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千古底蕴,传承至今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19 10:31: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薄纯娜 外交部幼儿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古人常说:“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优良的家教家风,可以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

我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家父家母成长的家庭环境都是和谐、上进、幸福的,他们一直教导我,为人要正直善良,做事脚踏实地,家风正、家教严,也造就了我良好的品格。为人父母后,深知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故事一: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家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孝”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它可以体现在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中。

2023年12月的某一天,我发烧生病了,躺在床上闭眼休息,一双小手靠在我的脸上,轻声细语道:“妈妈,您喝点水吧,想吃什么我去给您拿。”接着拿额温计给我测体温,嘴里喃喃自语:“还是有点烧。”我说:“谢谢儿子关心,你给我的力量让妈妈感觉马上就要好了呢。”

当小手靠在我的脸上时,我心里十分欣慰。儿子平时在家中经常会说“妈妈你太辛苦了”“妈妈你歇会吧”,还会时不时突然出现在我身后给我按摩,小手用力恰到好处。在我发烧生病时,给我端水、拿水果,晚上主动要求收拾桌子、刷碗筷。虽然儿子做的事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却让我感觉到非常温暖,这也是“孝”的深刻体现。我相信,家中的这份“孝”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故事二:生锈的针灸

家父是一名军转干部,是一名老党员。我小时候经常能看到他珍藏的作为军医用的针灸针,虽然已生锈,但他却当作宝贝,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看看,回想自己在军队从医的点点滴滴,每当这时他就会由衷感到欣喜。

去年夏天,家父正在看那生锈的针灸针,儿子看到问:“姥爷,这是什么呀,针呀,可得小心别扎着手啊。”姥爷笑着说:“谢谢孙儿的提醒,这是针灸,是给病人看病用的。”儿子说:“哦,原来叫针灸,还能治病,真神奇啊。给姥爷点赞,因为您治病救人!”

故事三:追梦非洲

2019年3月的一天,丈夫接到工作通知,要去非洲常驻。得知消息的那天夜里,我失眠了,夫妻相隔甚远,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我陷入沉思。最后,我坚定了内心的想法: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无条件支持丈夫工作,携手幼儿,一起追梦非洲!

有一天,儿子问我:“妈妈,这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不想家吗,我都想爷爷奶奶他们了。”我语重心长地回答道:“儿子,他们当然也想家了,但是因为他们心系国家,为祖国的发展繁荣一直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为我中华,追梦异乡。”儿子说:“太伟大了。”

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教育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他们融入千家万户,将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如果家家都有好家教、好家道,家庭文化建设必定会蒸蒸日上。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端正家风家教,引领孩子要有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相信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人们直观感受浙江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廉洁家教家风文化,体会浙江崇实守信、向学重教、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和浓厚的家国情怀,领悟先贤修身齐家的智慧,从琳琅满
2023-09-01 18:50:00
广州黄埔:激扬家国情 奋斗新征程
...旋律,凸显地方特色,诠释了广州幸福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新活力。活动现场,主办、承办单位领导为首批广州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揭牌。“广州好人”代表夏晓英上台分享了家风故事,讲
2023-05-31 17:03:00
...。同时,开展家风家训“挂牌”行动,即在部分诗词文化底蕴较强的村屯群众家门口张挂家风家训格言牌匾、家训家规金句、廉政对联等,如今在福新镇土秾屯、龙茗镇古棣屯、驮堪乡丰屯等形成家
2023-06-26 15:41:00
...世。身教从来重于言教,因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乃千古不易之理,欲使家风淳正,传之久远,必须给后人树立可以终身师之的道德标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前后出师遗
2023-11-29 08:10:00
书法家进社区写春联福字 宣传传统文化弘扬好家风好家教
...对联,宣扬传统文化、弘扬好家风好家教,把中华文化的底蕴发扬光大,也提前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24-01-19 19:19:00
...文章、微视频、漫画说纪等内容;“线下”依托本土文化底蕴,打造万山旺家社区“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省级示范实践基地等,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强化
2023-07-12 21:59:00
沂南县苏村镇:开展“家风家训润童心”宣传活动
...继世长’,物质会随着时间而褪色,而家风却是可以流传千古。”大学生志愿者和辖区孩子们分享了名人家风故事,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讲解了名言的含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手与志愿者
2024-08-07 12:29:00
...苏家风家教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悬挂在三苏祠门口的这副楹联,既道出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也包含着古往今来家道
2023-08-04 06:45: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好家风 好家教 好人生”主题宣讲活动
...教育第一责任人,“心由相生”要以身作则。并分享了她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以及看到儿子慢慢懂事的喜悦,那些真实而细腻的故事,让家长们频频点头,感同身受。温静,山东省家庭教
2024-12-10 13:5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