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18 21:05: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11月18日,电视剧《故乡的泥土》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更新至第9集。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持续播出,关于对该剧的评价,基本上可以达成共识了——这是一部质量很低的电视剧,称之为烂剧,并不为过。但是,我们不妨多追问一句,这部电视剧明明是想要热情歌咏人和事儿的,怎么就最终成为了烂剧呢?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我认为,电视剧《故乡的泥土》除了创作技法上的诸多问题之外(这些问题,我在前面的几篇剧评文章当中已经论述过,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翻阅),更重要的问题,是编剧在整体创作智商上,是缺乏逻辑思考能力的,造成整部电视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想要歌颂却找不到正确的点。

缺乏逻辑思考能力,无法在影视文学作品当中实现叙事的合理性,是很多文学工作者、影视编剧们的通病。我们不妨拿《故乡的泥土》为例证,论述一下。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比如说,《故乡的泥土》已经上线的这9集剧情,除了开局几集的“抢媳妇”这类烂俗废戏之外,还有一个相对有用的内容,那便是,包产到户的内容。勤劳的村民们都对包产到户翘首以待呢,乡政府领导、县政府领导也支持包产到户,在剧作当中,唯独这个村支书反对。显然,这个村支书形成了剧作当中的阻碍力。

这个时候,正常的讲逻辑思考的电视剧,就要给村支书为什么反对找合理性了。然而,在《故乡的泥土》当中,一直到这个村支书被撸下来,都没有给观众们一个合理的答复,只说,这个老支书怕包产到户之后,粮食减产。话说,粮食怎么减产,怎么增产,他一个干了几十年农活儿的老农民,不知道吗?精耕细作,当然要增产。生产队模式,为什么无法精耕细作,他应该知道!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但是,电视剧当中,就是让他不知道。这便是面对着叙事合理性的问题了。如果他不知道这些,那他就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啊。然而,电视剧作品当中,又使劲把他往优秀农民代表的位置上鼓吹。这么一搞,这部电视剧就叙事逻辑混乱了,无法自圆其说。他为什么反对包产到户,就更讲不清楚了。

再比如说,这部电视剧一直在给村支书唱赞歌,歌咏他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好同志,但叙事内容当中,依旧无法自圆其说。《故乡的泥土》当中有一个细节,沙滩上有荒废的砖窑。出现这个桥段,肯定是给后边男主回家创业埋伏笔嘛。但是,这就和老支书勤勤恳恳带领乡亲们致富发生逻辑冲突了。如果这个村支书真的勤恳,那怎么就造成砖窑荒废呢?怎么人家山西的砖窑就兴旺发达,都可以雇佣那么多劳动力了呢?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剧作当中说村支书一心为了村民,一丁点私心都没有。但是,为什么他明知道女主角喜欢男主角,明知道俩青年自由恋爱,为什么拿二百块钱的豪横彩礼去给女主角的父母呢,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儿子抢夺媳妇呢?明知道女主角不愿意,为什么还要违背妇女意愿,抢夺人家来当儿媳妇呢?他真的是好同志吗?胡汉三也不过如此了吧。

再有,《故乡的泥土》一直在说他没有私心,都是为了村民。那么,为什么他家那么富裕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能拿出二百元钱的,不多见吧?别人家都穷得叮当响呢,他们家,怎么就那么富裕呢?如果他没有私心,那在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之下,为什么他们家有钱,吃饭都是好几个菜好几个汤,而别的村民家,吃个饭,都靠他拿饭碗救济一下呢?集体经济,不是家家户户分配数量大差不差吗?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在《故乡的泥土》当中,类似的叙事逻辑错误的内容,不胜枚举,甚至于很多想要歌咏的内容,都因为叙事逻辑错误,造成了更像是“明着黑”。比如说,县里边的李书记去这个村子视察,发现村支书不愿意搞包产到户,就直接建议把村支书撸掉,更是直接点名了一位新青年。这类剧情,已经不是热情歌咏了。有逻辑思考能力,讲叙事合理性的编剧,面对这个大情节,肯定会有更好的剧情处理方式。

比如说,李书记牵头,召开这个村的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集中制的方式,让这个村支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村民代表集体讨论的结果,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故乡的泥土》这段剧情的处理方式,就是编剧迷瞪造成的。它山之石,不妨多看看同样是脱贫致富题材的《山海情》,看看人家怎么就逻辑清晰,叙事合理呢。

《故乡的泥土》为何会成烂剧?叙事缺乏合理性,歌颂不到点子上

其实,包产到户这件事情,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是,编剧缺乏应有的真实素材掌控经验,只能凭借异想天开的本事来编造故事。举个例子。老村支书说自己最后抓阄。继而,他家只能得到河滩烂地。这简直又是一次对观众智商的侮辱啊。经历过包产到户土地改革的观众都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生产队上把所有的土地集中起来,好地、中地、下地都分清楚,好地放在一起,一起抓阄分,中地如是,下地亦然。最终,每家每户都会分到好的地、普通的地和很差的地。不会出现老村支书家都是差地的状态。

看《故乡的泥土》给我的感觉是,创作者真的没有基本的生活体验。但是,营销文章当中又说这部作品的原作者是无极人,有无极生活经验。这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幸好,在《故乡的泥土》当中,没有说是无极县,而说是太极县。这些不符合逻辑常识的内容,确实不应该对应现实地域和时代。它是一部打着农村旗号的悬浮剧。(文/马庆云)/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乡的泥土》再出逻辑混乱,校舍坍塌,村支部却窗明几净
...支书呢? 类似的因为编剧没有逻辑思考能力而造成剧情合理性严重缺失的问题,在《故乡的泥土》当中遍地都是。比如说,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女主角想要开裁缝铺,租用村集体的一间偏房。老
2024-11-19 15:58:00
《故乡的泥土》上线5集,集均只有两万,农村剧为何扑街这么惨
...当中的孩子的名义绑架住,编剧还在给这样的违法行为找合理性,这样的编剧,不应该被质问一下吗?良知何在? 《故乡的泥土》无法直面矛盾困境这件事情,则主要体现在村支书反对包产到户上
2024-11-17 00:08:00
《故乡的泥土》央八首播,剧本太老,创作意识落伍,造成狗血
...论证。电视剧《故乡的泥土》看一眼,就能看出狗血来。村支书儿子结婚当天,村民们抢公章,男主兄弟们去抢亲,接二连三的有老人因为“气”而倒地不起要找医生看病等等。这些矛盾冲突出现之
2024-11-14 09:38:00
闫学晶:戏里戏外都是母子,新剧央视首播和儿子在剧中演“母子”
...俩还饰演娘俩。电视连续剧《故乡的泥土》中刘佩琦饰演村支书,闫学晶饰演村支书媳妇,而林傲霏正是村支书的儿子。这戏里戏外都的母子,不仅让闫学晶林傲霏备受关注,也让电视连续剧《故乡
2024-11-20 00:10:00
《故乡的泥土》,老戏骨演技炸裂,闫学晶却成唯一败笔?
...的无限遐想。 剧中的矛盾冲突也设置得恰到好处,既有村支书高满堂与村民之间的权力博弈,也有家庭内部的情感纠葛。这些矛盾冲突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
2024-11-23 19:54:00
电视剧《故乡的泥土》编剧胡守文谈创作体会
...县市,一头扎进去,先后采访300多人。为了找到新老几代村支书的“魂”,我们采访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村支书李白娃和现任塔元庄村支书尹小平、上杜村女支书高素娥等人。为了让杨春雪、
2024-11-18 14:14:00
仅播1集,央视《故乡的泥土》收视全国第二,年代剧就该这么拍
...一边,李双河(李明饰演)带着一拨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村支书,就是为了要把支书的家里搅乱得鸡犬不宁。为啥要来闹事?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别人发家致富看着眼红,自己的那份迟迟没有兑现,
2024-11-15 08:45:00
敢于“三突破” “泥土”自芬芳 ——电视剧《故乡的泥土》创作
...激发的生产活力,勇于承认自己思想落伍,大力支持新任村支书杨春雪、村主任梁麦茬发展砖厂、服装厂、皮革厂等村办企业,建设小麦良种培育基地,最后为保护集体的粮食而英勇牺牲。我们敢于
2024-11-14 14:07:00
...共同致富。”提及近些年的历程,重庆市酉阳县天山堡村村支书冉慧坦言,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便是自己的初心。五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冉慧先后提出了23件建议。交通建设、脱贫攻坚、
2023-02-13 02:3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