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消除戾气 培固正气(社会现象圣哲看)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22 01: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消除戾气 培固正气(社会现象圣哲看)

张璐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诸病源候论》)“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逸周书·谥法解》)家庭和社会上戾气重了,就会矛盾横生。消除戾气、化解矛盾、改善邻里关系,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重任,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文天祥《正气歌》)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上天赋予的正气,驰而不息,不断铺陈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新图景。

戾气指的是暴戾之气,即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比如地铁里抢座位、司机扇快递小哥耳光、餐厅服务员开水浇顾客等热点事件,这些暴力事件的起因,多数是琐碎小事、寻常争议,根本不至于动用暴力。但有些人完全不顾“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的古训,点火就着、一触即跳,最终发展成争吵辱骂、拳脚相加,甚至伤及生命。这也不由让人更加向往我们欣赏的温柔敦厚、濡弱谦下、互相揖让的君子之风。

社会人际交往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生产力。一个人戾气重了,会影响身体健康;一个家庭戾气重了,会影响家庭和谐;一个社会戾气重了,会影响社会稳定。戾气弥散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引发公众恐慌。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诸病源候论》)“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逸周书·谥法解》)家庭和社会上戾气重了,就会矛盾横生。消除戾气、化解矛盾、改善邻里关系,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重任,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首先,化解戾气要靠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人们收入差距。社会贫富差距越大,弱势群体的不平等感就越强。在贫富差距仍旧显著的今天,一些弱势群体的怨气会被激化为戾气,通过随机暴力行为来宣泄,将愤恨不公平转化为仇视社会。

其次,化解社会戾气要严明法治。有人肆意妄为、滥施暴力,根本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认为“骂了也就骂了,打了也就打了,只要不打伤,责任就不大”。对于这等滋事生乱的人,只有依法严惩,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再次,化解社会戾气要从各方面加强引导,形成文明向善的舆论场。面对社会责任与公共风险,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要遵循公序良俗,杜绝炒作冲突话题、挑拨事端、激化矛盾,引导网民远离低俗、消解无谓愤怒。

最后,化解戾气的一大药方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任何事情都不是抛弃公民基本文明素养的理由和借口。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文天祥《正气歌》)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上天赋予的正气,驰而不息,不断铺陈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新图景。戾气是和正气相对的,我们要以正气来排除戾气。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黄帝内经》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调畅情志。在日常生活中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当表现出来情绪是可以的,但不要太过,总体上要使心情保持平和。

我们如何消除戾气及不必要的怒气呢?

一是学习坚守中庸之道,也就是凡事不走极端,保持中和,做到处事、处物不偏不倚。人们心态平和了,碰到任何事情,也就能够从容应对,中庸之道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可行的。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中庸是道德行为的高度适度状态,是最高的德行。不偏不倚,选择行为之恰到好处,谓之中;就日常生活之长期坚持,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之道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却是比较难的,需要人们不断地修行。

二是保持真心诚意,做好道德修养。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他人、肯定他人、尊重他人,更多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包容他人,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包括怒气在内的情绪,未发是中;如果要发,也要符合节度,才符合中庸之道。

只要修行好了,人们就能淡定面对,缓和社会生活张力、化解社会心理失衡、消除社会浮躁情绪。就是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又何惧外界的小小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弘扬英雄正气 传承英雄精神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弘扬英雄正气 传承英雄精神——南宁学院开展师生同讲一堂主题情景课活动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军魂》。 (冯立敬 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
2023-10-01 07:29:00
... 新伟业 文明乡风润陇原】正宁 深化文明实践 弘扬新风正气本报庆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 通讯员米向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服务示范平台、深化移风易俗……近年来,正
2022-12-27 06:01:00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牢记“根”与“魂”(社会现象圣哲看)陈宝刚记忆中春节走亲戚,是最隆重的,也是童年时莫大的奢望,为啥呢?能享受“客人”的待遇吃顿好的,能收块儿八毛的压岁钱,能见见
2024-03-01 00:58:00
...这样评价林则徐:“他是一位理想的中国爱国志士;他是圣哲,而且是圣哲的典型。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他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他太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马克思曾在
2024-02-29 07:02: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李国戬主任|为什么现在癌症患者这么多
...多”的现象。从中医的理论出发,癌症的产生与人体内的正气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气,可以理解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当正气充足时,人体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及时清除体内的
2024-04-12 14:31:00
现代扶正疗法孙老师和百草油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正气”是一个核心概念。《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维持身体健康的根本。当正气充足时,身体就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2025-01-23 19:52:00
...报【有事要问】《昭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弘扬社会正气方面倡导哪些文明行为?【身边案例】老刘系退休职工,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非常关注。因此,老刘咨询,《昭通市文明行为促进
2023-09-09 00:04:00
人民时评:整治网络戾气 弘扬社会正气 【人民时评:整治网络戾气 弘扬社会正气】财联社12月15日电,人民时评文章指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应该成为
2023-12-15 08:08:00
道德评议会 树新风正气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居民们在社区道德评议会上畅所欲言。益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胜利 通讯员 吴崯楚)“最近小区晚上广场舞队音量过大,不少居民反应强烈,通过银龄先锋们的调解,音量得
2023-08-20 07:1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