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勾明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第一周,累计有12名银行员工被开出禁业罚单,其中6人被终身禁业,主要问题是违法放贷。被禁业者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这表明,无论机构大小,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律秉承“零容忍”态度。
近年来,一些银行在追求利润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防范和内部管理,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违法放贷屡禁不止。这不仅给银行自身带来了风险隐患,也严重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此次被禁业的人员一大半来自中小银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有些中小银行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松了对贷款发放的审核把控,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禁业处罚应成为金融行业的“紧箍咒”。终身禁业对涉事员工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同时也向银行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违法违规者终将付出沉重代价。这将有力遏制金融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推动行业内部整改,促使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银行内部也应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立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对相关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并在实践中针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内部规章制度,确保其有效性。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除了加强制度和规则建设外,银行业还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在强监管的约束下,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管理,确保贷款发放的安全与规范,真正做到尽职尽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9: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