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17: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941年,耶律贤出生在契丹王室之家,他的父亲耶律阮是辽国的第三代帝王。耶律贤在这样显赫身世的加持下本该吃香的喝辣的,但自己的父亲耶律阮在火神淀被杀后,让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这时候耶律贤的身世就成为了他的累赘,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他以缩小的身影躲在柴火堆里不敢出声。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耶律阮

虽然耶律贤大难不死,但却因为自己长时间躲在柴火堆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再加上年幼造成的心理伤害,因此耶律贤落下了病根。后来耶律贤的堂叔耶律璟继位后,耶律贤才结束了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但没享几年福,辽穆宗耶律璟就因残暴不仁被下属刺杀了,然后耶律贤就成为了大辽的皇帝。

耶律贤上台之后对反对他的人采取宽松的策略,比如对这些人以前的罪行既往不咎,而且耶律贤还能根据他们的功绩给予他们相应的名分。这既极大限度消除了那些人的敌意,也避免了自己像父亲一样被契丹贵族杀死。而且耶律贤也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比如耶律屋质、高勋等一大批忠良之士都受到了耶律贤的重用。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登闻鼓院

而且耶律贤还对内减轻刑罚,同时鼓励生产和发展农牧、畜牧业等,在耶律贤的治理下,辽国结束了长期的混乱局面。同时耶律贤还设置登闻鼓院,民间有不满的人可以去这里申冤,这就避免了百姓因申冤无门而引发戾气和不满,同时也能对地方衙门起到一个警钟的作用。

当时耶律贤也非常热爱打猎,于是臣子郭袭就劝谏耶律贤,然后说道:“现在还是辽国的复苏时期您更应该克己自律啊。”虽然耶律贤没有听从郭袭的建议,但对他还是进行了重用郭袭。其实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游牧狩猎比大兴土木好太多了,但从臣子的角度来说,郭袭尽臣子本分也没有错。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进谏成风

因此这也能看出耶律贤是一个聪慧明达的人,他不管认同不认同对方的意见,但起码尊重和聆听对方的建议。在那个时期,他能做到不因郭袭是汉人而指责,不因他干预自己的私事而责罚,这点就颇有汉文帝和唐太宗的风范。起码臣子不会因惧怕他而不敢进谏,在一个王朝,臣子不因顾忌而敢于直言,这就是君主的胸怀。

一个王朝,如果臣子能进谏成风,那么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胸怀宽广之人。如果臣子唯唯诺诺、敢怒而不敢言,那么说明这个君主是一个庸弱残暴之人。如果朝野上下阿谀奉承之言遍地,溜须拍马之臣盛行,那么这个君主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而在历史上,哪一个盛世不是由第一种君主缔造的呢?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耶律休哥

在耶律贤的治理下,辽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时宋太宗出兵攻打幽云十六州,辽军首战不利,耶律贤任命耶律休哥前去救援。然后耶律休哥派遣五千人佯装主力引诱宋军决战,然后自己率领三万人绕到宋军后面。等到宋军和五千辽军交战之时,后面的三万辽军杀出,宋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大败。

最终,耶律休哥虽然负伤但却顽强追击,辽军受到耶律休哥的鼓舞战力大涨,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后来辽军虽然在两次满城之战大败,但却在瓦桥关大败宋军。虽然从表面看辽宋之战是旗鼓相当,但辽国的战败损失不大,而宋军大败则是全军覆没。比如宋军名将杨业和张师都是战死在这个时期,因此实际上整个战局对辽国更加有利。

辽景宗耶律贤幼时为躲避仇人的追杀躲在柴火堆里,长大后成为明君

瓦桥关之战

公元982年,耶律贤由于小时候惊吓过度而导致了体弱多病,因此整个朝政都由自己的皇后萧燕燕主持。后来耶律贤在云州狩猎时,病死在行宫中,年仅三十五岁。从耶律德光时期以后,辽国的君主都非常短命,他们不是死于谋杀,就是因病而英年早逝了。

而耶律贤的人生说明了当皇帝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没有私心不拉帮结派,然后懂得任用人才。那么当人尽其用的时候整个朝政就不会出现奢靡堕落之风,整个王朝才会慢慢走向富裕。如果一个王朝尽是贪婪奢靡的臣子,那么你的国力再好也会被坐吃山空。当你拿着这些人变法时,再好的举措也会被他们玩得民不聊生,最终整个王朝会被他们活活耗死,不是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北宋初年的名将中,有一位虽然名气较小,但值得一提。此人在十八岁时,为报父仇,手刃杀父仇人,后投身行伍,征战沙场四十余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与契丹的作战中表现十分出色,他先
2024-06-27 09:51:00
太子被追杀,大臣让儿子替太子受死,太子登基后成一代明君
周厉王的改革触动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激起了“国人暴动”,厉王和太子出逃。周厉王渡过黄河一路逃到了山西,最后客死他乡,而太子姬静躲在了大臣召公的家中,侥幸逃过一劫,在召公的辅佐下,
2023-05-20 05:06:00
...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同时,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女
2023-07-28 22:22:00
我当团长时,小姨让我帮助她儿子上军校,被我严词拒绝后成了仇人
我叫李铭,一名曾在军队服役多年的老兵,如今已退役多年,但那段军旅生涯却是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印记。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辛勤的工人,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
2024-05-10 09:11:00
萧绰为何被称作辽版武则天
...被近侍杀死,萧思温与大臣高勋拥立耶律贤即位,史称辽景宗。萧燕燕17岁时,被父亲当作礼物送给了景宗。入宫以后,她曲意逢迎,很快赢得景宗的欢心,不久就被册立为后,萧思温也被加尚书
2023-05-04 14:17:00
历史上最值得惋惜的皇帝,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太宗平定南方,再想挥师北伐时,辽国皇帝已经换成了辽景宗耶律贤,辽国著名的中兴之主。所以,当赵光义携破北汉之势北伐时却栽了个大跟头,直到四百年后的徐达北伐才重新收复了幽云十六州
2022-12-31 20:49:00
...不做丝毫抵抗的斛律光脖子上,勒死了一代名将。二、曹景宗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幼时就以勇猛闻名。后追随萧衍(后
2023-10-21 15:44:00
从战俘到宰相:韩知古家族百年称雄辽国的奇迹
...万机”。太宗遂拜他为骁卫将军,不久又迁他做节度使。景宗即位后,再次召见韩匡嗣。两人一见如故,说笑尽欢。景宗也深深赏识他的才能,很快拜他为宰相,不久敕封他为燕王,规格极高。五、
2024-02-23 20:15:00
他生于冷宫受尽磨难,长大后成一代明君,为国操劳英年早逝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封建史上,有大约400多位皇帝,其中绝大部分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坐拥大量妻妾。可是在明朝却有一个例外,他就是被人称为一代明君的朱祐樘,他一辈
2023-06-08 16: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