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陈丹 丁安顺
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1位……制造强市作为全市首位战略,济宁正全力建设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当前,济宁辖区的省、市系列重大项目正加速起跑。在这些重大项目的背后,离不开技术骨干们,他们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或年长或青春、或开朗或沉稳,都用同样的精研与担当,推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0天啃下硬骨头
新产品从0到1
济宁聚焦培育创新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作为济宁市唯一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宏管业)依托内衬修复管道、新型柔性管道研发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上构建新优势。
一天早上,踏着缕缕阳光,孔德彬早早来到东宏管业研发中心大楼。他是塑料及复合管道项目负责人,要如常召开研发例会。“我们每周开两次例会,周一安排一周的工作内容;周五回顾工作成效。这有助于产品的‘快速研发’。”他口中的快速研发,常常是东宏管业致胜的“钥匙”。
2019年,有客户找到东宏管业,想购买内衬修复管道。然而,当时公司并没有该生产线。内衬修复管道是将以往“开膛破肚”修管道变非开挖“微创修复”的工艺产品,对壁厚、等级、耐慢速裂纹增长等具有极高的要求。尤其尺寸方面,传统管道厚度在33毫米以上,而内衬修复管道厚度为20毫米,正负误差要求在1毫米以内。“尽管挑战重重,我们还是抱着必成的决心应了下来。”孔德彬说。

移走山的人,都是从挪开石子儿开始的。孔德彬选择泡在生产线。他没日没夜地游走在各生产环节,盯着设备、大胆假设如何改造现有生产线,生产内衬修复管道。如此反复三四天后,他终于有了主意,开始小心求证。
“我们加装收缩率定性装置、改造生产线,进行小规模的试生产。”试验当天,孔德彬召集技术、工艺、生产、质检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简短会议。部署工作时,他面容沉静似湖,内心却惊雷不断。当天既是对自己技术的检验,包含公司的嘱托,也承载着对客户的责任与承诺。
试生产环节,最关键的依旧是尺寸,孔德彬一刻不敢离开。新产品经过真空箱、喷淋箱等6个生产环节,他手里紧握标尺随时随地测量。达标、合格……随着测量次数越多,他心里越来越踏实,笑容也浮现脸庞。
“成功啦!”当他吐出这三个字时,已是夜里2点,但孔德彬一点也不困,“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试验,产品尺寸、规格等完全符合标准,一击即中。”谈及此孔德彬依旧兴奋,“这并不是碰巧,而是源于对生产工艺、环节的沉淀和积累,源于不断学习。”从接到客户需求时的“0”,到正常供货的“1”,孔德彬率领团队仅用40天,啃下了硬骨头。
“材料人就是要终身学习的。不仅要学习生产车间、工程一线的现场,还要了解目标市场,‘知己知彼’。”东宏集团董事、管件主任工程师王立凯说。
当前,省重大项目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型柔性管道研发(氢能输送)及产业化项目正推进中,公司再融资后将购置新型柔性氢能输送管道生产线6条。项目与浙江大学郑津洋院士合作,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王立凯带领的团队也在做着相关基础性工作。
心里默念300余次
破解“老师傅”傲慢
科技创新不止赋能新材料产业构建新优势。全市医药行业也是如此。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辰欣药业、鲁抗医药),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一家(辰欣药业),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各两家(辰欣药业、鲁抗医药),广育堂国药、艾美科健、希尔康泰药业、良福制药等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技术创新助推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为主导产品的鲁抗医药迈入领军型企业方阵,大观霉素等18个品种居全国第一。去年7月14日,公司达格列净等13项成果在济南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公司因此新增3项国际先进水平和10项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我认为药品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最终品尝成功的喜悦。”从事药品研发近30年,郑长春是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抗医药)副总工程师、药物研究院院长。他借用网络热词,药物研发工作者的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然而,对于“失败”,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作为一家成立于1966年的老牌、头部制药企业,鲁抗医药正致力由化学制药向生物医药的转型,CIGB814是转型中的代表性产品。满怀期待地引进后,操作试验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根据对方给的工艺描述,试验到第二步、第三步时,就进行不下去了。”心急如焚的郑长春拨通了越洋电话,对方带着老师傅的傲慢一再强调,“我们的工艺没有问题,是你们操作不对。”在大量的试验对比后,郑长春与团队判断,对方的非临床试验可能并不符合国际规范。
找到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郑长春率领团队抛开对方提供的工艺流程,对工艺参数与配比进行优化。鲁抗医药药物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刘霄本硕博就读于山东大学,正是攻坚CIGB814项目的其中一员。
“为了找到合理的工艺参数与配比,需要进行大量的小实验、中实验。常常早上8点进入实验室,晚上12点才下班。赶上攻坚的关键期,在实验室一泡就是30多个小时。”刘霄说,相对于研究不出成果,这些辛苦都是小事儿。
作为科研人,总会面对这种情况:一个药品,已经进行了两年试验,期间一直没有问题,但在投产的第二天出现异常,导致失败。夜晚2点多钟,从实验室回家,偌大的园区里只有自己、月亮和影子,嗒嗒嗒的脚步声显得特别烦人。 第二天天亮,刘霄又会照常起身。“有压力是肯定的,但失败并非不可接受。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排除了一种错误方法,累积了经验和教训。任何失败都在向成功铺路。”刘霄说。
达格列净片是鲁抗医药2015年立项的产品。鲁抗医药药物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侯金升说,产品的试验需要经过粉碎、制剂、压片、包衣等多个环节,一次就要耗费10多个小时。此外,还要进行溶解曲线分析,4条溶解曲线,用4天才能完成。不对、错了、不行,类似的话,侯金升在心里默念了300余次。
幸好,汗水滴落在时光的土壤中会慢慢沉淀。如今,鲁抗医药生产的CIGB814产品已从工艺、疗效方面远超“老师傅”;达格列净片也在2021年获得生产许可,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该产品的企业。
不仅是鲁抗医药,济宁市“十四五”制造业规划中鼓励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医药产业将按照“1+N”空间布局。打造济宁高新区为医药产业发展高地,主要布局高端制剂、生物制药等领域,并推进药品研发(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平台建设;依托邹城市、鱼台县、嘉祥县、汶上县等化工园区布局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化学合成、生物发酵、生物合成类医药产品;具有一定基础的兖州区、邹城市、微山县等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兖州区、曲阜市、经开区等发展医疗器械、医疗装备产业。
医药产业发展迎来新格局,药物研发工作者们也踏上新征程,继续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