲惨,决心战胜这一切。她将人们召集了起来,命令男人们把冠山下的四条鳌腿样的石脉搬到东浮化山上,垒成四根柱子。剩下的石头,垒成中间空心、外边像棒槌模样的火炉,下边放上木柴,上边放上可以燃烧的乌色石,并全部点燃。这就是今天北方正月十五家家门前点棒槌火辟邪的起源。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平定民间文化艺术集萃》收录王世茂《东浮化山掠影》:“明末学者顾炎武认为东浮化山女娲补天的传说就是后世烧煤的开始。”乌色的石头,就是典籍中误写的“五(乌)色石”,其实就是阳泉的煤炭。

人们在女娲的指挥下立起了361个棒槌火,大家绕着棒槌火跑步、吆喝,吓退了周围的野兽。被火烤得难受,女娲就顺手把地上的黄泥抹在大家身上,黄泥结成干硬的壳后,用手往下一掰,浓密的毛发拽了下来,露出的皮肤又白又光像核桃仁一般,因为这些“仁”是从黄泥中“脱”出来的,人们便说女娲用黄土创造了人(仁);跑得饿了,人们就把洪水冲来的干红枣,用黄泥裹着烤热了吃;几个男人摁住几条从水中爬上岸想吃人的黑龙,剥龙皮、取龙蛋,在火上烧烤后吃,直到现在,晋东一带每年二月二,家家蒸花糕、剥龙皮、吃龙蛋。

明中叶,翰林院学士陆深在《浮山遗灶记》中写道:“岁上元之夕,无论大小,家家置一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燃,光气上属,天为之赤,至今不废也,是谓之补天。”

天补好了,黑龙杀死了,但是洪水淤积的沼泽陷阱随处可见。女娲就让大家把大火燃烧后遗留的芦苇灰烬撒到淤泥处,从此,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伏羲女娲:中华民族的英雄和文化的奠基者
...化传承中,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在上古洪荒时代,他与女娲成婚,夫妇共同带领部族进行了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和文化的奠基者,是肇启文明的中华人文始。开天辟地的英雄
2024-06-21 16:11:00
...先是华胥氏。《春秋世谱》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世本》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既然华胥氏是伏羲、女娲、黄帝和炎帝的祖先,那么炎黄后裔
2024-04-29 21:59:00
...狐又被女蜗下令处死呢?据悉纣王当朝时期,有一次正逢女娲娘娘生日,纣王突然心血来潮特意前往女娲庙祝贺,谁知好色的纣王见了女娲的塑像以后深深被女娲的美貌打动,甚是垂涎,不禁作下淫
2023-09-03 15:39:00
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究竟是人还是神?
...在过,还是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我国文化的始祖伏羲、女娲,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物,他们不仅在炎黄子孙的口中世代相传,甚至还出现于史书中。那么他们究竟是人,还是传说中的神仙呢?从一些
2023-05-05 17:14:00
探索女娲的神秘来源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神祇,她不仅代表着创世的力量,还承载着人类起源的伟大使命。相传女娲造人,填补了世间的孤独,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奠定了基石。然而,这位伟大的神母
2024-10-25 19:42:00
红山女神真是女娲吗
...亚当夏娃,因此衍生为人类,我国的神话中则是大地之神女娲捏土造人,因此有了人类。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许多,比如炼石补天,划分四季、置婚姻、合夫妇、化身万物等等。这些传说都充满神秘
2023-02-03 14:45:00
...有,也叫做盘古斧2、补天石上古十大神器之一补天石,女娲氏所有,有起死回生之效。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2023-08-25 11:11:00
...阳志略》中称:共工又名康回,业水以为法。九天玄女与女娲不和,便派共工去帮蚩尤与被女娲支持的黄帝为敌,炎帝在逐鹿南野袭击蚩尤的部队,共工前去迎战,一人独当炎帝坐下的祝融、力牧、
2023-09-02 10:40:00
伏羲女娲为什么都是人首蛇身?背后真相惊人
...开其中的奥秘。其中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古代的女娲和伏羲就是人首蛇身的,这让很多人都不明白。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伏羲女娲为什么是蛇身,一起来看看吧!文化源流上说,在中国古代
2022-12-27 1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