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白玛宗巴:让“石榴情”盛开在麻地沟村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22 0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白玛宗巴:让“石榴情”盛开在麻地沟村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郝志臻 张璐

她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却有着令多数人敬佩的勇气。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麻地沟村,一位来自西藏自治区名叫白玛宗巴的妇女嫁进了一个汉族家庭,用至孝至诚托起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梦。她如同一朵盛开的格桑花绽放在河湟大地,诉说着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石榴情”。

2004年,20岁出头的藏族女孩白玛宗巴和在西藏务工的麻地沟村汉族小伙蒲得玉相识后喜结连理。麻地沟村是个汉族村庄,白玛宗巴是村里少有的藏族媳妇。远嫁异乡,面对全然不同的生活习惯,白玛宗巴始终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他人。

“听不懂青海方言,那就使劲学。”因为对青海方言不熟悉,婚后,在和亲戚邻居的相处中,白玛宗巴总是拿出十二分的注意力去倾听,唯恐理解错别人的意思。平时私下里她也会特地去研究和记忆当地的方言词汇,全力融入这个汉族家庭。

婚后,白玛宗巴和丈夫继续到西藏务工,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过得和睦幸福。

如果能够一直这样下去,对于白玛宗巴来说也算是幸福安稳的一生,可惜天不遂人愿。

2006年,蒲得玉因病在西藏离世。白玛宗巴只身回到麻地沟村为其料理后事。

失去丈夫的痛苦还未得到缓解,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白玛宗巴的面前:失去了丈夫的家还能称之为家吗?在这个并不熟悉的地方,她将何去何从?白玛宗巴对未来陷入了迷茫。

“你先回来吧,一个人在那边有点啥事情我们也帮不上忙,你一个女孩子让家里人怎么放心啊?”这是来自西藏的亲人的劝告。

回到西藏?不管怎么样,西藏有自己的亲人,总比一个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容易得多,想到这里,白玛宗巴动摇了。就在这时,一个画面让她下定决心留在了麻地沟村。

有一天,白玛宗巴从屋里看见公公蒲尕辉背着一个麻袋往门外走,麻袋虽然不大,但公公颤颤巍巍,走到大门口时, 蒲尕辉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麻袋压在了他身上。这一跤摔疼了蒲尕辉,也摔疼了白玛宗巴的心。

“公婆年纪大了,又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自己走了,两位老人怎么办?”

随即,白玛宗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要留下来照顾公婆。从此,这位善良的藏族儿媳将一个家庭的重担扛在了自己柔弱的肩膀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藏人,白玛宗巴对汉语还很生疏,和人交流时磕磕巴巴,而且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她还肩负着养家的重任,想要在麻地沟村站稳脚跟,真是比登天还难。

留下来后,地里的农活、家里的杂务、老人的起居全压在白玛宗巴的肩上。为了维持家里正常的开支,白玛宗巴一边干着家里的农活,一边抽出时间到附近的工地做小工,挣点生活费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儿子病亡后就剩下我们两个老人,儿媳妇每天端茶倒水,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我们。要是没有她,这个家还不知成啥样子了。”蒲尕辉说。

最初决定留下来的那段时间,简单的做饭对白玛宗巴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馍馍是河湟地区最常见的食物,但对于白玛宗巴来说却十分罕见。在嫁给蒲得玉之前,白玛宗巴别说是做馍馍,吃馍馍的次数都能用一只手数得过来。

有一次吃完饭,白玛宗巴听公公给婆婆念叨说:“要是能吃上一口松软的馍馍该多好。”白玛宗巴不知道“松软的馍馍”是什么样的,可她知道,这是老人的心愿,她一定要学会做馍馍。

为了做出“松软的馍馍”,白玛宗巴先让婆婆将做馍馍的工序一道道告诉她,然后她便下厨尝试。可是说和做完全是两回事,白玛宗巴第一次做馍馍失败了,她说不知为何,锅里的馍馍根本没发起来。那天,白玛宗巴躲在厨房里哭了,为那一锅被自已做坏的馍馍,也因自己没有达成老人的心愿而自责。

“孩子,你别管我们了,回家去吧。”白玛宗巴的哭声让病床上的婆婆听到了,她拉着白玛宗巴的手说。“阿妈,这儿就是我的家,我哪儿都不去,你等我,我一定能做出‘松软的馍馍’。”白玛宗巴含着眼泪再次走向了厨房。

白玛宗巴的贤惠善良,同时感动着村里的每一个乡亲。村里人都敬佩白玛宗巴这个好媳妇,渐渐地与她的走动也勤了起来,农忙时节都会给她搭把手。

2007年,村里的好心人为白玛宗巴牵线搭桥,介绍了同村一个憨厚老实、吃苦顾家的小伙子,名叫蒲尕王。当时,白玛宗巴对蒲尕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和她一起好好照顾两位老人,共同把这个家撑起来。

带着老人再嫁人,莫说在麻地沟村,就是在整个民和县,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蒲尕王的心里一时间七上八下。

蒲尕王说,白玛宗巴的善良贤惠和勤劳朴实使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他敬重她的人品,更佩服她的勇气。最终,蒲尕王决定和白玛宗巴一起赡养两位老人。

从2005年到2023年,18年来白玛宗巴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团结邻里,用自己无悔的诺言,诠释了善良的真谛。2014年,敬老孝亲的媳妇白玛宗巴被评为“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今年是白玛宗巴来到这个农村汉族家庭的第20个年头,这些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朴实和无华,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赞歌,让“石榴情”盛开在麻地沟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榴花开幸福来
本文转自:许昌日报5月12日,在禹州市方岗镇帖沟村谷子敬家中,几棵石榴树长势正旺,一片片绿叶间开满了火红的花朵。“我这院子里光石榴树就有泰山红硬籽石榴、突尼斯软籽石榴和省农科院研
2024-05-20 09:58:00
水西沟村老年歌舞队排练忙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5月25日,水西沟村歌舞队队员在表演舞蹈。 (本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摄)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一二三四,走!注意动作!好,表情再喜庆点儿……”5月27日
2023-05-29 03:38:00
新疆影像7日丨天山南北 乐在新年
...者 邹懿摄 爱心发屋2022年12月30日,沙湾市金沟河镇泉水沟村村民理发后对理发师的手艺表示十分满意。新年将至,沙湾市农业农村局驻金沟河镇泉水沟村“访惠聚”工作队打造村级
2023-01-02 11:20:00
...南”的青绿蝶变。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沟村,是声名远播的和美生态村、水土保持示范村。这些年,高西沟村先后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2023-07-12 21:46:00
河北石家庄:乡村“土特产”唱响振兴歌
...报客户端丰收时节,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东王坡乡东生沟村的现代农业园区内,草木葱郁,苹果、冬枣挂满枝头,负责人从树下探出身子,笑着说:“今年种了300亩水果,有人专门来采摘,有
2023-10-09 16:06:00
南沙沟村“借风行船”起和声
...依然寒风袭人。距离乌兰县城西南14公里外的柯柯镇南沙沟村,“年味儿”正在村间变淡,村里的班子成员领头,已开始招呼着村民在新一年的“春头儿”盘算全村6户222名庄户人的日子。“
2024-02-26 10:16:00
返乡开民宿 点亮村民致富路
...的心顿感平静。这是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芦草沟乡芦草沟村林溪草堂民宿给人的第一印象。听着虫鸣鸟叫声,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大厅一角,远处的山、近处的农田尽收眼底。41岁的王晓庆是林
2023-06-26 09:04:00
...聚在一起,7月6日,吃过晚饭,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灯草沟村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在村民孙悦梅家的院子里开讲。在灯草沟村的农家小院,像这样接地气、有互动的小型宣讲受到农牧民欢迎
2023-07-08 11:56:00
种养结合奔向幸福路
...妮 通讯员 叶永芳5月25日7时,在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大东沟村,村民杨海波正忙着分装草料。在他身旁,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正“哞哞”地叫着,着急地想要吃到当天的第一餐。今年40
2023-05-31 10:1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