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 □ 黄慧孜)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全域全时全业态旅游,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5年8月29日,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暨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正清围绕“深化文旅融合,持续塑造‘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文旅品牌”作介绍,凉山州商务局局长李勇,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绍奎,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局长、盐源县委副书记杨正伟,凉山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康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凉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主任苏小红主持。
“彝海结盟地”铭刻着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的红色记忆,是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五彩大凉山”展现山河壮丽、文化绚烂、风情浓郁,共同构成凉山独特魅力。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正清先生围绕“深化文旅融合,持续塑造‘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文旅品牌”介绍道,凉山州正通过三大行动持续擦亮这张品牌。

一是推进全域全时布局,构建“东南西北中”联动发展格局,打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可游、全域宜游;二是加快建设文旅地标,全力创建螺髻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邛海世界级度假区,推动泸沽湖、会理古城—仙人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金沙江—安宁河阳光康养走廊;三是强化品牌传播,立体运用新媒体精准营销,持续做靓“彝海结盟”“民族风情”“夏季清凉·冬季暖阳”“中国航天城”四张名片。
深耕七大特色业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1.文博研学旅游:依托彝海结盟纪念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凉山段)、三线建设遗产等,打造全国红色研学旅游高地;2.阳光康养度假:发挥“夏季清凉·冬季暖阳”独特的气候优势,建设金沙江—安宁河阳光康养走廊,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3.乡村休闲旅游:整合彝家新寨、藏乡风情、田园风光,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4.生态观光旅游:保护开发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索玛花海等优质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旅游;5.民族风情体验:办好彝族火把节、彝历新年、泸沽湖转山转海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彝族漆器、服饰等非遗技艺,不断推出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6.航天科技旅游:依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城”的独特优势,规划建设航天文旅拓展区,开发科普研学、模拟体验等项目;7.影视演艺旅游:发挥《阿惹妞》等演艺精品和天然影视取景地优势,推广“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影视游凉山”。

碧湖荡舟 罗正国 摄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凉山正在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工程,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优化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强“文旅+消费”场景营造,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让各年龄段的游客都能畅享凉山的烟火气。持续强化机制保障,积极培育文旅龙头企业,探索重点景区一体化管理,创新土地、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严守生态、文物和安全底线。根据规划,到2027年,凉山基本形成特色文旅业态体系,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突破100亿元和1000亿元,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凉山重要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到2030年,基本建成四川文艺副中心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