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关于阅读,梭罗和乔布斯在争论什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2 10: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谈薮

□ 韩浩月

看到一条短视频,苹果手机发明者史蒂夫·乔布斯对话《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两人相差138岁,能够“对话”,得拜AI软件所赐。这是一次隔空对话,谈论的话题蛮有意思,乔布斯认为智能手机提升了人们的旅行体验,更改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哪怕是打卡式的旅行,也具有特定意义。

梭罗则不客气地批评乔布斯,认为智能手机不但毁掉了旅行,也毁掉了阅读,视频里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在瓦尔登湖的旅居,让我得到的不比跨越半个美国少”。

梭罗在瓦尔登湖读书吗?我印象中,他的湖边木屋是有书架的,他曾在书中写过,他的木屋不会上锁,朋友或者陌生人都可以进来,屋里的食物或其他物品可以分享或拿走,但如果书丢了他会不高兴。

后又经考证,梭罗在瓦尔登湖度过的第一个夏天,是不读书的,或者说很少读书,他搞种植,乐于在屋前种下豆子等农作物,不但不读书,其他需要动脑子的事情,梭罗也很少做,大多数时间,他都会在门前、湖边、林中独坐遐思,偶尔去不远处的村庄购物、闲逛。

我怀疑梭罗放在木屋中的书,陪伴作用大过阅读作用,在来到瓦尔登湖之前,他住在美国文豪爱默生家中,那时他已经读了足够多的书。虽然梭罗的手指,在瓦尔登湖时,可能较少翻动书页,可我总觉得,他的阅读一天也没有停止,反而是更加如饥似渴地在读,只不过,他读的是自然、四季、寂静、内心,他把自己从一个热闹的城市挪移到了寂寞的瓦尔登湖边,最根本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阅读,在这儿,写作是阅读,生活是阅读,思考也是阅读,他把人生这本大书读明白之后,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显而易见,梭罗与乔布斯有关旅行与阅读的理解,是有很大区别的。你是支持梭罗的观点,还是赞同乔布斯的想法,在今天已经没有争论的意义,因为这两种观念同时存在,同样强大,并不是说在依靠手机规划旅行、阅读电子内容的时代,就全面否定了把一本纸书放进行李箱、在飞机与火车上进行深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时代仍然提供了两种供你选择的方式,选择哪种,都不是错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行方式和阅读方法,而在于你作为旅行者和阅读者,会不会像梭罗与乔布斯那样,进行信息与文化摄入,以旅行与读书为镜子,照见自己的内心,看见心灵的沟壑,发现前行的光明之路。

梭罗与乔布斯的区别,是慢与快的区别,是深度与高效的区别,是体验之沉静与丰富的区别,他们的初始目标,都是奔向丰沛与茂盛,而非干涸与枯萎。在审美与人性的层面上,他们之间,不见得有本质的区别。

一如梭罗的生活方式,没法大众化一样,乔布斯的发明,也并非有足够的魔力把所有人都带往“深沟”……但必须要承认,技术发明如果被用于迎合人性弱点,的确会给人带来一种颠覆感,在这种“世界变了”的强烈潮流冲击下,人的恐慌与浮躁,是难以避免的,在AI时代怀念梭罗,是寻求安全感的表现,可是如果激烈地批评乔布斯,恐怕也有转移责任的嫌疑。

在完成基本教育和拥有基本辨别能力之后,人就成了自己的第一阅读责任人。同理,旅行也是。如果旅行与阅读,都趋于概念化、同质化、流水线化,需要别人创造环境、指导与引领、催促与鼓励,那么旅行与阅读的意义,都至少要打一半折扣。

旅行与阅读的核心魅力,在于未知、神秘和探索,在于循着一道渺茫的光线、微弱的灯火,穿过黑夜或峡谷,看到全部的天空与彻底的晴朗。

最好的旅行与阅读,不是一群人一起出发,而是一个人单独行动,在路上遇到同行者,在终点找到聚集地。之所以强调一个人出发,是因为旅行与阅读,孤独是必不可少的“旅伴”,如果体验不到孤独,可能就无法拥有深刻。

目前对于旅行与阅读的定义,有奢侈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两种行为,需要财力、时间、心境这三个条件的支持,然而,这三个条件或多或少都被与“物质和生存”挂钩,我认为这是一种潜意识中的逃避,是拒绝与自己内心沟通、拒绝改变自我、创造环境的表现。

旅行并不见得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而是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激发感受力与表达力。无论多熟悉的地方,只要用心,总会寻找到新的观察视角,在熟悉之地却有旅行者的心态,这或是旅行的很高境界。

读书亦然,读书不是把一本本具体的书当作目标,而是要用阅读的眼光,看到人、事、物的表面与内里,用某个适合自己的标准进行遴选,过滤掉不需要的杂质,建立一个可供自己参照与使用的体系,这个体系便是你获得安全感的专有网络。

人生困苦,难免会是一种常态,可生活总是会在某一个时刻发出光来,人们渴望旅行和阅读,是为了这难得的发光时刻,能在自己的一年或者一生当中,出现的频次高一些,再高一些。

为了体验到生命本身赋予的美好,旅行和阅读便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须,而想要实践这两种行为,就需要克服一些障碍和阻隔,不要对旅行和阅读进行自我设限,不要抬高进入旅程的门槛,实际上这两种行为的发生,有脚可以行走,有光可以照亮,就够了,如果再加上有心,会事半功倍。

在未来的AI时代,更多从繁杂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人们,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文学与艺术,在这样一个巨变的前夜,首先要作好准备的是心灵和灵魂,如果心灵够丰富、灵魂够饱满,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发生的一切。

所以,旅行与阅读,不要等待和创造合适的时机,而是从下一秒就开始,从此陪伴终生,永不停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武说过:精通一科,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它顾。乔布斯就是专注力极佳的人,他是著名的极简主义者,从1998年到2010年十多年间,他永远是标志性的黑上衣+牛仔裤,好像多挑件衣
2023-06-08 10:29:00
所谓快乐,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见所闻写成了一部影响后世的作品,他就是亨利·大卫·梭罗,他的作品就是著名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梭罗就地取材,亲手搭建了自己居住的房屋,花费只有28.125美元。他亲手种植粮食
2023-06-07 18:05:00
阿来读《瓦尔登湖》:时代需要一类人走向“月球的另一面”
...脚趾,其他的都是可以丢弃的。简单,简单,再简单!”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阿来将梭罗对自然的回归视为一场巨大的、长年累月的生存试验,是工业时代的人能否再回到相对原始的简
2023-09-07 17:13:00
再爱一个女人,为她做这三件事 ,实属愚蠢
...潜力,还可能让关系变得单向且不健康。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言:“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在爱情中,双方都应鼓励和支持对方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而不是成为
2024-12-13 15:20:00
好书如良药
...如一针强心剂,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光明。瓦尔登湖畔,梭罗孤身一人,用自己的双手“盖成了一间铺上木瓦、涂上灰泥的屋子”。梭罗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他种豆、除草、生火、做饭
2024-04-22 07:36:00
感到生活不顺的时候,主动丢掉这4样旧物,生活会焕发生机
...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乔布斯乔布斯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主动丢弃无用的社交,就是为自己创造更多时间,去追求
2025-02-19 19:36:00
学会断舍离,拥有强大的人生
...更美好的东西。断舍离也是做自己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曾说: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科技如此发达,获取知识只是动动手指的事。网
2023-07-12 12:52:00
...长沙芒果园读书会创办人张倩芳与10余名读友一起,围绕梭罗散文集《瓦尔登湖》一书,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旅行。《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
2024-05-03 19:28:00
《消失的她》:比父母留给孩子的巨额财产更重要的是什么?
...击风雨,才能开出最艳丽的花朵。01最丰盈的精神世界读梭罗《瓦尔登湖》,精神丰盈,胜过世间浮华。精神安宁,才是自己最好的精神支柱。有时候,不是我们拥有的少,而是我们苛求的太多。
2023-07-22 23: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