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千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05:05: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太监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千年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个封建王朝中总会冒出来几个知名的太监。很多人谈及太监,都会对他们嗤之以鼻,在固有的观念中,太监都是阴险毒辣的“阴阳人”,太监没有一个是好人。

不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出发,要从更多的方面去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出现了十二个著名的太监,他们主要代表人物是张让、孙璋、毕岚、段珪等,史称“十常侍”,他们比赵高都坏。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千年

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就是十常侍造成的。十常侍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横征暴敛,祸害百姓,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因此张角就起义了,拉开了黄巾起义的序幕,动摇了东汉的江山。

十常侍中并非所有人都是无用之人,他们之中还有一个“发明家”,此人就是毕岚。毕岚因为一次意外的机会发明了“水车”,而水车却造福了百姓2000年。

古代没有沥青路、水泥路,都是土路,人走上去的时候都是尘土满天飞。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千年

《后汉书》记载:“又作翻车渴乌,旋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汉灵帝有一次出行的时候,毕岚为了不让土路上扬起尘土,他就决定在路上面浇一些水,让路湿润一些。

可是路非常长,如果直接浇水,不知道要浇到猴年马月了。毕岚虽然下面有些残缺,但是上面很充实,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毕岚发明了一个水车,不用人工浇水,水车直接就能将河里的水引到路上,用来洒水。不得不说,毕岚还真是个小机灵鬼!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千年

后来袁绍诛杀十常侍,毕岚走投无路,最终跳河自杀。毕岚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水车留了下来。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发明家马钧,他在毕岚水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发明了“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农田,让百姓在少雨的季节也能引水到田地中,让庄稼成长。陆游有诗云:“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

龙骨车就像是“龙王爷”一样,还能下雨,灌溉田地。古代百姓大都是以种地为主,龙骨水车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压力,让百姓更加方便的浇灌田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介绍十常侍之一的毕岚
...不详,东平郡人。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何时入宫、为何当太监。只知道他曾经担任掖廷令,掌管簿帐和女工。熹平六年(177年),毕岚奉皇命,铸造了四个铜人分别列于仓龙、玄武阙,之后又铸
2023-06-27 20:33:00
这几个太监有多厉害,皇帝竟认他们做爹妈
...李莲英,这些个人物已成为了历史的缩影,更甚至于一个太监能掌握一个朝代的命运,在汉朝汉灵帝那个时期,更是这样。十常侍作为当时的代表人物,连皇帝都奈何他们不得,甚至汉灵帝喊十常侍
2023-05-08 14:44:00
...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太监,而且都担任中常侍的职位。汉灵帝大概在十一岁左右就登基为帝了,这12个中常侍就成为了汉灵帝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汉灵帝甚至还
2023-03-15 21:25:00
黄巾起义是因为十常侍乱政吗
...当时相当出名的张让、赵忠、夏恽等宦官,也就是所谓的太监,而这些太监们的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大,再加上他们在朝中也是有着任职的,职位都还不太低,属于中常侍这样的职位,所以我们也叫他
2024-07-01 21:14:00
东汉末年为何当街查男子是否是太监
...的就是这个故事。所谓十常侍,就是宫里一些地位较高的太监,就人数来说,其实也不止十人,而要超过这个数,以张让、蹇硕等人为代表。他们深得灵帝的信任,许多国家大事,甚至连军权都可以
2023-07-26 11:17:00
三国宦官十常侍乱政,灵帝为何不阻止?
...何大哭。刘陶就说:“天下危在旦夕,陛下怎么还能够和太监在一起喝酒取乐呢?” 自古以来,文人都喜欢夸大其词,一如现在网间诸多文字。作为谏议大夫,玩弄文词是基本功,可这个刘陶还
2023-02-18 20:47:00
东汉时期有一位太监,不仅有权有势,还让皇帝尊称他为父
...后宫佳丽三千,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那就是宦官,俗称太监。我们印象中,太监跟正常人不太一样,无法娶妻生子,忠心耿耿的为主子做事,总是一副点头哈腰的样子,殊不知,东汉时期有一位太
2023-01-04 20:34:00
何进招董卓进京真的是为杀宦官吗?背后有何深意?
...”那么我们来看看诛杀这些宦官真的需要招诸侯进京吗?太监之所以能混起来完全是仰仗皇帝的宠爱,只要皇帝不罩他们,太监是完全不能跟大将军斗的。如今汉灵帝已经死,新任皇帝又是何进的人
2023-04-27 18:18:00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支持下被拥立为帝。蹇硕失败后,依然企图谋害何进,在太监郭胜、赵忠的帮助下,何进提前下手,杀掉了蹇硕,并吞并了西园军。随着蹇硕的死,本来斗争该结束了,但是风波再起,以汉灵帝的母
2023-10-24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