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阳泉“女娲补天”传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7:10:00 来源:太原日报

关于女娲补天,在阳泉有许多记载和传说,今平定县古贝乡尚存女娲庙,距今已经1600余年历史。

《淮南子·览冥训》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在阳泉人看来,这段话中的“五色石”即浅层煤炭,“鳌”指的是阳泉市平定县的冠山。

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天崩地裂,电闪雷鸣,天空下起了石头雨,将天空砸出了一个巨大的“洞”,巨大的爆炸几乎将冀州方圆数百公里内的生物全部毁灭。昔日芳草萋萋、花香鸟语的景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冲天的猛火、怒吼的洪水。乌色的石头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引燃了杂草和树木。

女娲不忍看见人间这样悲惨,决心战胜这一切。她将人们召集了起来,命令男人们把冠山下的四条鳌腿样的石脉搬到东浮化山上,垒成四根柱子。剩下的石头,垒成中间空心、外边像棒槌模样的火炉,下边放上木柴,上边放上可以燃烧的乌色石,并全部点燃。这就是今天北方正月十五家家门前点棒槌火辟邪的起源。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平定民间文化艺术集萃》收录王世茂《东浮化山掠影》:“明末学者顾炎武认为东浮化山女娲补天的传说就是后世烧煤的开始。”乌色的石头,就是典籍中误写的“五(乌)色石”,其实就是阳泉的煤炭。

人们在女娲的指挥下立起了361个棒槌火,大家绕着棒槌火跑步、吆喝,吓退了周围的野兽。被火烤得难受,女娲就顺手把地上的黄泥抹在大家身上,黄泥结成干硬的壳后,用手往下一掰,浓密的毛发拽了下来,露出的皮肤又白又光像核桃仁一般,因为这些“仁”是从黄泥中“脱”出来的,人们便说女娲用黄土创造了人(仁);跑得饿了,人们就把洪水冲来的干红枣,用黄泥裹着烤热了吃;几个男人摁住几条从水中爬上岸想吃人的黑龙,剥龙皮、取龙蛋,在火上烧烤后吃,直到现在,晋东一带每年二月二,家家蒸花糕、剥龙皮、吃龙蛋。

明中叶,翰林院学士陆深在《浮山遗灶记》中写道:“岁上元之夕,无论大小,家家置一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燃,光气上属,天为之赤,至今不废也,是谓之补天。”

天补好了,黑龙杀死了,但是洪水淤积的沼泽陷阱随处可见。女娲就让大家把大火燃烧后遗留的芦苇灰烬撒到淤泥处,从此,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伏羲女娲:中华民族的英雄和文化的奠基者
...化传承中,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在上古洪荒时代,他与女娲成婚,夫妇共同带领部族进行了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和文化的奠基者,是肇启文明的中华人文始。开天辟地的英雄
2024-06-21 16:11:00
...先是华胥氏。《春秋世谱》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世本》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既然华胥氏是伏羲、女娲、黄帝和炎帝的祖先,那么炎黄后裔
2024-04-29 21:59:00
...狐又被女蜗下令处死呢?据悉纣王当朝时期,有一次正逢女娲娘娘生日,纣王突然心血来潮特意前往女娲庙祝贺,谁知好色的纣王见了女娲的塑像以后深深被女娲的美貌打动,甚是垂涎,不禁作下淫
2023-09-03 15:39:00
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究竟是人还是神?
...在过,还是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我国文化的始祖伏羲、女娲,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物,他们不仅在炎黄子孙的口中世代相传,甚至还出现于史书中。那么他们究竟是人,还是传说中的神仙呢?从一些
2023-05-05 17:14:00
探索女娲的神秘来源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神祇,她不仅代表着创世的力量,还承载着人类起源的伟大使命。相传女娲造人,填补了世间的孤独,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奠定了基石。然而,这位伟大的神母
2024-10-25 19:42:00
红山女神真是女娲吗
...亚当夏娃,因此衍生为人类,我国的神话中则是大地之神女娲捏土造人,因此有了人类。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许多,比如炼石补天,划分四季、置婚姻、合夫妇、化身万物等等。这些传说都充满神秘
2023-02-03 14:45:00
...有,也叫做盘古斧2、补天石上古十大神器之一补天石,女娲氏所有,有起死回生之效。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2023-08-25 11:11:00
...阳志略》中称:共工又名康回,业水以为法。九天玄女与女娲不和,便派共工去帮蚩尤与被女娲支持的黄帝为敌,炎帝在逐鹿南野袭击蚩尤的部队,共工前去迎战,一人独当炎帝坐下的祝融、力牧、
2023-09-02 10:40:00
伏羲女娲为什么都是人首蛇身?背后真相惊人
...开其中的奥秘。其中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古代的女娲和伏羲就是人首蛇身的,这让很多人都不明白。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伏羲女娲为什么是蛇身,一起来看看吧!文化源流上说,在中国古代
2022-12-27 1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