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20 20:46: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 点击上方 “晓敏青春说 ” → 点击右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自我边界清晰,是健康人格最显著的特征。”

看完热播剧《小巷人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41岁的蒋欣在剧中饰演的宋莹,一时间成为全网羡慕的对象: 有疼自己 的丈夫,有教养有出息的儿子,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加上她骨子里“泼辣”、“不好惹”的刺头风格,更是干了很多人一辈子不敢干的事情:

把儿子塞到书记家,威胁对方分房。

邻居家排脏水,她扯着嗓门据理力争。

只要惹我,绝不憋屈,随地一顿爆吵。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这种“边界分明”、“绝对自我”的性格,让她把儿子林栋哲养得“有主见”、“有义气”,还从不内耗,真的是育儿界的顶配。

被无数网友奉为“年度最正教育片”。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有委屈,别内耗

边界清晰,首先是不允许别人越界。

宋莹的精神状态,正好把这一点发挥到淋漓尽致。

宋莹工作的棉纺厂要分房子,得知有人走后门,她就把儿子林栋哲扔在书记家。

并放下狠话:要是不给自己分房,就让儿子一直住他家。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结果一番拉锯后,成功领到自己的配额,和身为老师的庄超英和黄玲一家成了邻居。

高考在际,几个孩子不分早晚到庄老师家打扰:使劲敲门,大声讨论,严重影响一家子的休息。

宋莹哪能忍,推开门直接就破口大骂,霸气回怂“过年却不见过来给庄老师拜个年!”,硬是给两家人出了一口气。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所以,儿子林栋哲从小就习得了妈妈的清醒和硬气!

被妈妈当做“道具”,塞到陌生人家里。

刚上小学的林栋哲非但不害怕,反而神助攻般地一顿哭喊:“你让我爸给厂里弄了一台冰箱,还不给我家分房,就是你欺负我妈,欺负我家!”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书记当着老婆的面,被一小孩点名“欺负我妈”,这可不是一般的“罪名”。

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机,小栋哲总是去别人家蹭。

去得多了被说闲话,他硬气地怼人:“婆婆嫌我屁股大,我说一个电视机能有什么稀奇,爸爸妈妈也能给我买!”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有句话说,孩子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而是会长成你的样子。

所以林栋哲从小就养成了和妈妈一样,不被“侵犯”,敢说敢做的性格。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先自爱,再爱人

边界清晰的人,懂得先爱自己,才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当邻居黄玲一身朴素,永远优先为老公、孩子,甚至婆家人着想时,宋莹却始终先爱自己。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她烫着时髦的卷发,穿着各种漂亮的裙子,搭配各种款式的包包。

却放任儿子的灰头土脸,反正怎么管也不听。

她给儿子订牛奶,想着有营养、能美容,就给自己也订了一瓶。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奢侈。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她借着黄玲女儿过生日,约好不带儿子和老公,就他们仨去餐厅下馆子。

当黄玲犹犹豫豫时,她说:“不是什么时候都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当妈的偶尔吃顿好的又不犯法。”

当妈的人,得自己先享受人生。这种思维,真的太超前了!

结果,当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时,儿子风风火火杀了过来。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一边哭一边抱怨:

“宋莹!你不讲义气,你吃独食!”

“你抛夫弃子,背信弃义!”

宋莹为了堵嘴,就分给他一小碗,他甚至还不服气:“为什么我只能吃小碗?”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面对妈妈的“不公”,不宠不让,而是公然反抗。这何尝不是小栋哲的自尊和自爱。

父母的自我价值,更容易建立起孩子的高自尊,让他们学会自我欣赏,自我维护。

所以哪怕成绩一直不太好,林栋哲也从不焦虑:“人人都学习好啊,人人都是尖子生啊!那不可能!”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爱妻,会代际遗传

对于一个“边界清晰”的家庭,夫妻关系,永远大于亲子关系。

当林栋哲觉得妈妈“吃独食”,自己吃了亏,回家就找爸爸讨伐妈妈。

结果呢,就给自己讨来了一顿“混合双打”。

他知道爸爸爱自己,但他不知道的是,在爸爸眼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妈妈。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当妈妈“一言不合”就和邻居干架,爸爸从来不会觉得丢脸。

反而各种出谋划,帮着整治外人,想着法子讨老婆开心。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爸爸对妈妈的偏爱,就是孩子最好的滋养。

所以当林栋哲长大后,他主动给女朋友夹鸡腿。而这小小的鸡腿,在“重男轻女”的当时,都是男士优先。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在林栋哲心里,好的东西,是爱的人优先。而这,不过是他从爸爸妈妈那里学到的日常。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散养的孩子,更自主

宋莹带娃的顶级智慧,还在于和下一代“保持清晰的边界”。

我绝对自我地守护我的主权,但我也不随意干涉他人的边界,包括我的孩子。

所以对林栋哲的教育,宋莹父母基本就是散养。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虽然是家里独子,但从不控制,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林栋哲从小就不爱学习,宋莹也不逼他。

放任他干些不务正业的事情,比如:

用大把时间看小人书;

拿家里牙膏皮、旧书去卖钱;

去邻居家收废品,合伙赚钱……

爸爸也一样,男孩子喜欢跳舞,可以啊。只考得上中专,也可以啊。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甚至当林栋哲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个售货员: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这样来肉了,我就能告诉你们,图南哥、珊珊姐,还有庄晓婷的孩子,就不用早起排队了,他们去买肉的时候,我还能偷偷多给一点。“

爸爸还能笑着回应:“鸿鹄不知燕雀之志啊!”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从小就享受过自由的爱,自主的选择,边界分明的尊重,一旦他找到了自我驱动的力量,后劲是非常大的。

所以当爸爸因为“接私活”被举报,妈妈整天以泪洗面,林栋哲顿时变得能扛事:“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在一起,有什么困难一起面对。”

他意识到是时候好好学习,替父母分忧了。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在这份自发的担当下,他后来考上了名校,入职名企,成为小巷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之一。

不得不说,这个孩子被养得太好了!

写到最后,再来总结下:

想像宋莹一样,拥有清晰的边界感,培养出孩子健全而又硬气的人格,父母不妨做好以下三点:

《小巷人家》爆火:蒋欣带娃,才是原生家庭的顶配!

第一, 与外界相处,请建立明确的底线,为孩子树立起榜样。

第二、接纳孩子的每一面,允许他宣誓自己的主权。

这样他才能摸索到,自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最后,请再多爱自己一点。

只有自己通透、快乐起来,你才能更好地去爱你的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厌学、抑郁、沉迷手机价值观偏差、亲子关系紧张欢迎添加老师,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1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离婚后到前夫家看儿子,儿子拉她走进小巷,一番话扎心泪崩
...边去,别给奶奶看到。”随后拉着妈妈拐进了房子旁边的小巷子里,女子不解地问:“怎么了?”孩子奶声奶气地说:“奶奶不给我见你。”孩子无奈地回答,女子明白了,马上叮嘱孩子:“不要听
2024-06-23 08:41:00
《小巷人家》:父母和睦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观点 丨 课程 丨热点丨 干货 丨 学员《小巷人家》火了。讲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苏州水乡小巷里的两家人故事。闫妮饰演的黄玲和蒋欣饰演的宋莹,因为单位分房,意外成为一个小院邻居的时
2024-11-05 19:57:00
《小巷人家》里黄玲的边界感,是所有普女逆袭的大绝招
...子● 配图 ╳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我是宛央。《小巷人家》还有几集我就要追到大结局了,难得有一部剧,能让我因为旅行按下暂停键后,还能再继续看下去。我觉得它特别适合冬日,有
2024-12-04 15:21:00
《小巷人家》结局:庄家父子轮番怒扇庄筱婷耳光,背后是赤裸裸恶
本文写的原著,和电视剧有所出入。庄筱婷是庄家唯一的女儿,孙女。庄家三兄妹,庄超英的弟弟是两个儿子,妹妹是一个儿子,所以在庄家第三代只有庄筱婷一个女孩。按理说只有她一个女孩,应该是
2024-11-02 23:38:00
...是“边界溶解”。 结合现实生活去解读,就会发现这是家庭教育中的通病: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又希望他们成为人中龙凤。长此以往,父母在自我感动,孩子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之前看过一
2023-07-09 14:04:00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妈妈情绪稳定,爸爸勇于担当
...息相关。妈妈的情绪稳定,爸爸的勇于担当,决定了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家庭教育学》中有一个观点:没错,孩子从出生起,相处最多的是妈妈。妈妈的言行、情绪等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
2023-09-18 15:29:00
孩子到底几岁就不能让妈妈洗澡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揭秘一个家庭洗澡界的“性别规则”,那就是男孩多大以后,妈妈就不能再帮他洗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跟着我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吧!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为
2024-05-04 11:57:00
...过度干预的父母“有些家长在子女上大学后,会变成空巢家庭,充满孤独感的他们想要和子女有更多联结,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讲师、明园晨辉学
2024-03-28 03:00:00
小巷人家:宋莹没想到,原来命运齿轮从她争房黄玲去婆家就转动
二刷《小巷人家》连载10,有恍然大悟感,原来早在开局时,宋莹为争房把儿子留在书记家,黄玲正在去婆家的路上,两人的命运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追剧探城,看城市悲欢人生成长剧综成长|城市
2024-11-30 23:3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石语伴琴声 中法古乐在重庆大足对话
2025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后的首个新甲子开端,10 月 10 日晚,一场名为 “石语・琴声:古乐与石刻对话” 中法文化遗产交流音乐会在重庆大足举行
2025-10-11 15:25:00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
赣超回眸之见字如面
烽烟将尽,战局已明。本周赛后,赣超的舞台便将只余两支队伍,为最后的荣耀而战。在这个奔涌着热血与热泪的夏天,赣超给予我们的
2025-10-11 04:21:00
合作共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6年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
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在京举行,汇聚各方智慧,打磨优质内容,探索创新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025-10-10 20:31: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有媒体回访去年末爆火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今年国庆期间,理发店已没了拥堵的人潮,不过依然要取号排队
2025-10-10 14:22:00
话剧《沧浪之水》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池大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蜕变。作品不靠宏大叙事取胜,而是借助极简的舞台语言
2025-10-10 14:59:00